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国的本种植物,花冠一般长5-7厘米(原描述是2.5-4厘米),故曾成立为变种。经检查,编者认为花冠的长度是按不同的发育时期和生态环境有变化的,不能作为固定的区别特征,故予以归并。
据《西藏植物志》载:全草入药,治营养不良性水肿、跌打损伤、湿疹、肾虚、腰痛。
产于云南、西藏聂拉木、樟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泰国、越南。
丁香和丁香茶有区别的,丁香主要是指丁香植物株,丁香茶主要指丁香的花和叶子的干燥物。此为丁香此为丁香茶
白丁香。 白丁香:丁香属 、中药、唇形目、木犀科、植物、白丁香,为紫丁香(Syringa oblata)的变种。白丁香为紫丁香(Syringa oblata)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较小,叶面有疏...
丁香属(学名:Syringa Linn.):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
生于海拔1 250-2 700米处的山谷林中或灌丛中,常附生在树上或岩石上。
石丁香形态特征
附生多枝小灌木,高0.3-2米;枝常弯曲,常生根,嫩枝有紧贴的柔毛。叶纸质或膜质,常生于短缩的枝顶,椭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25厘米,宽1.5-11厘米,顶端钝或短尖,稀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有时有缘毛,干时常呈灰黑色,上面有紧贴的短柔毛,有时近无毛,下面在中脉、侧脉和较大的网脉上密被紧贴的柔毛;中脉宽,在上面平坦,在下面稍凸起,侧脉多而密,15-28对,弧形上升,在上面稍明显,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4-2厘米,有紧贴的柔毛;托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骤尖或钝,长8-12毫米。花序大,顶生,疏散,长达18厘米,宽达24厘米,三歧分枝,花序轴和分枝有黄褐色绒毛,有数枚白色、具长柄的大型叶状苞片;叶状苞片长圆形,长3-10厘米,宽1.5-3.3厘米,柄长2.5-4厘米,均有柔毛;花梗长0.8-1.2厘米,有毛;花萼被柔毛,萼管长约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长6-10毫米,结果时反折;花冠白色,长2.5-7厘米,高脚碟状,外面被紧贴的皱卷长柔毛,冠管管状,裂片椭圆形,长0.5-1厘米;雄蕊内藏;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顶端截平,冠以宿存的萼裂片,基部渐狭,长1.5-3厘米,宽0.6-1厘米,绿褐色,被柔毛,有纵棱,室间开裂为2果爿,果柄长0.5-1厘米,有毛;种子多数,叠生,种皮向两端延伸成尾状。花期6-8月,果期9-12月。
分析研究了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为可持续合理利用和保护暴马丁香资源提供依据。利用All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暴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柱为ODS-C18(4.6mm×250mm,5um),测定紫丁香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体积流量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65nm。结果表明,紫丁香苷在0.1—7.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紫丁香苷含量为韧皮部3.593%>枝皮1.174%>干皮1.166%>木栓层0.568%>枝条0.509%>根0.421%>木质部0.104%。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暴马丁香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丁香是我国北方到处可见的观赏花木,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茎光滑,单叶对生,圆卵形至肾形。花序为混合圆锥花序,自混合芽中抽出。花紫堇色,先端四裂,花筒细长如丁,花丛庞大,花有浓香。蒴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