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祁县和平遥。山西民居与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书名 | 山西民居 | ISBN | 9787112114023 |
---|---|---|---|
出版时间 | 2009-12-1 | 开本 | 大16开 |
山西民居房屋特点
赵城霍州的民房所占地盘较介休一般从容得多。赵城房子的檐廊部分尤多繁富的木雕,院内真是画梁雕栋琳琅满目,房子虽大,联络甚好,因厢房与正屋多相连属,可通行。
山庄财主的住房这种房子 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令人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甚多。灵石往南,在汾水东西有几个山庄,背山临水,不宜耕种,其中富户均经商别省,发财后回来筑舍显耀宗族的。
房子造法形式与其他山西讲究房子相同,但较近于北平官式,做工极其完美。外墙石造雄厚惊人,有所谓"百尺楼"者,即此种房子的外墙,依着山崖筑造,楼居其上。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可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一、木材 木材是住宅建设中的主要材料。过去,近林者就地砍伐,无林者辗转外地购买。红松、榆木、落...
周庄民居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建筑特色一、檐廊临...
通过收集资料,结合山西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从自然环境角度、社会文化角度、建筑保护角度对现代农村建筑进行了研究,以期协调好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促进民居建筑的不断进步。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拥有独特的多样性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复杂,形成了山西特有的民居形制。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因素入手,对山西不同地区民居特征形成的地理原因进行了研究。
传承价值
山西民居砖雕的风格演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文化的发展变迁,为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形象资料。
传承状况
1928年以后,随着清徐庙宇的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渐疲软,砖雕业主纷纷封窑。清徐窑王堡砖雕虽然坚持烧造,但因为种种原因于2002年秋封闭。山西民居砖雕承传受阻,濒临灭绝,如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彻底消亡。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清徐县窑王堡窑砖雕工艺美术厂获得“砖雕(山西民居砖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山西民居砖雕的装饰主题大致可以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避灾三种,其常用图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各种人物故事图,有“和合二仙”“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神话人物;“桃园三结义”“拾玉镯”等戏曲人物;“五子夺魁”“五子进宝”等儿童游戏图及“燕山教子”“陶渊明爱菊”等历史人物。
(2)民间吉祥动物图。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松鹤延年”“五福(蝠)捧寿”“麒麟送子”“三阳(羊)开泰”“马上封侯(猴)”“封(蜂)侯(猴)将相(象)”“凤凰牡丹”“喜鹊登梅”“猫蝶(耄耋)秋菊”等,另外还有龙、凤、麒麟等“脊兽”,反映了人们希望延年益寿、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
(3)民间吉祥植物图。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富贵之花)、夏莲花(纯洁美丽之花)、秋菊花、冬梅花等;花中君子——梅、兰、竹、菊;象征多子多孙的“葡萄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四果——石榴(留)、佛手(福寿)、仙桃、香元(圆);象征长寿的灵芝、松、柏,等等。这些图案充分表达了宅院主人崇尚道德修养,追求吉祥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望。
(5)各种隶书、篆书等文字雕刻。有“福”“禄”“寿”“喜”字,有砖雕门额“静观”“洞达”等。祁县乔家大院有“百寿图”“省分箴”两处大型砖雕照壁,是典型的书法文意俱佳的艺术品。
另外,还有采用组图形式将许多情节连贯、生动形象的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如“四逸图”“二十四孝图”等组图,也有的雕刻其他文学故事、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与其他装饰相似,山西民居砖雕的装饰具有较强的借喻性,比如使用谐音、象声等手法取个好兆头。人们一般钟情于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借蝙蝠代福气等砖雕作品,以此表达出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或者企盼家族兴旺、人丁旺盛,把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用装饰图案的手法进行表现,造就了典型的晋商建筑装饰特色。
山西民居砖雕早期的雕刻较为单一,多为浅浮雕,后期由于晋商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实力,技术逐步发展为深浮雕,再发展才达到了精工地步,即三种雕刻方式配合使用,是浅浮雕与线雕,高浮雕技术相配合,形成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方圆错落、虚实结合的立体感和秩序美感,典型的代表作品体现在晋中地区通常以植物瓜草纹样来表达的寓意的一些作品上。
晋商建筑多以四合院形式存在,在这些四合院建筑群体中,因屋顶是中国建筑中体现等级规章制度和文化寓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凸显晋商富贵的身份地位,山西民居砖雕常以圆雕的技法在屋脊上增添装饰,如兽吻和檐角排列的脊兽,几乎每家每户的屋脊上都有精雕细刻的神兽作为身份的象征。
重要活动
2019年11月11日,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开幕,作为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全国砖雕传统技艺大赛同时举行。大赛邀请了包括徽州砖雕、婺源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临夏砖雕、固原砖雕等10多个砖雕类项目的70多位选手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