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 上一级逊径量)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 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可见,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浇筑部位 理论配合比 水泥品种及标号 设计标号 水灰比 粗骨料级配 规格 (cm) 0.5-2 2-4 4-8 超径 (%) 4.30% 0.00% 0.00% 本径 (%) 88.60% 92.10% 100.00% 8.00% 逊径 (%) 7.10% 7.90% 0.00% 300 657 159 465 696 0 1.08% 300 683.46 159 397.39 737.15 0 1.08% 2.40% 0.90% 0.60% 0.00% 4.10% 1.80% 1.20% 0.00% -1.70% -0.90% -0.60% 0.00% -11.62 -3.58 -4.42 0 300 672.04 178.62 393.85 732.75 0 1.08% 100 224.01 59.54 131.28 244.25 0 0.36% 备 注 水泥 (kg)项
《道路建筑材料》(严家级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是我院公路工程管理专业选用的教材.其中关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一节中的有关粗、细集料施工配合比的换算的问题值得提出商讨.教材中说,若实验室配合比是按粗、细集料在标准含水状态(饱和面干状态)下计算出来的,设砂和碎石的工地实际含水率为W_s%和W_G%;砂和碎石的饱和面干含水率为W_(SSD)s%和W_(SSD)G%,按饱和面干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的材料用量:
什么是砼的施工配合比?为什么要确定砼的施工配合比?
1、砼的施工配合比:是指在砼理论配合比的基础上,考虑现场的砂石含水率而得到的配合比(也就是水泥:砂:石:水)。
2、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的原因: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是指砂、石在干燥条件下的配合比,而现场的砂、石均含水,如果施工配料时还按照实验配合比配料,则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要增加,水分的增加使水灰比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降低。因此,必须在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时候,将砂与石中的水分从实验室配合比中扣除,最后的水量还是保持不变,也就是混凝土强度保持不变。
民用建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
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对施工配合比有要求的防腐材料,其配合比应由(C)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A.设计
B.规范
C.试验
D.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