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林中或小片稀疏纯林。
刺柏,别名山刺柏《中国树木分类学》,台桧《中国裸子植物志》,短柏木、杉柏《中药大辞典》,山杉(福建),矮柏木(湖北兴山),刺松(安徽)。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2米。树皮褐色,枝斜展或近直展。树冠窄塔形或窄圆锥形。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著。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2-2厘米,稀达3.2厘米,宽1-2毫米,先端渐尖,具锐尖头,上面微凹,中脉隆起,绿色,两侧各有1条白色、稀为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在叶端汇合,下面绿色,有光泽,具纵钝脊。球花单生叶腋。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长6-10毫米,径6-9毫米,先端有时开裂,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被白粉或脱落。种子半月形,具3-4棱脊,近基部有3-4树脂槽。
采集加工:根,秋、冬季采收,或剥取根皮;枝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山刺柏的作用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麻疹高热;湿疹;癣疮,生境分布生于向阳杂木林间,亦有栽培。分布于吉林、福建、安徽、辽宁、四川、湖南、山西、广东、台湾、广西、西藏、云南等地。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红豆杉属植物为典型的阴性树种。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团块分布。其天然更新方式有两种:繁殖和无性系萌芽繁殖。可能由于物种间隔离(是散生于林中)或花时不遇(雌雄异株、异花...
内服:煎汤,6-15g。
外用:适量,煎水洗。
1、治麻疹高热,刺柏根12g,金银花、白茅根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12-15g,金银花藤、夏枯草各9-12g。水煎服。(《天目山山药用植物志》)
3、治皮肤癣症,(刺柏)根皮或树皮适量,水煎洗患处。(《浙江药用植物物志》)
麻疹高热,湿疹,癣疮。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入肝经。
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著。
3叶轮生,线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有关节,不下延,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绿色,其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缘稍宽,两条白色气孔带在叶片之先端合为1条;下面有纵钝脊。
球花单生于叶腋。
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形,长O.6~1厘米,径0.6~0.9厘米,成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有白粉,顶端有时开裂。
种子通常3粒,半月形,无翅,有3~4棱脊。
花期4~5月。
果期次年10~11月。
生于向阳杂木林间,亦有栽培。
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根,秋冬采收。
果实,成熟时采收。
江西《草药手册》:苦,寒。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治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四至五钱,金银花藤、夏枯草各三至四钱。
水煎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味苦,性寒。
根及根皮或枝叶。
1、《福建药物志》:“清热解毒。根治麻疹后高热。”
2、《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解毒,杀虫。主治皮肤癣症。”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
- 1 - 新鲜村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党委、政府建立环境卫生 整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各方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全面组织推进;以全村环境卫生 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环 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村农村新形象、新面貌,为我村争 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情况 新鲜村地处武威城区北郊,东、南、西三面与市区交错,辖 区内共有 14个村民小组,共 1226户人家,总人口 4089人。雷台 东路、北二环路两条主干道路横穿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