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海拔达1 300米的疏林中树干上。产中国云南南部至西部(景洪、勐海、瑞丽)。分布于从印度西北部经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杓唇石斛形态特征
杓唇石斛茎粗状,质地较硬,直立,圆柱形,长达1米,粗6-8毫米,不分枝,具多节,节间长约3厘米。叶革质,二列;互生于茎的上部,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不等侧2裂,基部具紧抱于茎的纸质鞘。
总状花序出自去年生具叶或落了叶的茎近端,下垂,长约20厘米,疏生数至10余朵花;花序柄长约5厘米,基部具4枚套迭的杯状鞘;花苞片革质,长圆形,长12-2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达5厘米;花深黄色,白天开放,晚间闭合,质地薄;中萼片长圆形,长约2.4-3.5厘米,宽1.1-1.4厘米,先端钝,具6-7条脉;侧萼片长圆形,长2.4-3.5厘米,宽9-10毫米,先端稍锐尖,具5条脉,基部稍歪斜;萼囊圆锥形,短而宽,长约6毫米.
花瓣斜宽卵形,长2.6-3.5厘米,宽1.7-2.3厘米,先端钝,具7条脉;唇瓣圆形,边缘内卷而形成杓状,长2.4厘米,宽约2.2厘米,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无毛,唇盘基部两侧各具1个浅紫褐色的斑块;蕊柱黄色,长约4毫米,具长约4毫米的蕊柱足;药帽紫色,圆锥形,上面光滑,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细齿。花期4-6月。
杓唇石斛生长习性
杓唇石斛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阴半阳的环境,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以上,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属气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采用的基质最好能通风透气滤水,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强。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
兜唇石斛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阴半阳的环境,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以...
选盆 折叠 通常选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藓、树皮块、木炭块等作盆栽材料。根据兰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
常用分株、扦插和组培养殖。 分株养殖: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将生长密集的母株,从盆内托出,少伤根叶,把兰苗轻轻掰开,选用3~4株栽15厘米盆,有利于成型和开花。 扦插养殖:选择未开花而...
选地、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石斛类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
选择生长较密的值株.开过花后.将其从盆中取出,除去老很从丛生茎的基部切开,分切时尽最少伤根系,只掩剪开相互连接的很状呈部位,根部用手位开,不必用刀切。以主株为一组,再将老根进一步剪除。将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质并压实,即成新的植株。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茎的顶部或基部长有小植株时,可以进行切芽繁殖。选择具有3-4片叶,2-3条根,根长4-5厘米的小植株,从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浅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开花成为商品花。
扦插繁殖可以结合花后换盆和分株时一起进行。石触兰多具有细长、带肉质的茎,茎上有许多节,节上能长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选择未开花且较充实的整做播条,将技条切成数段,每段具2-3个节,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茎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藓和泥炭混合的基质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阴、潮湿处。插后1周不必浇水,然后经常喷雾保湿,适当遮阴。经过1-2个月,在节部有新芽长出,新芽下部长出2-3条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将新植株连向老茎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开花。扦插时间以4-8月为好。
(以上资料来源)
通常选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藓、树皮块、木炭块等作盆栽材料。根据兰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备用。盆底要多垫大瓦片或碎砖块,深度至盆底约1/3处,然后将兰苗放于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细竹竿以固定兰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与根之间用材料隔开。
栽植初期先放在阴凉阴凉并有散射光处,仅向叶面上喷些水,勿向盆内浇水。约10-15天后,待萌发出新根后两移至阴棚下养护。生长季节浇水要干湿相间保持适度干薄饼肥水。生长旺盛期树每天浇水一次,干旱季节和炎夏还需经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注意通风良好。冬季休眠期应少浇水。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潜有利于发根长芽。忌强光直射,春秋两季早上可见阳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处,其他时间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风的地方。越冬温度保持在8-10℃即可。
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发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以及进口三元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以上资料来源)
目的:建立流苏石斛精制饮片中的石斛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2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石斛酚进样量在0.4~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99.65%,RSD为1.87%。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流苏石斛精制饮片中石斛酚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与易混品黑毛石斛的鉴别。方法将金钗石斛、黑毛石斛原植物加工成粉末,分别用水、乙醇、氯仿、石油醚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将所得提取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并对谱线求导获得一阶导数光谱。结果金钗石斛与黑毛石斛的零阶、一阶导数图谱均有差异。结论紫外光谱法可用于石斛类药材的鉴别。
重唇石斛形态特征
重唇石斛茎下垂,圆柱形或有时从基部上方逐渐变粗,通常长8-40厘米,粗2-5毫米,具少数至多数节,节间长1.5-2厘米,干后淡黄色。叶薄革质,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4-8 (-14) 毫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圆裂,基部具紧抱于茎的鞘。
总状花序通常数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发出,常具2-3朵花;花序轴瘦弱,长1.5-2厘米,有时稍回折状弯曲;花序柄绿色,长6-10毫米,基部被3-4枚短筒状鞘;花苞片小,干膜质,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淡粉红色,长12-15毫米;花开展,萼片和花瓣淡粉红色;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1.3-1.8厘米,宽5-8毫米,先端急尖,具7条脉;侧萼片稍斜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大,先端渐尖,具7条脉,萼囊很短。
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2-1.5厘米,宽4.5-7毫米,先端锐尖,具3条脉;唇瓣白色,直立,长约1厘米,分前后唇;后唇半球形,前端密生短流苏,内面密生短毛;前唇淡粉红色,较小,三角形,先端急尖,无毛;蕊柱白色,长约4毫米,下部扩大,具长约2毫米的蕊柱足;蕊柱齿三角形,先端稍钝;药帽紫色,半球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啮蚀状。花期5-6月。
菱唇石斛形态特征
菱唇石斛茎下垂,细圆柱形,长20-50厘米,粗1.5毫米,节间长1.5-2厘米,通常分枝。叶线形或禾叶状,长5-10厘米,宽2.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与叶鞘相连接处具1个关节;叶鞘宿存,紧抱于茎。
花序出自落了叶的茎下部,具1-2朵花;花梗和子房长6-10毫米;花雪白色,半张开;中萼片椭圆形,长约12毫米,宽4毫米,先端锐尖;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基部歪斜,宽4-6毫米,先端急尖;萼囊狭长,长4毫米;花瓣狭椭圆形,长12毫米,宽3.5毫米,先端急尖;唇瓣菱形,不明显3裂,长14-15毫米,宽7-8毫米,基部收狭为爪,上面中部以上被卷曲毛,唇盘中央具1条纵向扁平的厚脊;蕊柱长1毫米,具5毫米长的蕊柱足;药帽近圆形。 花期7-11月,常间歇性开花。
兜唇石斛形态特征
兜唇石斛是草本植物,茎下垂,肉质,细圆柱形,长30-60 (-90) 厘米,粗4-7 (-10) 毫米,不分枝,具多数节;节间长2-3.5厘米。叶纸质,二列互生于整个茎上,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具鞘;叶鞘纸质,干后浅白色,鞘口呈杯状张开。
总状花序几乎无花序轴,每1-3朵花为一束,从落了叶或具叶的老茎上发出;花序柄长约2-5毫米,基部被3-4枚鞘;鞘膜质,长2-3毫米;花苞片浅白色,膜质,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暗褐色带绿色,长2-2.5厘米;花开展,下垂;萼片和花瓣白色带淡紫红色或浅紫红色的上部或有时全体淡紫红色;中萼片近披针形,长2.3厘米,宽5-6毫米,先端近锐尖,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而等大,先端急尖,具5条脉,基部歪斜;萼囊狭圆锥形,长约5毫米,末端钝。
花瓣椭圆形,长2.3厘米,宽9-10毫米,先端钝,全缘,具5条脉;唇瓣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宽约2.5厘米,两侧向上围抱蕊柱而形成喇叭状,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上部分为淡黄色,中部以下部分浅粉红色,边缘具不整齐的细齿,两面密布短柔毛;蕊柱白色,其前面两侧具红色条纹,长约3毫米;药帽白色,近圆锥状,顶端稍凹缺,密布细乳突状毛,前端边缘宽凹缺。
蒴果狭倒卵形,长约4厘米,粗1.2厘米,具长约1-1.5厘米的柄。花期3-4月,果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