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 类 型 | 经济管理 |
---|---|---|---|
出版日期 | 2014年3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111417613 | 作 者 | 张孝桐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 数 | 358页 |
开 本 | 16 | 品 牌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知名点检专家张孝桐先生实践经验总结。
点检员必备。
明确的实施、管理方法,大量的必备、应用表格,企业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理与点检工作;点检员手边必备,点检员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家与业务工作。
帮助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型设备点检、维修人才,推行设备管家制,建立企业自己的设备管家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致力于全面解决设备管理、点检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读张孝桐《设备点检管理手册》后的3点感触——蒋良君(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评价中心 主任)
1.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能从“道”(当今的企业领导应如何正确定位设备管理)到“术”(具体如何做的方法,比较具有实操性),从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设备管理的大环境)到微观(企业内部设备管理的治理),都有比较详细的阐释。
2.先看张高工比较精辟的设备管理定位:
【设备管理的定位】设备管理是为企业产品服务的。 (张高工对设备管理的定位,将是改变中国企业很多领导对设备管理认识误区的一个转折点。)
理解1:生产与设备是一体的两面,都是为企业产品实现而存在的,虽专业上有分工,但不能与管理截然分开。若把生产和设备分得彻底,你管你的生产,我管我的设备,形成条块分割,操作人员的只管工艺,完成生产任务,设备人员管完好,负责检查维修。企业有成绩,效益归生产系统,有了问题则罚设备系统。这样人为的制造了企业生产与设备管理之间的矛盾,生产与设备好像注定要分家,怎么样都不能统一到一个目标上来。
理解2:基于要为企业产品服务。企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重新定位,以前,习惯的提法是企业各个部门都要为生产服务,现在从世界各国的动态来看,都在潜移默化地向“为产品服务”的方向转变。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而存在的,企业的管理目标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而不是习惯的要“为生产服务”。因此,当今时代,企业各个部门,都要从“以我为中心”,转变到“以产品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都是“为产品服务”。
3.本书就点检维修管理,系统性和实操性都比较强,比较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例如:我们在编制或优化点检标准的周期时,如何定?这是看起来简单而是很不简单的事,张高工在这本书内提供了他总结的“标准化设备点检周期推荐表”和“点检周期量化的设定”,较具指导性。当然,其他的比较细。
张高工这次对“点检管理”的理解也更简练,“点检”用于当今企业设备管理上,是指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一目了然,精辟!)
序言
前言
第1篇 设备运行的状态检查
第1章 设备点检的方法与推进思路
1.1 设备管理的定位
1.2 设备点检“七个定”方法
1.3 设备点检推进的核心思路
1.3.1 推进设备点检管理的理由
1.3.2 设备点检管理的担当者
1.3.3 实施点检管理的12个步骤
第2章 什么是点检管理
2.1 点检是做什么的
2.2 点检是一个“名词”
2.3 点检是一个“岗位”
2.4 点检要主动地去管理
2.5 点检与传统设备巡检的区别
2.6 点检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
2.7 中国式的点检——“设备管家体系”
2.8 点检是作业线设备的管家
2.9 建立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
2.10点检的五项结论
第3章 实施点检管理的理由
3.1 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动向
3.2 设备管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3.3 市场经济环境为何必须推进点检管理
3.4 继承发扬我国设备管理的好经验
第4章 实施点检管理的对象
4.1 作业设备的分类
4.2 设备管理的重点及分级
4.3 什么是产品作业线、关键设备和状态受控点
4.4 关于设备“故障曲线”的理解
4.5 管理三类设备不同“故障曲线”的方法
4.6 可实施“点检”管理的故障
4.7 可实施“倾向”管理的故障
4.8 可实施“预测性”管理的故障
4.9 可替代设备与不可替代设备的区分
4.10判断是否必须实施“点检”的设备
第5章 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
5.1 初步掌握设备状态的方法
5.2 设备性能曲线上的P—F间隔期
5.3 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
5.4 按“周期”点检的重要性
5.5 设备“点检周期”标准化的推荐表
5.6 用逐点接近法来确定点检周期
5.7 点检周期量化的设定
第6章 当代企业点检管理的责任人
6.1 当务之急是建设设备管家体系
6.2 何谓企业的“设备管家体系”
6.3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家制
6.4 设备管家体系的中心——专职点检员
6.5 设备管家的后继接班人——轮值巡检员
6.6 市场经济时代管理重心的下移
6.7 作业长与传统的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区别
第7章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务
7.1 设备状态的劣化及分类
7.2 设备点检前的五项准备
7.2.1 确定设备点检的部位
7.2.2 确定设备点检的项目
7.2.3 设备点检员的资质
7.2.4 确定不同部位的点检周期
7.2.5 确定设备点检的方法
7.3 设备点检时的五项要素
7.3.1 管辖设备的点检标准
7.3.2 管辖设备的点检计划
7.3.3 分管设备的点检路线
7.3.4 分管设备点检作业的实施
7.3.5 管辖设备的点检记录
7.4 标准化的设备点检管理流程
7.5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施方法
7.6 点检的PDCA工作法
7.7 点检管理要从故障统计入手
7.8 设备点检管理的标准化作业(一天)
7.9 点检的职责“七事一贯制”
7.10点检实施管理的成本意识
第8章 点检管理好坏的标准
8.1 设备要为生产服务及设备完好率的缺憾
8.1.1 企业设备管家体系中好的“点检管理”含义
8.1.2 设备管家管理设备的八项原则
8.2 当今企业设备管理的定位
8.2.1 要为企业的产品服务
8.2.2 要使设备的用户满意,也就是要让被服务的用户满意
8.2.3 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8.3 企业管理的目标——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
8.3.1 设备综合效率的应用范围
8.3.2 什么是设备综合效率
8.3.3 如何计算设备综合效率
8.3.4 设备综合效率的实质
第2篇 设备检修的组织管理
第1章 设备实施修理的理由
1.1 设备检、维修管理的含义
1.2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维修政策
1.3 设备的检、维修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企业设备检修、维修的含义与差异
1.5 我国设备维修的发展历程
1.6 设备有隐患要维修,有故障要检修
1.6.1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
1.6.2 设备隐患的含义及对策
1.6.3 设备故障的含义及对策
1.6.4 设备失效的八条标准及其主要内容
1.7 设备状态受控点
1.8 检修工程的分类(三大类、四种状态)
1.9 停机检修与停产检修的原则性差异
第2章 维修策略的确定和应用
2.1 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2.1.1 什么是策略
2.1.2 设定策略目标的重要性
2.2 企业确定维修策略的依据
2.2.1 事后维修(BM)
2.2.2 计划检修(TBM)
2.2.3 状态维修(CBM)
2.2.4 改良维修(CM)
2.2.5 库存:设备备品、配件的存量
2.2.6 停产:企业无产品输出的状态
2.3 不同类型企业的维修策略
2.4 不同时期设备的维修策略
2.5 对外委托作业线的维修策略
2.6 不同故障类型的维修策略
2.7 精益维修的概念
第3章 企业维修管理的组织形式
3.1 维修管理的业务流程
3.2 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
3.2.1 分散型的维修管理
3.2.2 集中型的维修管理
3.2.3 折中型的维修管理
3.2.4 维修部门基本的组织结构
3.3 实施“对外委托检修”管理的必要性
3.4 实施“设备轮保”管理的优缺点
3.5 实施“内部承包”管理的优缺点
3.6 其他类型检、维修管理的评述
第4章 实施检、维修的“最佳时期”
4.1 依据点检状态的信息实施检、维修
4.2 设备检、维修要“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4.2.1 平均停产维修时间
4.2.2 平均故障间隔期
4.2.3 平均维修准备时间
4.3 减少停产时间的方法(优化时间法)
4.4 设定“检、维修时间”的原则
第5章 设备检修时的“现场管理”
5.1 企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体系”
5.1.1 安全文化的发展
5.1.2 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
5.1.3 设备完整性的发展
5.1.4 我国的一些设备管理制度
5.2 停产检修时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
5.3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联络
5.4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确认
5.5 停产检修现场的防灾要则
5.6 停产检修现场的施工秩序管理
5.7 停产检修期间环境卫生及个人安全要则
第6章 设备检修管理实务
6.1 检修全过程管理是点检管理的后续
6.2 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
6.2.1 两种计划和两种工程
6.2.2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时的注意点
6.2.3 编制检修计划的两要点
6.2.4 编制检修计划的三要素
6.2.5 制定检修计划的工作流程
6.3 停产检修模型
6.3.1 何谓停产检修模型
6.3.2 设定停产检修模型的依据
6.3.3 制定停产检修模型的流程
6.3.4 停产检修模型的应用
6.4 停产检修实施的“四个步骤”
6.4.1 工程委托
6.4.2 工程受理
6.4.3 工程实施
6.4.4 工程记录
6.5 停产检修会议及现场说明
6.6 停产检修全过程的时间安排
6.7 停产检修工程的标准化程序管理
6.8 关于检修工程的效率组织
6.8.1 工程效率班与传统调度的差异
6.8.2 工程效率班工程管理的内容
6.8.3 工程效率班效率管理的内容
6.8.4 工程效率班“工程管理板”的编制
6.8.5 “工程效率班”与检修施工管理部门的分工
第7章 检修管理的考核
7.1 传统检修考核
7.2 检修管理的用户满意度
7.2.1 现场必清理——环境满意
7.2.2 检修不超时——作业满意
7.2.3 质量能保证——使用满意
7.2.4 全程无事故——自身满意
7.3 设备检修的自主管理目标
7.3.1 按标准工时工序表作业
7.3.2 向优良工程成功率努力
7.3.3 按检修员工作业率自查
7.3.4 按检修比照作业型管理
附录 实用点检管理资料及表格
附录A 企业设备管家点检作业标准化细则
第1章 总则
第2章 点检作业标准化的特点与范围
第3章 点检标准化作业
第4章 点检信息化管理标准化
第5章 点检组织停产检修管理标准化
第6章 专职点检的培训与测试
第7章 点检作业标准化的推进
附录B 点检基本业务表格管理细则
第1章 总则
第2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的分类、作用和分管
第3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的内容要求
第4章 “专职点检员专用表格及台账”自我管理的检查项目、内容及评定标准
附录C 点检14种常用表格的形式及其填写方法
第1章 设备管家点检管理常用的“10种表格”填写说明
第2章 设备管家“实绩管理”常用的“4种表格”填写说明
附录D 企业停产检修标准化管理细则
第1章 总则
第2章 设备停产检修计划的制定
第3章 设备停产检修准备
第4章 设备停产检修实施阶段
第5章 设备停产检修的实绩分析
附录E 企业停产检修标准化常用图、表29种
附录F 企业设备故障统计的应用表格
附录G 企业设备管家体系管理设备的成本意识
附录H 世界级的设备维修概况
附录I 宝钢设备点检实用手册概要
第1章 维修的四大标准
第2章 设备的点检作业
第3章 设备的检修工程
第4章 设备备件管理
第5章 机械部分
第6章 电气部2100433B
点检员必备,明确的实施、管理方法,大量的必备、应用表格,企业、点检员拿来即可用于实施设备管理与点检工作。
张孝桐,1937年生,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曾在山西冶金专科学校主讲“冶金机械设备修理和安装”课程。在上海宝钢工作期间,是第一任设备检修科长,被派往国外学习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化长流程企业的设备管理方式;学以致用推进“点检定修制”,保障产品作业顺利运行。退休后,面向全国各知名企业,讲解当今设备管理问题和传授宝钢经验,提出当务之急是企业管理的重心要下移、要解放领导、要建立适合国情的“设备管家体系”,以使企业的设备能够切实提供服务于产品的基础保障。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要让你的领导了解你,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写好几点:1、你都做了哪些事2、这些事情中有...
设备点检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设备异常或隐患,维护(保养)是为了保持设备规定状态所做的工作。打个比方,你就容易理解了。定期去牙科检查牙齿或自己不定期检查牙齿(蛀牙、颜色、刷痕磨损等),是点检;自己每天刷牙漱...
2、曝气沉砂池介绍? 2.1 工艺流程? 经过格栅的进水→曝气沉砂池→? →池底砂水混合物→空气提升泵→砂箱? →氧气沟? →油脂及浮渣→集油井浮→清掏(外运)? 2.2 结构参数? 该厂曝气沉砂池是...
1 设备点检管理 第一章 设备全员管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础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的目的: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持、提高设备的 性能、精度、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 益。 事后维修( BM):所谓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 低下后再进行修理称为事后维修。 其特点是设备的维修费用 最低,适合于辅助作业线的简单设备。 预防维修 (PrM) :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 查(点检),以确定零件的更换周期,使故障停机损失降到 最小。预防维修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 改善维修(CM):为防止和延缓设备的劣化或便于日常点检、 维护、修理而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 重复故障, 延长机件寿命, 降低维修费用。 它适用于故障多、 难维修、维修费用高的设备。 2 维修预防 (MPr) :系无维修设计思想。即在设备设计时设法 做到设备投入使用后, 不需要对它进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一、总则 设备点检是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目的是防故障于未然,通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 可查明故障原因, 提出消灭故障的措施, 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 延长设备零部件的使用 寿命,提高设备效率。 点检制度的实质就是全员参与、全员管理、责任到人,以预防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以定 修为目的,并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检修。 生产运行部是公司设备点检管理的职能部门。 二、术语、定义 设备点检制 是对设备运行技术状况的维护管理制度, 是设备工作的一项基本责任制度。 通过点检人员对 设备的管理和点检, 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 实行有效的计划维修, 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 能,预防事故、故障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以降低维修 费,保证正常生产。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 它是利用人的感官或简单的仪表、 工具,按照标准定 点定期
设备点检简介
为了提高、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
·设备有无漏油,温度过高等情况。
·设备上的水管及接头有无漏水现象。
·设备的异常现象,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后(如漏电),应立即停电,并马上上报设备管理部。
·设备不用或下班后,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房间灯开关,气阀门以及水阀门都必须关闭,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态。
生产各车间、设备管理部指定设备操作人员专人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规定专人根据点检要求安排点检。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3.定期:制订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
4.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
5.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说明: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做设备点检时,都是直接由指定点检人员到车间对各个定点按照设备的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再由点检人员输入到设备点检记录表格里,最后再把记录统计表交由设备管理部确认签名留底.这种由手工填报点检结果效率低、容易漏项或出错, 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设备状况,难以制定最佳的保养和维修方案.针对目前这一种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系统来协助我们完成设备点检工作,可以摆脱无人工填写设备点检表的烦琐工作,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PDA手持巡检终端可自动采集检查项目是否合格,还能通过此终端拍照保留证据,点检工作完成后可通过巡检终端的同步功能把检查结果上传至数据库生成各种设备点检记录汇总报表。
优势:
·设备点检规范化:规范点检周期及评分权重;
·设备点检内容标准化: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点检标准,并规范巡检内容;
·点检过程高效化:手持终端集报表,拍照,无线上传一体,实现无纸化巡检,节省50%人力成本;
·异常反馈实时化:将巡检异常点实时通报相关人员;
·异常跟踪系统化:跟踪异常处理过程,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异常状况统计分析:统计各类异常状况次数及时间,并进行归类分析;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什么?
1)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
2)定法--设定检查方法
3)定标--制定检查标准
4)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5)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a)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d)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
e)重点点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a)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检--由专业点检修护人员承担
a)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b) 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改
c)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
1)编制和修订所管设备的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协助进行所管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制定修改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3)检查指导日常点检工作,对需专检的设备专业点检
4)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备件计划、材料计划等各种计划
5)参加设备事故管理
6)负责检修工程的管理
7)填写设备技术档案
8)上报设备管理报表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7) 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8) 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定期点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1)指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
4)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
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试,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最经济的进行维护。
设备点检表是由操作者每班负责对使用的设备进行前期检查,反映具体状态的记录性文件,是指导设备修理的重要前提,是让设备修理从消防队员转换为提前预防的关键步骤。
制作步骤: 1、提出问题(定义);2、初步原因分析;3、过程分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5个Why、Y=fX、矩阵表);4、改进方法;5、实施并总结;6、推广及控制。
设备点检制的特点是:
定人。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员。
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量。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
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又称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定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及倾向记录,都有固定的格式。
定点检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维修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留待计划检查处理。
设备点检表是由操作者每班负责对使用的设备进行前期检查,反映具体状态的记录性文件,是指导设备修理的重要前提,是让设备修理从消防队员转换为提前预防的关键步骤。
制作步骤: 1、提出问题(定义);2、初步原因分析;3、过程分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5个Why、Y=fX、矩阵表);4、改进方法;5、实施并总结;6、推广及控制。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