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操作的“五项纪律”是指:
设备操作的“五项纪律” “five disciplines”of plant operation
(1)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换)油,保证合理润滑;(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4)管好设备附件和工具,不损坏,不丢失;(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2100433B
1、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换)油,保证合理润滑;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4、管好设备附件和工具,不损坏,不丢失;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
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 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
参考一下http://www.gzdalang.com/?bdclkid=8KL_JanPOknvfl73RWaSVNtoxcFK0gs6h0Wkr6ksTLQP
设备机房操作注意事项 设备机房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再设备运行的状态下应有人员 值班,定期巡视,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做好运行记录。 一、造浪机房: (1)值班人员每天保证机房的卫生, 确保机房没有大的尘土。 (2)造浪设备的开启顺序 :打开空压机 ---打开造浪类型(六种 造浪类型只能选其中一类) ---开启造浪风机 ---开启 2台风机。 (3)造浪设备的关闭顺序:关闭风机 ---关闭空压机 ---关闭造浪 类型。 (4)每 3天必须排一次空气过滤器的水。 二、水处理机房 (1)每次开泵之前必须先确认阀门在正常档位 (泵的前后阀门 是否开启;过滤砂缸的阀门组是否在正常档位, 确认后才能开启循环 泵,开启循环泵注意水箱的水位情况) 。 (2)定期清理毛发收集器,关闭循环泵 ---关闭泵出入口阀门 --- 打开毛发收集器的压盖 ---清理毛发收集器里的杂物 ---盖好压盖 ---打
发 放 号: 受控状态: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xx/xx — 2017A/3 重要设备操作及保养规程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7—01— 01发布 2017—01—01实施 xx 有限公司 发布 1 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规程 1、泵类 1.1 单级单吸离心泵—— 1.1.1起动步骤: 1] 检查泵基础的四周有无杂物。 2] 关闭出口阀,打开进口阀。向泵内灌满介质。 3] 接通电源,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再逐渐打开出口阀,并调节到所需的 工况。(注: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1.1.2 停机步骤: 1] 逐渐关闭出口阀,切断电源。 2] 关闭泵的进口阀。 3] 如环境温度低于 0℃,而又要长期停泵的应将泵内水排净。 1.1.3日常维护保养要求 : 1] 在运转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表读数 (电流、出口压力 ),轴承温度、填 料泄漏和发热及泵的振动和杂
纪律是一定社会组织的行为规则。纪律规范,指的是一定社会组织对其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规矩和示范的标准、规则。
纪律规范属于社会行为规范,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有着重大影响和作用。因此,纪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并列,被称为人类社会“三大行为规范”。
对纪律规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在狭义上,纪律规范对一定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具体行为进行规矩,形成不同内容和要求的规则和标准,使之成为构成一定社会组织纪律的一个个单元和“细胞”;在广义上,纪律规范作为一定社会组织行为规则的集成,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纪律单元整合而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行为规则体系,并与道德、法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相区别。在这个意义上,纪律规范也可以称作纪律体系。
认识和把握纪律规范,应当注意三个环节:其一,纪律作为社会组织的行为规则,只存在于一定社会组织之中,不可能归结出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的统一的纪律规范。但是,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决定了纪律在全社会存在的普遍性,因而纪律规范是在全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规范。其二,纪律规范是一定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作出的组织规范。其三,纪律规范是一定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
区分纪律规范的类型。可以从规范的功能、规范的内容、规范的组织等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纪律规范的功能类型。根据纪律规范的功能和效力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倡导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惩处性规范三种类型。
倡导性纪律规范。所谓“倡导”,指的是组织成员应当或者必须怎样做,也可以理解为允许或者准许怎样做。倡导性规范是纪律规范中的“准则”。
倡导性是纪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就一定社会组织的行为规则来说,首先是要明确应当怎样做或者允许怎样做,否则就没有基本遵循。因此,建立组织就要有个章程,开展工作活动就要制定应当怎样做的规章制度,有的还要对组织成员提出义务、权利、道德、作风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涉及的范围和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倡导性规范是一定社会组织行为规则的根本标准,也是确认那些不应当或者不允许怎样做的行为,产生纪律规范禁止功能和惩处功能的基本依据,在整个社会组织纪律规范中处于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在任何社会组织中,倡导性规范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纪律规范。
禁止性纪律规范。这是组织成员不应当或者不允许怎样做的的纪律规范,因而是纪律规范的“禁则”。禁止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相对应,它所规范和确认的是组织成员不能逾越的“红线”,各类社会组织一般都要制定禁止性纪律规范。
惩处性纪律规范。惩处性规范就是组织成员违反纪律应当受到什么处罚和怎样予以处罚的纪律规范,因而被称作纪律规范的“罚则”。惩处性规范的主要功能是对组织成员违反纪律应予惩处的行为以及应给予的处分进行规范,并作为惩处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量纪标准。惩处性规范以倡导性规范为基本依据,与禁止性规范紧密连接,可以说是禁止性规范的延伸和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各类社会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不是所有社会组织的纪律规范都需要具备惩处功能。即使那些具有惩处功能的社会组织,也不是都形成了惩处性纪律规范。因此,惩处性规范也不是具有惩处功能的社会组织都要有的纪律规范。
此外,纪律规范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对组织成员遵守纪律应当怎样奖励作出规范。如《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二章“奖励”,明确规定了奖励的目的、原则、项目、权限,并对个人或单位遵守纪律应给予奖励的情形作了具体规定。这种规范形式,可以称作纪律规范的“奖则”。
纪律规范的内容类型。一定社会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和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工作活动,从而形成不同内容的纪律规范。按照内容不同划分的纪律规范只有与特定社会组织联系在一起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同类内容的纪律规范只是所规范的活动或行为相同,它在不同社会组织中有着各不相同的实际内容和具体要求,纪律规范内容的同类并不表明在不同社会组织中其内容和要求的同一。按照内容不同划分的纪律规范,常见的有政治纪律规范、组织纪律规范、群众纪律规范经济纪律规范、保密纪律规范、工作纪律规范、社会生活纪律规范等。
纪律规范的组织类型。根据纪律规范的组织进行分类,就是区别不同目标和任务的社会组织,按照社会组织的性质划分纪律规范的不同类型。常见的有政党纪律规范、公务员(国家工作人员)纪律规范、军队纪律规范、警察纪律规范、学校纪律规范、企业纪律规范等类型。
纪律规范对调整和约束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有着四方面作用。一是对一定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矩,起着规矩作用;二是对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提出标准,起着示范作用;三是将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纪律整合为一个整体,起着集成作用;四是作为区别于道德、法律等其他行为规范的标志,起着标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