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金融保险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系列教材
平装: 1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9519356
条形码: 9787509519356
商品尺寸: 26 x 18 x 0.8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总社)
ASIN: B0043M5D0I
《手工与电算会计业务(教师用书)》特色:体现社会对职业的要求。高职教材必须体现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教材编写要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明确每章教学应达到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并据此调整相应的内容,以强化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毕业后即能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
体现岗位对技能的要求。由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中的专家,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岗位要求层层加以分解,确定从事这一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从而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来组织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教材强调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教材编写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特点,注重教材的适应性。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源由中职生为主转向以高中生为主,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得以提高,根据这一变化,教材编写应跟随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摒弃过时陈旧的内容,将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便于组织教学。在结构上,理论讲述、案例分析、综合实训相结合。充分运用表格、结构图、流程图和案例等形式表现教学内容。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的电子化教材要与纸质教材配合使用。
在总结以上高职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经过了长时间的企业调研、课题研讨、样章试用、师生反馈等过程,编写出了该系列教材。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金融保险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由徐秀艺主持,张晖任系列教材建设负责人,设计了系列教材编写模式。本系列教材包括金融保险专业教材30种,专业群教材16种,教材配有相应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手工与电算会计业务(教师用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金融保险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系列教材。2100433B
租售状态: 出售开 发 商: 北京天亚物业开发有限公司投 资 商: ----占地面积: 11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000.00平方米详细信息售 楼 处: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嘉裹中心饭店...
海棱香木,一种药用植物,有毒。最早载于中医著作《素问》及《难经》中。据载,此物原产于西牛贺州(佛教地名),每逢盛夏时节,香木中就会渗出白色乳状液体。当地人将液体晒干后磨制成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燃烧有...
渗水砖:也叫透水砖、荷兰砖等,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表面无龟裂...
建筑物基本信息 参数名 必填 描述 项目实际情况 建筑代码 数据中心代码 建筑名称 必填 最多24个汉字 建筑字母别名 必填 建筑首字母大写 建筑业主 必填 有多位业主时存主要业主名称,外加 “等××位” 建筑监测状态 状态 1- 启用监测 0- 停用监测 所属行政区划 必填 6位行政区划代码 建筑地址 必填 最多40个汉字 建筑坐标 -经度 建筑坐标 -纬度 建设年代 必填 4位数字年份 地上建筑层数 必填 整数 地下建筑层数 整数 建筑功能 必填 A- 办公建筑 B- 商场建筑 C- 宾 馆饭店建筑 D- 文化教育建筑 E- 医疗卫生建筑 F- 体育建筑 G- 综 合建筑 H- 其它建筑 建筑总面积 必填 空调面积 必填 采暖面积 必填 建筑空调系统形式 必填 A- 集中式全空气系统 B- 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C- 分体式空调或 VRV的 局部式机组系统 Z
一.塔吊的基本结构 塔吊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七大部分:金属结构、零部件、工作 机构、电气设备、液压系统、安全装置和附着锚固。 塔吊金属结构由起重臂、塔身、转台、承座、平衡臂、底架、塔 尖等组成。 塔吊零部件则由钢丝绳(起吊的主要受力部件) 、变幅小车(车由 车架结构、钢丝绳、滑轮、行轮、导向轮、钢丝绳承托轮、钢丝绳防 脱辊、小车牵引张紧器及断绳保险器等组成) 、滑轮、回转支承、吊 钩和制动器组成。 塔吊工作机构有五种: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小车牵引机构、回 转机构和大车走行机构 (行走式的塔吊 )。 塔吊电气设备包括了液压泵、液压油缸、控制元件、油管和管接 头、油箱和液压油滤清器等主要元器件。 塔吊安全系统和附着锚固则有限位开关 (限位器 ),超负荷保险器 (超载断电装置 ),缓冲止挡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 ;风速计,紧急安 全开关,安全保护音响信号。而一般来说,自升式塔吊在修筑楼房的 过程中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梗概。对于没有会计基础或者是会计基础比较薄弱的读者来说,是一种会计知识的铺垫;对于会计基础比较好的读者来说,是一种知识的巩固与加深。第二部分介绍会计手工记账,模拟了公司一个月的业务,涵盖了建立账簿、制作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的全部会计核算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会计电算化操作。为了使读者理解更加深刻,引用第二部分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企业如何利用Excel建立会计核算系统并进行会计核算。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系统性非常好。
电算会计大厦由三大支柱组成:完成事先辅助决策的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完成事中控制的管理型电算会计;完成事后核算的核算型电算会计。
在这三大部分中,核算型电算会计是管理型电算会计和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系统的基础,它向这两个系统提供原始的、来自企业具体业务以及来自经济事项的最原始数据,管理型电算会计又是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它把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得出的会计决策信息细化成管理会计的若干个具体目标,而且把决策执行的结果信息反馈给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管理型电算会计又会把自己管理目标与核算型电算会计结合起来,控制住核算层系统中不该发生的会计事项,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管理型电算会计还是对核算型电算会计的归纳和总结,而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又是对管理型电算会计的归纳和总结,这也符合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哲学规律。
核算型电算会计的会计目标与手工会计的会计目标没什么差异,因为它主要是作为手工帐务的代劳工具,而它的使用对象是会计人员,它主要运用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原理及计算机知识,而它的功能主要是完成事后核算。
管理型电算会计的会计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和供、产、销以及其它经营进行全面管理。它的使用对象不仅包含了会计人员,而且还包含企业管理者乃至企业的最高层领导,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更主要的是面向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型电算会计不仅使用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原理,而且运用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决策科学的思想、技术、方法原理,将业务处理中的核算型电算会计上升至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管理型电算会计。管理型电算会计有如下功能:分析功能、控制功能、预算功能。分析功能包括对各种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的比较、结构、比率、绝对数趋势、定基、环比等多项分析。预算功能:管理型电算会计提供从一般科目到投资、筹资、资本支出、销售收入、成本乃至现金流量的全面预算。控制功能包括通过保本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预计流动比率、预计投资报酬率等计算控制,通过预算报表与实际中执行的反馈结果进行控制。总结到一点,管理型电算会计的功能就是事中管理与控制。
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的会计目标是提供会计上的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支持环境,且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全过程提供支持。非结构化是指规律完全没被人们掌握的问题,如某些突发事件。与此相反,规律完全被人们所掌握的问题是结构化问题,而有部分规律被人们掌握的问题则是半结构化问题。结构化问题与非结构化问题是划分管理型电算会计与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的标志。管理型电算会计解决结构化决策问题,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
决策支持型会计对会计决策过程提供全过程的支持是指它不仅支持做决定的活动,而且还支持做决定前的情报活动,做决定前的思考活动(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当然还支持做决定后的决策实施活动,因此,它支持决策的全过程。支持是指它提供一种有丰富数据基础的形象化决策支持人机对话环境,从而让决策者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由于这类决策规律没完全被人们所掌握,因此,它不能由计算机完成,只能由人去完成,但计算机能提供支持。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的使用对象是企业的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与企业总裁,直接为他们进行财务方面的战略型决策提供支持。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既运用了会计理论和方法,又运用了数量经济学、模糊数学、控制论和模型技术。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 为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提供模型支持;
· 提供方法支持;
· 提供知识支持。
提供数据支持指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可以提供反映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状况的数据,也可以提供反映内部管理和外部金融商品市场的数据。提供模型支持指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提供了预测模型、筹资决策模型、投资决策模型、销售利润决策模型、成本决策模型、最优库存决策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可以产生供决策者选择的决策方案。提供方法支持指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提供量本利分析法、决策树法、全部成本分析法、变动成本分析法、运筹学方法、仿真模拟法、蒙特卡洛法以及其它经济数学方法,为决策者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提供知识支持指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能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概念原理,而且还具备推理机制,能对决策提供知识上的支持。总之,决策支持型电算会计对从事前开始的整个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图书信息
书名:电算会计
图书编号:1619470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定价:26.0
ISBN:750585753
作者:孙百鸣
出版日期:2006-09-13
版次:1
开本:16开
为适应全国农业高职高专教育对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组成全国农业高职高专院校编写了财经类规划教材。
本书是全国农业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本书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出发,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突出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每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贴近会计电算化岗位证书考试内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岗位证书考试获得从业资格和将来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电算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电算会计的意义
第二节 电算会计信息系统的组建与运行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系统初始化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会计软件的安装
第二节 系统初始化
第三节 基础设置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总账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总账系统概述
第二节 总账系统的初始化
第三节 日常业务处理
第四节 出纳管理
第五节 部门管理
第六节 往来管理
第七节 账簿管理
第八节 期末处理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工资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工资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日常工资业务处理
第四节 统计分析
第五节 数据维护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日常业务处理
第四节 期末业务处理
第五节 数据维护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采购管理
第三节 库存管理
第四节 销售管理
第五节 存货核算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应收款与应付款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应收款管理系统
第二节 应付款管理系统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UFO报表系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会计报表管理系统概述
第二节 会计报表的初始设置
第三节 报表数据处理
第四节 会计报表输出
思考与练习
电算会计综合实训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资源与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数据和信息的某种作用,彼此构成一个有秩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计数据处理一直由“算盘为代表的手工工具来辅助,这种手工处理方式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业务处理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会计的方法也日益丰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经营的发展,社会各方对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不仅在需求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从客观上产生了改革会计手工处理形式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部分替代人脑工作的现代数据处理设备迅速发展起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实现了20世纪一项划时代的变化。此后,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医学、教育、经挤等领域迅速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计算和数据处理的特性,使其成为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的举动,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电算化会计也应运而生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可操作性不断增强,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电算化数据处理有优越性。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呈现的同时,专业会计软件不断翻新,电算化会计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和成熟,电算化会计系统逐渐成形。
在我国,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起步较晚。1979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 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的问题,引入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应用于会计领域。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在计算机上计算职工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处理技术的变革。最初的处理内容仅限于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核算等一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而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它以模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这些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效率。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随着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系统地提供经济分析、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手工簿记系统被电算化信息系统取而代之。这个时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是电子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簿记系统的全部业务,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理,并加强了内部管理。这一时期,所开发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能为基层和中层管理提供信息,但各种功能之间还未实现共享。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形成了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中全面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机,各个功能系统可以共享储存在计算机上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数据库。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企业、公司的最高决策也借助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家庭在内。信息革命逐渐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微型电子计算机不仅受到大、中型企业的欢迎,也得到了小型企业的青睐,它促使各部门把小型机、微型机的通信线路相互联结,形成计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取代了大型电子计算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于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以“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为中心议题的“第13届世界会计师”大会,成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广泛普及的重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国际上也呈现出广泛普及之势。美国在这一领域已步人较高的发展阶段,始终处于国际最高水平。美国会计软件的应用也非常普及。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有300—400种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市场上流通。会计软件产业已成为美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1979年。其主要标志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一机部和中国会计协会的支持下,在长春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上提出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统称为“会计电算化”。从此,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这个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少数企事业单位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领域的范围十分狭窄,涉及的业务十分单一,最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在这个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缺乏,计算机硬件比较昂贵,软件汉化不理想,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致使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较缓慢。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7年)
从198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应用计算机的热期,微型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经验不足,理论准备与人才培训不够,管理水平跟不上,造成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许多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一是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就匆匆上马的会计软件开发项目占大多数,而且许多单位先买计算机,然后才确定上什么项目,没有全盘考虑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会计电算化;还有的单位为了评先进、上等级等原因,买一台计算机来摆样子。二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严重。三是会计软件的开发多为专用定点开发,通用会计软件开发的研究不够,会计软件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商品化受到很大的限制。四是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只有少数地方财政部门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工作,配备了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专职人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多数地区还设有着手开展管理工作。五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才正在培养之中,从1984年开始,各大、中专院校,研究院所纷纷开始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专门人才。六是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开始得以重视,许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组织了专门的班子研究会计电算化理论。1987年11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会计电算化研究组,为有组织地开展理论研究做好了准备。
(3)普及与提高阶段(1987年至今)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以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而且业务发展很快,逐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限制,会计电算化的演进具有多态性。可以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演进过程是:从单项数据处理,发展到全面应用计算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操作并行,发展到甩掉手工账本,靠计算机独立运行完成记账、算账及报账等任务的过程;从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处理,发展到用计算机汇总并报送会计报表,为国家宏观经济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从最初采用原始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到运用现代软件工程学方法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从单家独户开发会计软件,发展到设置专门机构,集中专门人才,开发通用化、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的过程。
这一发展阶段有如下几个主要标志:一是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许多地区和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会计软件开发标准;三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逐渐被克服,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给人们以启示。
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1996年,在第二届全国会计电算化会议上提出了财务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的口号,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与会计信息系统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是最普及和最大的信息系统,它的“触角”延伸到其他各个子系统中。
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的加工中心,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型会计软件所依赖的信息主要来自会计核算系统。正因为如此,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首先是将现有的各核算软件,如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改造成本、销售管理和工资人事管理等财务管理,并加强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数据共享。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核算的编制账表,或者说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方面。功能较强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包括分析、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并向管理会计方面延伸。会计信息系统要提高管理层次,就要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应是密切的而不是松散的,各系统之间数据充分共享和互换。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只包括会计信息而独立存在,而应从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出发,包括市场、生产等管理信息,建立“大财务信息系统”,将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