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的气候。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忌干旱。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春播。选择近水边而潮湿疏松的肥沃土地作苗床。种子拌以草木灰均匀撒播,苗床要经常保持潮湿。按行株距15cm×l5cm,苗高8-10cm即可移植。
3.定植后,中耕、除草、追施肥3次,以促进地上茎叶生长。并注意灌溉保湿。
喜生于田边、水沟旁和沼泽地上。
海拔500-3000米,林中阴湿地 。
喜生于田边、水沟旁和沼泽地上。
海拔500-3000米,林中阴湿地 。
安徽富邦装饰为您解答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生长季节每天应浇水一次,炎热的夏季每...
以播种和分株法繁殖。盆土选用腐叶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生长季节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浇施依次薄肥。冬季则减少浇水,使盆土略干燥。保持温室内光线充足,夏天可以置于室外光线充足的地方。越冬温度不低于5℃。...
以扦插为主。生根温度为20~25℃。盆栽用土为草炭土2份、园土1份、 沙1份混合。5~10月生长旺季保持盆土湿润,每2周浇施一次稀薄肥水,每月喷一次0.2%的亚铁溶液。夏季想尽办法提高空气湿度。夏秋季...
水凤仙植物形态
华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下部平卧,生不定根,上部直立。叶对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10cm,宽0.5-l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疏生小锯齿,上面无毛或有微糙毛,下面粉绿色。花梗在叶腋单生,少有2-3个聚生;花较大,粉红色或白色;萼片2,线形;旗瓣圆形,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小突尖,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长圆形,上部裂片大,宽斧形,背面有小耳,唇瓣舟状,基部延长成内弯或旋卷的长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椭圆形,中部膨大。花期夏季。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主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热痢;蛇头疔;痈疮肿毒;肺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何氏凤仙(Impatiens holstii Engler et Warb.),俗称玻璃翠、玻璃海棠,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东部热带地区,茎多汁,表面光滑似透明,叶互生,翠绿、有光泽,故又名玻璃翠。其连续开花性强,具有边开花边生长的特性,现在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供观赏。经多年园艺栽培后,叶形、叶色及花的颜色多变化。平时枝叶青翠,花色妖艳浓郁,如果栽培得
彩叶草是重要的观叶植物,本文详细探讨了彩叶草冬季室内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为害症状: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
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⑴及时清除病落叶。⑵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为害症状:叶上病斑初为褪绿斑块,常为叶脉所限呈不规则形,后期变为黄褐色或褐色坏死斑;叶背可见白色霉状物,较厚密,严重时覆满全叶,致叶片枯焦,影响观赏。
发病特点:在南方,病菌以孢子囊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在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借水流或雨水溅射传播,孢子囊萌发后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开来。
流行动态:气温15-17℃、高湿或昼夜温差大、雾大露重、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易发病;夏秋阴雨连绵、雨日多、降雨量大发病重或大流行。
防治方法:⑴栽植凤仙花日寸,应注意选择地块,合理密植,精心养护,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⑵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分布于中国云南(蒙自、思茅、冕宁、砚山、屏边、嵩明、富宁、昆明、双柏、丽江、东川)。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的湖边或溪边阴潮处。
凤仙花,花如其名。清代康熙皇帝命内阁学士汪灏等撰成的《广群芳谱》记述凤仙:“桠间开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其在百花中的地位虽不比梅、兰、竹、菊、牡丹和芍药,甚至曾被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贬为“菊婢”,但凤仙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总有爱花之人对凤仙花情有独钟,更有文人不吝笔墨吟咏凤仙。
唐代诗人李贺在《宫娃歌》中写道:“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又吴仁壁有咏《凤仙花》:“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再如宋代杨万里的《凤仙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此外,元代杨维桢、明代瞿佑、清代刘灏等均有以凤仙花为题的诗句。
凤仙花花形奇特,花期长,古代已经关注其观赏价值。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是一本园艺特色的著作。在赵学敏的眼中,其它花草如罂粟、虞美人、鸡冠花等,“或失之期短,或失之质陋,然凤仙花无二者之病,故当为著专谱”可见其对凤仙的喜爱之情。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