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生产作业管理 | 作 者 | 《制造业内训教程》编委会 |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年01月 |
页 数 | 208 页 | 定 价 | 22 元 |
ISBN | 9787807281856、7807281855 |
第一章 生产作业人员管理
第一节 编制定员与员工配备
一 编制定员
二 员工配备
第二节 作业组与工作地管理
一 作业组的组织
二 工作地组织
第三节 轮班与交接班管理
一 工作轮班组织
二 交接班管理
第四节 员工考勤管理
一 出勤管理
二 缺勤管理
三 假别管理
四 加班管理
第五节 员工培训管理
一 现场规则宣导
二 新入职指引
三 多面手培养
四 现场培训
第二章 生产作业任务管理
第一节 编制生产计划
一 产能与负荷分析
二 制定与实施月...
1 、 产品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以后,需要考虑选择什么产品,怎样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2 、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它需要在战略计划期内,对生产能力数量上的需求,时间上的需求,以及种类的需求作计划。
3 、 工厂设施。包括确定工厂规模、选厂址、确定专业化水平等。
4 、 技术水平。选择技术合适的设备,确定自动化程度与设备布置。
5 、 协作化水平。确定自治与外购的比例,以及协作厂的数量。
6 、 劳动力计划。确定所需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工资政策以及稳定劳动力的措施等。
7 、 质量管理。包括对不良品的预防,质量监督与控制等。
8 、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包括资源利用政策、计划集中程度和计划方法等。
9 、 生产组织。包括确定生产系统结构,职务设计,职位职责等。
《制作业内训教程:生产作业管理》:以提升生产作业效率、满足交期为目的、详细介绍生产作业人员管理、生产作业任务管理、生产作业过程控制、生产作业监督管理、生产作业环境管理、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等的工作流程、程序、标准、方法、细节、制度、表单。
本丛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管理理论用平实的文字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读来非常轻松、用来非常方便。可作为制造行业各级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读本、也可作为企业培训部门进行制作业管理知识内部培训的教材、尤其适用于刚毕业从事企业管理的大中专学生和刚刚提拔起来的工厂基层管理人员。
根据室内室外区分计算,一般室内4000平米左右,室外10000平米左右,这个数字是人均管理面积。
1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的关系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前者包含后者。...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
罗传钏,男,1962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现任职务:中智院集团首席咨询师;中国工商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珠海中智院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社会职称:人民 日报海外版策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亚洲策划师协会副秘书长;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
罗伟钏自1998年起,专业从事企业咨询和策划工作,已为十多个行业的数十家企业提供了咨询策划服务,其众多成功经验和过人智慧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和好评。
项目生产管理作业流程分析表——项目生产管理作业流程分析表,可供参考。 …… 1页,编制于2014年。
毋庸置疑,安全生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永恒的课题。对此,电厂作业生产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不容小觑,只有确保现场管理工作的切实到位,才能够真正的降低电厂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浅谈当下电厂作业生产现场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包括推行“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实施全过程安全管控平台”等行之有效的举措,旨在对日后电厂作业生产现场的安全水平提升有所增益。
生产作业管理战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向上要遵循企业经营战略,通过生产作业管理战略环节把经营战略细化、具体化,向下推动生产系统贯彻执行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实现经营战略意图。
生产作业管理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这种位置决定了它的如下一些特点:
1、它虽然属于战略管理活动,但它是从属于经营战略的,因此考虑的问题比较具体一些,从产品选择到生产组织都是他研究的具体对象。
2、它与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紧密相关。即一方面生产作业管理战略不能脱离财务与营销战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在它的运作过程中要受到纳两大管理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现营销与财务战略的必要保证。
3、生产作业管理战略考虑的面比较宽,时间跨度比较长。2100433B
生产作业管理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 产品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以后,需要考虑选择什么产品,怎样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生产作业管理策略
2 、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它需要在战略计划期内,对生产能力数量上的需求,时间上的需求,以及种类的需求作计划。
3 、 工厂设施。包括确定工厂规模、选厂址、确定专业化水平等。
4 、 技术水平。选择技术合适的设备,确定自动化程度与设备布置。 5 、 协作化水平。确定自治与外购的比例,以及协作厂的数量。
6 、 劳动力计划。确定所需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工资政策以及稳定劳动力的措施等。
7 、 质量管理。包括对不良品的预防,质量监督与控制等。
8 、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包括资源利用政策、计划集中程度和计划方法等。
9 、 生产组织。包括确定生产系统结构,职务设计,职位职责等。
生产作业管理战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向上要遵循企业经营战略,通过生产作业管理战略环节把经营战略细化、具体化,向下推动生产系统贯彻执行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实现经营战略意图。生产作业管理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这种位置决定了它的如下一些特点:
1.它虽然属于战略管理活动,但它是从属于经营战略的,因此考虑的问题比较具体一些,从产品选择到生产组织都是他研究的具体对象。
2.它与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紧密相关。即一方面生产作业管理战略不能脱离财务与营销战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在它的运作过程中要受到纳两大管理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现营销与财务战略的必要保证。
3.生产作业管理战略考虑的面比较宽,时间跨度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