在华南新第三系中,该组所含哺乳动物化石最丰富、种类最多,尤其是它含有著名的禄丰古猿和多种灵长类动物化石。因此,它是研究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特别是古灵长类的一个重要层位。另外,在云南其他一些含褐煤的小盆地中,同样发现了相似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些沉积物与石灰坝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该组可分三段:第一段为灰色砂、砾岩夹薄层或透镜体状粘土;第二段为红色、灰色粘土,下部含较多的角砾;第三段为黑灰色、灰白色粘土与褐煤互层。底部以灰色砾岩的出现与下伏昆阳群易门组顶部灰绿色、灰黄色千枚岩、板岩及深灰色结晶灰岩、白云岩作为分界标志,顶部则以庙山坡组黄色细砂层的出现相区分。上下均为不整合接触。在石灰坝D剖面含丰富的化石,有植物、孢粉、腹足类、双壳类、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哺乳动物化石包括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Accopithecus robustus、Anourosorex oblongus、 Brachyrhizomys nagrii、 Progonomys yunnanensis、 Hipparion sp.、 Chilotherium sp. 和Lophochoerus lufengensis 在内的百余种。厚29m。该组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有人认为底部可能代表初期水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形成的冲积和洪积沉积。该组的岩性不甚稳定,厚度变化大:在禄丰盆地和中村盆地仅出露于该盆地的边缘;台子村出露该组第二段的沉积(5m);土官村出露相当于本组的第三段(2.5m);杨家花园出露的厚度较大(大于100m),主要为第一段的砂、砾岩,粘土和褐煤层较薄;中村以第三段为主(大于10m)。
层位介于上覆第四系坡积砂、砾石层和下伏前震旦纪昆阳群之间,时代定为上新世早期。1986年陈万勇将石灰坝组分为四段,顶界限制在含褐煤层之上的黑灰色炭质粘土,同时把其上的黄色细砂层和粘土(即1985年祁国琴描述的D剖面的第1层)另建庙山坡组。1982年弗林(L. Flynn)和祁国琴根据对竹鼠类化石的研究,认为该组所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时代约为8Ma,属晚中新世。1984年李传夔等将石灰坝组的时代定为中新世最晚期,认为与印度次大陆西瓦立克系的上纳格瑞(Nagri)-道克派珊(Dhok Pathan)层相当。1985年,韩德芬、祁国琴和邱铸鼎等分别根据对所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都认为化石层(即D剖面2~6层)的时代属晚中新世保德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时代的Turolian期。1990年邱占祥、邱铸鼎则进一步认为与Turolian早期或MN11相当。
石灰坝组命名
1981年张兴永等命名。命名剖面位于云南禄丰县石灰坝村北庙山坡。
特低强度红砂岩筑坝:—贵溪电厂一期贮灰场浆砌石灰坝设计简介
本文简介贵溪电厂山谷灰场特低强度红砂岩浆砌石灰坝设计中,根据当地坝材和坝基特点,提出确屎坝体和坝基稳定安全的工程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