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总结了围堰拆除爆破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围堰拆除水下爆破理论、围堰拆除爆破器材、围堰拆除爆破起爆网路、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水工岩坎围堰拆除爆破、土石围堰拆除爆破、导流洞即时过流围堰拆除爆破、围堰定向倾倒拆除爆破、船坞岩坎围堰拆除爆破、围堰拆除爆破有害效应安全控制与监测。
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各类围堰拆除爆破特点、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可供工程爆破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及管理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爆破专业的师生参考。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围堰拆除水下爆破理论
第3章 围堰拆除爆破器材
第4章 围堰拆除爆破起爆网路
第5章 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
第6章 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
第7章 水工岩坎围堰拆除爆破
第8章 土石围堰拆除爆破
第9章 导流洞即时过流围堰拆除爆破
第10章 围堰定向倾倒拆除爆破
第11章 船坞岩坎围堰拆除爆破
第12章 围堰拆除爆破有害效应安全控制与监测
参考文献 2100433B
应该不包含,围堰有搭建、拆除;或者报价时可考虑包含在内
(1)施工流程围堰决堤→基坑内灌满水→挖除围堰(2)施工方法① 在河道水流平稳的地点将围堰开挖出决口,让水灌满围堰内。② 以挖掘机开挖,汽车运输,从右到左将围堰挖除。③ 挖至设计河床面时要控制开挖面平...
依据围堰的材料而定,土石围堰拆除方法比较灵活,混凝土围堰一般用爆破法拆除
禹门口黄河提水工程一级泵站厂房施工时,临河侧有10m高的岩坎及位于其上4m高的混凝土挡墙形成的围堰。文中介绍了围堰拆除时的爆破施工技术方法、施工质量控制及采取的施工安全措施。
溪洛渡水电站右岸6号尾水洞出口围堰堰外岩埂拆除为一期围堰拆除,总长为131.29mm,围堰由上部混凝土和下部预留岩埂组成,围堰总拆除高度为17m,为加快围堰及岩埂的开挖拆除速度,对围堰岩埂水上部分与水下部分采用爆破拆除。在爆破拆除施工中,没发生过安全事故/事件,拆除质量得到保证。
水工测量,是测量的一个细分,全称是水利工程前期地形测量2100433B
60年代,东圳水库水源供不应求的问题愈见突出,1971年3月,莆田县水利局作出外度引水工程规划报告,莆田县革委会成立莆田县外度引水工程指挥部。1971年12月组织8万多民工上场,以公社为单位分成18个民工团。驻军在器材运输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县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和许多紧缺的器材物资,外度引水工程于1972年7月1日建成通水。
拦河坝为砌石连拱坝,分为两期施工。
于1971年12月动工,坝高10米,总库容160万立方米。坝型采用砌石连拱坝。拱坝6跨5个支墩,2个隔墙和2个重力挡水墙。坝长200米,其中溢流段长122.5米;拱圈厚2米,迎水坡比1∶0.2,倾斜度78°41′;弧长23.25米,圆心角120°,净跨17.5米;支墩厚3.5米,顶长4米,底长23.5米,砌成梯形断面。拱顶左侧砌1条1×1.2米宽高的输水涵洞,保证下游太平陂、南安陂灌区用水。连拱坝由埭头公社负责施工,共砌石7800立方米,混凝土250立方米,开炸石方1000立方米,土方1.35万立方米,总计土石方2.26万立方米,投工18万工日,其中技工5万工日;使用水泥800吨,木材75立方米。国家补助18万元。驻军还出动20辆军车运送石料和器材物资。工程于1972年5月竣工,成为全省第一座砌石连拱坝。
工程于1977年9月动工扩建,连拱坝加高5.1米,支墩加长8.5米,两侧挡水墙相应加高5米后,加砌高1米的防浪墙,蓄水库容增至486万立方米。为防止过坝急流冲刷大坝脚,在距连拱坝下游42米处,增建二道坝1处,长102米,高4米。左岸设导流墙1道,长39米,高7米。并加宽进水闸交通桥桥面1米,以及左岸护砌等,共用土石方1.6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0.99万立方米;投工13.7万工日,其中技工3.6万工日;水泥800吨,投资37.7万元。
外度连拱坝库内淹没土地368.88亩,移民拆迁36户,170人,并改建东泉公路桥1座,公路改线600米。
外度引水渠工程全长32.5公里,渠道绕山坡蜿蜒开凿,经萩芦、梧塘、西天尾和城厢区城郊等4个乡镇,到东圳水库溢洪道左岸入库。外度引水设计年引水入库水量8000万立方米,补充南北洋水源不足,改善东圳灌区现有20多万亩农田灌溉,供给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饮用水。引水渠设计流量为20立方米/秒,1979年对渠首9公里扩修后,引水流量加大为25立方米/秒。沿线有大小建筑物220座,其中较大的有单跨40米、全长90米的石盘石拱渡槽,及单跨23米、长32米的坑口石拱渡槽。进水闸1座,节制闸11座,引洪、排沙闸各1座,排洪涵洞1座,溢洪堰3座,公路桥5座,其他人行桥、溢水堰、放水孔等。沿线开炸石方占总土石方三分之一。渠道工程共完成土石方420万立方米,其中石方220万立方米;投工645万工日,其中技工123万工日。投资92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10万元。用炸药750吨,钢材165吨,水泥3500吨,木材800立方米。
为了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1972年在渠首桩号8公里处,利用落差45米、3.72立方米/秒的流量,建1座装机容量2台8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上游加高渠堤0.6米,增加流量5立方米/秒,水电站流出的水,仍可满足下游太平陂、南安陂灌区用水需要。1983年又在桩号10公里 150米处,建1座日供水4.6万吨的涵江供水工程。外度引水渠依山修筑,山高坡陡,沿渠地质复杂,不少地段土质差,加上施工中抢时间、赶速度,炸药开炸引起基础松动,部分渠段质量标准不高,留下不少隐患。自通水以后,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毁坏。迄今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影响输水能力。90年代初,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在65%左右。在渠道运行中,常因山体滑坡、渠堤崩塌,造成阻流停水。1973~1991年,年引水量达8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只有3年,7000万立方米以上的2年,4000万立方米以上的6年,多年平均仅4895万立方米。
水工结构学是研究水工建筑物在水和其他外力影响下的稳定性和挡水能力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