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三菱集团 | 外文名 | Mitsubishi Group |
---|---|---|---|
成立时间 | 1870年 | 经营范围 | 钢铁、电气、汽车等 |
公司性质 | 合资企业 | 创始人 | 岩崎弥太郎 |
三菱集团的总经理会议(即星期五会议)的成员目前有29家公司,是三菱集团的直系企业。其中包括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麒麟麦酒股份有限公司,新日本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尼康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邮船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化工机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瓦斯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地所股份有限公司,三菱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商事股份有限公司,三菱伸铜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制钢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制纸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综合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东京UFJ银行有限公司, 三菱扶桑卡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三菱UFJ信托银行有限公司, 三菱人造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此外,三菱集团也包括三菱广告委员会这个组织。但是它的成员是星期五会议成员以外的十七家公司,即三菱醋酸纤维、三菱液化瓦斯、大日本涂料、三菱原子燃料、三菱马洛里冶金工业、大日日本电线、三菱垫肩、东洋制作所、三菱原子工业、三菱履带、三菱精工、三菱事务机械、三菱汽车销售、三菱钻石信用、三菱宇宙软件、三菱矿石送输、三菱综合研究所,这些公司也都是三菱集团的成员,此外也存着许多三菱系统或者被看作是准三菱系统的公司。
三菱的标志是岩崎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内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柏菱”的结合,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三菱标志,于明治43年(1910年)以现在的形式用于三菱合资公司的英文版营业指南书上。 三菱(MITSUBISHI)的三个菱形标志原为九十九商会的船旗志,这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家轮船公司,许多三菱公司都是以该公司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个标志是三菱组织中各公司全体职工自豪的象征。并且、对世界各地的顾客来说,这个标志是产品维修保养、质量和服务的保证。
战争奠定家业
要追溯三菱集团的历史,不妨从众所周知的三菱标志开始。
三菱的标志源于两个部分:“mits”表示“三”,“bishi”表示“菱角”,是当时岩崎家族的族徽“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内家族的族徽“三柏菱”的结合。
与其他家族企业不同,曾经发展为日本“第一财阀”的三菱集团并不是岩崎家族白手起家打造的,而是岩崎弥太郎从政府手里接管过来的。
故事要从岩崎弥太郎的经历说起。1834年,弥太郎出生在一个“地下浪人”家庭。这样社会下层的身份,刺激了弥太郎为改善社会地位而不断奋发图强。
日本地少人多,拥有可耕作的良田是各级政府梦寐以求的事情。或许,商人的才能是天生的。一日与弟弟垂钓,面对着宽广河面的弥太郎突发灵感:如果能在河岸筑堤,拦河造田,一方面能够抵御洪水,一方面还能增加良田。有了这个想法,岩崎兄弟俩立即将申请方案向本藩郡公报批,并很快获得批准。1864年,拦河造田大功告成,当年即获粮、棉丰收。自此,河边几百公亩的田产给弥太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甚至为他捞到了“政治资本”:因造田有功,弥太郎被任命为高知城奉行所的下级官员。明治维新后,又被从长崎调至土佐藩的开成馆商会,任命为开成馆代理干事。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推崇商业。新政府认为,藩营事业会挤压民间企业的生存空间,决定废止藩营事业。在这样的历史契机下,1871年,弥太郎完全接管了政府经营的“大贩商会”,以“九十九商会”作为自己的商号,将商会里的船买下,开始经营大阪-东京、神户-高知的海上运输业。这些船上的标志,就是今天的三菱标志。1873年,弥太郎将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自此,他彻底脱下官服,本着“以在野之心”的诚信精神,专心从事海运事业。
成立之初的三菱商会规模不大,不及三井商会,但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弥太郎给自己的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873年,庇护三井商会的政治势力失势,三菱商会等到了翻盘的机会。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岛,弥太郎借机向内阁大臣请示承揽一切军需输送工作。为保障运输,日本政府用771万日元买下13艘汽船借给三菱商会,同时,将其竞争对手的18艘商船也无条件的借给三菱商会。此外,每年还给予三菱25万元的补助金。
1877年日本国内西南战争爆发,国务卿大久保利通决定,以15年分期贷款偿还的方式,借给弥太郎345万日元资金,购买10艘船,让三菱商社全面协助军事运输。战争结束后,这些船被政府悉数送给了三菱公司。在西南战争的8个月时间里,日本政府用在船运上的费用高达1300万日元,相当于战争总费用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被三菱公司收入囊中。当时,三菱拥有的汽船达到61艘,吨位高达35464吨,占日本全国汽船总吨数的73%,三菱公司一跃成为海上霸王。
不过,为了遏制三菱集团的过分膨胀,明治政府严禁三菱发展海运以外的事业。但这不妨碍弥太郎的野心扩张,他以汽船为中心,将事业范围扩大到汇兑业、海上保险业、仓储业等。在三菱公司进行押汇的货物都由三菱的船只来运送,由三菱负责保险,收在三菱仓库之中,借此,三菱的汇兑、保险、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利润成倍增长。
家族地位之战
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政局动荡不已,这直接波及了三菱集团的命运。1881年,三菱集团的支持者,也是当权者大隈重信被反对派排挤,被迫下台,另一位弥太郎的支持者大久保利通也被杀。这意味着,明治政府内部已经无人能关照弥太郎的三菱。
于是,三菱集团的形势急转直下,名誉扫地,在野的朝臣斥三菱集团是一夜暴富的国贼。同时,与三井集团息息相关的井上、同县、伊藤等政治人物开始掌权。对弥太郎而言,捍卫家族地位的战争开始了。
为了遏制三菱集团联合下台的官员纠集起来颠覆政权,1882年,明治当局计划成立一家击垮三菱公司的大海运公司。于是,由井上家族赞助,政府官员负责出面组织,一家规模空前的大公司——共同运输公司就此诞生。在陆续吞并了几家规模不大的帆船会社之后,共同运输公司向英国订购了最新式的船只,所开设的航线与三菱公司完全一致。彼时的《东京日报》对此有这样一段描述:“两家公司一起由神户出航之后,为了抢先到达目的地,船员与船长都绑上头巾,不计成本,拼命将煤炭铲入火炉中,双方都不肯认输,在海上进行马拉松赛跑。到达纪州藩时,火炉内的火力强到烟囱烧得赤红,船员却不因烟囱可取代火炉的暖气而高兴,因为,当时船内已达灼热难耐之温,由陆地遥遥望去,好像看到两只火龙在竞速一般,情况十分可怕。”
为了客源,竞争可谓惨烈异常,两家公司都不惜把船费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弥太郎将公司重组,裁撤冗员,削减开支以应对危机。这招着实有效。1884年,三菱公司每吨汽船的平均收入为100日元,而共同公司只有50元。虽说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但竞争让三菱集团元气大伤,不仅停运了香港至琉球的航线,所有的三菱兑换所也被迫停业。好在,共同公司也是损兵折将,其股票在1884年陷入毫无红利的境地,持股人竞相抛售。弥太郎抓住机会,秘密收购了这些股票,不久便控制了其过半的股权。当时的日本经济十分颓废,因此,为了提振经济,由政府出面斡旋,1885年2月5日,两家公司在运费、出发时刻、承包人、船员雇用等方面达成了临时协定。
但是,因为饮酒过量,积劳成疾,岩崎弥太郎在签订协定的两天后撒手人寰。他的弟弟岩崎弥之助登上了三菱集团的权力顶峰。
弥之助曾在美国留学,善于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公司的前途与未来。首先,凭借三菱集团在共同公司所占的股份,他大胆的将三菱商会的主体船运公司与共同公司合并,成立日本游船公司,并巧妙地使这个新公司的控制权转到三菱人手里。
船运公司剥离出去之后,弥之助开始大胆向其他领域扩张。他在多地买矿,同时致力于金属矿业的经营,为了运营矿产,他还大量铺设坑道和铁轨,大胆运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煤和铜矿业成为了弥之助时代三菱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
押宝矿产成功后,弥之助出人意料地将矿业收入反哺到造船业上,将长崎造船厂打造成为了“东方最大的造船厂”。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放松了对三菱的限制,允许它往银行业发展。弥之助抓住机会,很快在金融业站稳了脚跟。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矿业、造船业以及银行业成为振兴三菱的三大支柱。弥之助以此为基础,带领三菱不断向房地产、综合商社、铁路、电机、重工业、制纸等多个方面进军。
有评论称,弥之助是明治中期经济界人士中最现代化的经营者,他脱离了弥太郎时期的“官商”身份,舍弃过于专断的做法,以组织人身份重新建设三菱,使原为“海上王国”的三菱转为“陆上王国”,使新三菱成为庞大的企业联盟。
家族制度终结
1893年12月,弥之助辞去三菱社长职务,将公司交给弥太郎的儿子岩崎久弥,令其担任社长。同时,遵照弥太郎遗愿,弥之助“清算”家产,不仅将岩崎家在三菱中所拥有的权益,全部划归久弥,还让弥太郎一支成为家族的本家,自己一支仅为家族分支——分支所分得的公共财产只有本家的四分之一以下。
当时的全球商业世界是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资本家辈出的时代。顺应趋势,1893年,日本商法(旧商法)开始施行,三菱改组为合资公司。年仅28岁的家族第三代领导人岩崎久弥就任公司总裁。在其担任三菱总裁的20多年,恰逢日本近代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时期。
岩崎久弥实现了公司各事业多元化发展。他更积极地收购各地矿山,于1905年在神户新办了造船厂。通过参与商业区建设,久弥进一步进军房地产业,涉足焦炭生产业务,并在朝鲜半岛北部从事炼钢业务。
1908年,为控制成本,岩崎久弥采取各项措施进行权限转让,其中包括授予各部门一定程度的可自由利用资本的权力。这种制度的推行最终导致三菱合资公司被划分为银行部、造船部、总务部、矿山部、营业部、煤矿部等8个部门,这正是今天所谓业务部制度的前身。这一阶段被誉为岩崎家四代经营中“起、承、转、合”过程中“转”的部分,是三菱走向“组织化”的历史转折点。
1916年,岩崎弥之助的长子——岩崎小弥太从堂兄久弥手中接过了三菱总裁的重担,成为企业的第四代领导人。
小弥太是三菱组织化的真正实现者。他上任伊始,就让三菱的各事业部独立,通过公开募股,吸收岩崎家族以外的资本。为加强对各项事业的控制,1934年,小弥太将原三菱的造船、重机械、飞机等事业部合并,成立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之后,采用现代股份制,先后设立11家独立的公司,每家公司公开出售一部分股票,而通过三菱总公司,小弥太对全盘事业保持了无可争辩的控制权。二战战败后,日本财阀被要求解散,三菱公司被分割成139个公司,且不许用“三菱”标志。但即使这样,岩崎家族仍保有三菱各公司47.8%的股份。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经济管制,财阀集团借势重新崛起。“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也于1954年获得新生。但是,日本的《反垄断法》规定,不允许某一股东持有公司50%以上的控股,家族股份比例不能超过5%,自此,家族控股、家族管理不复存在,三菱集团转变为完全的股份制结构。
但这不妨碍三菱集团业务的飞速发展。重新集合的“三菱”旗帜下的品牌有日本邮船、三菱重工、三菱商事、三菱综合材料、东京三菱银行、三菱地所等28家公司。1969年,三菱旗下10个公司的销售额差不多等于日本国家一年的预算。1970年,三菱集团44个公司的总资产占日本全部企业总资产的1/10。
目前,岩崎家族的后代已经不再担任三菱集团的董事长,这一职位都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担当。而且,岩崎家族坦承,经过研究发现,其家族中接近600个子孙里,没有一个够资格来领导三菱。
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是三菱集团下属的2个子公司。三菱电机业务主要面向电机、电梯、空调等机电项目。三菱重工业务主要面对重型机件、重型卡车、武装战车等。 三菱电机的空调核心部分都是由自己开发、生产。三菱重工...
在空调领域里面,三菱品牌是做得很好的了。而三菱又分电机和重工两种。从价格上来说,后者要优惠,但是从性能上来说,是前者好很多。综合两方面来说,就是三菱电机的性价比要好些。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请...
三菱有二个牌子,一是三菱重工二是三菱电机,从维修角度讲,这二个牌子如果安装好的话都还可以,就这二种而言我个人认为三菱电机好一点,但是三菱电机一旦出现问题配件不太好配,而三菱重工的配件即使配不到也好用其...
三菱集团从相关的产业逐渐入手,实现了连续的发展。从海洋运输业到进行海洋运输业不可缺少的燃料--碳业的发展以及造船业的发展,此后转形为三菱重工业,与此同时也开始着手于重化学工业领域。二战后,由于财伐的瓦解,三菱财伐也遭受重创。在财伐解体命令正式出台之后不久,三菱集团的第四代社长长岩崎小弥太也随之愤恨而终。并且,岩崎家族的所有股份全部移交给整理委员会,三菱集团总公司解散。三菱商社在收到占领军队的指令后也被迫解散,三菱重工、三菱矿业也因为经济力过度集中而被分割。
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动后,三菱又重新作为企业集团出现于世,以1950年朝鲜战争为契机,日本的大企业在战争的破坏与战后的混乱当中重整进行合并。所以原三菱财伐旗下的公司群进行合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结果。
1870年,由土佐省政府建立的一家小型船务和贸易公司“九十九商会”选用了一面有三个菱形的旗帜作为它的船队的标志。三年后,这家公司的名称改为“三菱商会”以符合这个显眼的标记。
1893年,由于《贸易法》的修订,三菱株式会社(“三菱股份有限公司”)于此成立。它着手在广泛的领域内树立信誉,这些领域包括造船、钢铁、银行、采矿、保险和贸易等。1918年,三菱株式会社的贸易部重新改组,成为独立的“三菱商事会社”(三菱贸易公司)。
从1918年到1945年三菱商事会社随着日本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使它的业务多样化。在此期间,这个不断发展的企业变成了“三菱精神”的摇篮,这种精神态度反映在三条原则上:“企业对社会负有责任”、“诚实”和“以贸易促进国际间的沟通”,这个宗旨直到今日还继续是三菱商事制定方针的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三菱商事会社把它的业务分散给100多个独立的企业,后来,经过数次合并终于在1954年,成立了三菱商事——综合商社,也就是今天三菱商事的前身。
三菱商事除了对日本快速的工业经济成长作出贡献以外,还扩大了它的国际业务,积极从事海外投资。1989年,以前只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开始在伦敦和巴黎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菱商事是日本最大的综合贸易公司(亦即“综合商社”),经营从茶叶到电讯器材等种类繁多的货物和服务。除了贸易之外,也筹创、促进、协调各种全球规模的计划及企业机构。三菱商事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把技能集中于销售、信息、金融、投资及组织等方面,以确保其在全世界的伙伴们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三菱信奉:“无论我们如何改变角色或功能,都将致力于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三菱集团内的各公司均为资产独立、经营独立的企业,其大部分都是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公司。每个公司均自主管理,各有其自己的公司策略目标、方针及业务计划。虽然这些公司有共同的名称和渊源,且有时候在某些方面进行合作,但是全球经济急速变化的现象,往往使各公司相互竞争——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其他竞争对手。
岩崎弥太郎(1835~1885)日本“第一财阀”三菱集团创始人,1834年12月11日出生于土佐国(现高知县)安艺郡井口村的一个“地下浪人”的家庭。弥太郎幼时生活在下层社会,1864牟才当上了下级官员,后来经营官方的“土佐商会”,成绩卓著。
1871年弥太郎买下商会,并改名为“三菱商会”,从事船运业。在他的领导下,1877 年三菱拥有61艘汽船,占日本全国汽船总吨位的73%,一跃成为海上霸王,1885年2月7日,岩崎弥太郎因病去世,他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家业。在他的努力下,三菱又由“海上王国”变成了“陆上王国”。经过 百十年来的发展,到1970年时,三菱垄断集团44个公司的总资产已占日本 全部企业总资产的十分之一,被称为日本“最强最大的企业军团”。
弥太郎的母亲美轮是一位乡村医生的女儿。她待人宽厚仁慈,且非常勤劳。她为小弥太郎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先送小弥太郎到自己的娘家,让他跟随姥姥学识字和书法。后来,她又与丈夫商量,让小弥太郎拜本地最有名的私塾先生为师。1848年,小弥太郎被送到他姨夫冈本宁浦家。冈本宁浦在家乡开办私塾,弥太郎也就成为他的门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冈本逐渐了解到弥太郎虽调皮却是很有前途的孩子,他求知欲旺盛,在诗文方面十分有天赋。因此,冈本一度曾想收弥太郎做养子,可弥太郎的父母没有答应。那时候,冈本宁浦以前的学生奥宫造斋也做了弥太郎的老师。
1854年,冈本因病去世了。奥宫觉得在闭塞的家乡难以有所发展,准备 到江户去寻找新的生活。听到奥宫老师去江户的消息,弥太郎激动不已。对于一直在井口村长大的弥太郎来说,江户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遥不可及,但是,弥太郎的心中却涌上无法抑制的渴望。他三番五次到三里远的布师田村去拜访奥宫老师,央求他带自己到江户求学。奥宫老师拗不过他,又念他是先师冈本宁浦所器重的学生,就答应了弥太郎的恳求。弥太郎跟随老师到江户后,拜江户“昌平堂”的名师艮斋为师,才学大有长进。
1855年10月2日,江户发生大地震。“昌平堂”的学生部争先恐后避难去了,只有弥太郎不顾危险,坚持在学堂附近照顾艮斋老师一位生病的亲 戚。艮斋老师因此非常感激他,认为他是个很重情义的年轻人。也就在这个时候,弥太郎得到父亲弥次郎遭人陷害的消息。他救父亲不成,自己也身陷囹圄,结果在牢狱中呆了近一年,1857年正月才获得自由。 弥太郎出狱后,他的姓(当时只有士族才有姓)与刀都被剥夺,同时还受到 活动范围受限制的处分。弥太郎被迫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时,他深切体会 到了社会的不公道,改变黑暗现实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他静下心来读了好些书,见识大长,精神境界也提高了一层。
1864年,拦河造田大功告成。当年,他的粮、棉都获得了丰收。从此,河边几百公亩的田产给弥太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甚至给他带来仕途好运:弥太郎因造田有功,被任命为高知城奉行所的下级官员。后来,因政局变动,后藤象二郎控制了高知政权。
1866年,后藤创立”开成馆”作为藩的直营商馆,弥太郎被任命为开成馆货殖局的下级官员。开成馆的业务就是将藩内的产物(纸、樟脑、砂糖、茶、柴鱼等)贩卖到别藩。所得款项作为藩的资金,其目的在于购买武器。然而,开成馆并没有得到好评,有人戏称它是“愚人馆”,做的是“傀儡生意”。的确,官办的机构总是作风拖沓,效率很低,开销又大,弥太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气氛,在 1866 年3月就辞职了。
1865年,弥太郎的长子岩崎久弥出生。家中增添人口,全家人都很高兴。弥太郎辞职不久,“开成馆”分馆“土佐商会”与外国商会产生纠纷。 后藤处理不当,背了一屁股债。这样下去,不仅“开成馆”会倒闭,连土佐 藩的财政也岌岌可危。后藤开始找寻能够替他收拾善后的人。大家一致认为 除岩崎弥太郎外,无他人可胜任。从此,弥太郎重新受到后藤的器重。不久,后藤任命弥太郎为长崎“土佐商会”的负责人。
1867年底,岩崎弥太郎因为工作成绩显著,被提升为新留守居组。第二年,日本国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主张改革的大久保利通等领导了倒幕运动。在伏见鸟羽之战中,德川方面完全崩溃。在战乱中,长崎发生大火,长崎士佐商会被烧毁。1868 年9 月8 日,新政府改年号为明治,史称明治维新政府。这时后藤已升任为新政府的参议。1869年1月,因长崎土佐商会已被封闭,弥太郎由长崎调至土佐藩开成馆大阪商会,7月被任命为开成馆代理干事。
1870年,土佐藩基于财务困难,决定缩小“大贩商会”。也正是这一年, 明治维新政府认为藩营事业会压迫民间企业,决定大举废止藩营事业。弥太郎在这一年9月来到东京,与后藤等商谈,决定 9月底“大贩商会”脱藩自立,以“土佐开成商社”民间商社的名义继续营运。但是新商会在正式开张 时,商号却不叫“土佐开成商社”,而称“九十九商会”,这个商号取名于土佐九十九湾。弥太郎虽然表面上没有参与九十九商会,可却是实际上的负责人。他获得了商会里的红叶、夕颜、鹤等三艘藩船的使用权,开始经营大阪——东京、 神户——高知的海上运输业。
1871年7月,明治政府决定废藩置县,土佐藩变成高知县。县当局劝弥太郎将“九十九商会”转变为个人的事业,弥太郎同意了。他以4万两银子将夕颜、鹤两艘船买下,船上的标志与今天的三菱标志一样,是由三柏叶的标志与岩崎家的三阶菱组合形成的。
1872年1月,“九十九商会”改为“三川商会”;1873年3月,弥太郎又将“三川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正式向各界表明,三菱商会是他个人的企业。三菱商会拥有原来隶属于藩的商会财产以及汽船6艘。拖船2艘,库船、帆船、脚船各1艘。弥太郎长久以来在官场服务,虽无大过,但也无所建树。 回想过去,弥太郎感慨万千,他决心脱下官服,专心从事海运事业,有一番大的作为。 2100433B
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对比分解
三菱电梯 NEXWAY--S 学习;慢速 1﹑ 手动运行轿厢至底层区,设定P1板上的旋转开关SET1=0,SET0=7,按下SW1 至少0。25秒放开,轿厢内显示器重复显示 、--A--7。 2﹑从底层开始慢速连续向上运行轿厢,直到UL动作,电梯停止,在电梯停止在 顶层后, 由重复显示 、--A –7转到显示楼层。 如果电梯运行顶层之前停止,重复步骤1,2。 学习;运行进行磁极学 习 NLU。 1﹑使电梯空载NL,并停在低层,将自动 /手动设到‘自动’位置。 2﹑设置控制拒内的 P1板上的旋转开关SET1=0,SETO=7,按下SW1-- 、--A — D在轿厢和层站显示器上重复 显示。 3﹑高速运行轿厢至顶层,可以进行磁力学习,当显示楼层时学习结素。 故障壮态确认 把MON0开关设置0位置,显示故障。 0,无故障 没有下述代 码1—F的相关错误。 1﹑异常低速检测。 2﹑超高速检测。
三菱
目前国内市场能做三菱电梯智能控制的厂商不多,因为国内绝大多数电梯智能IC控制的厂商都是采用继电器原理,通过通断技术实现对电梯的控制,该技术通用性强,可控制国内市场90%以上的电梯,但无法实现控制所有型号的三菱电梯。国为三菱电梯的按键控制采用行、列矩阵扫描技术,并且有50%以上的三菱电梯采用总线制控制,无法单一区分按键线,所以继电器只能实现少部份三菱电梯,且安装相当麻烦,开发工程师必须到现场指导。目前国内只有一恒电梯智能等少数厂家采用总线协议型电梯智能IC控制器,通过CPU调度,和三菱电梯进行会话,从而完美控制所有型号的三菱电梯,并能在此基础上开发所有智能应用,对电梯零损坏。2100433B
1978年
为宝山制铁制造发电设备(与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一起)
1979年
空调机首次接收订单·通用电动机的技术合作(北京)
1980年
电梯首次接收订单
1981年
开设「驻北京事务所」
1985年
GIS/GCB 合作开始(西安)·开设「驻上海事务所」
1986年
设立「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1994年
设立「三菱电机大连机器有限公司」,「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1995年
设立「西菱输变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
1996年
派遣中国总代表
1997年
设立「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2001年
设立「保定多田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2002年
设立「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常州三菱电机士林电装品有限公司」
2004年
「菱电(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三菱电机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
设立「株州时菱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电梯订单
2006年
设立「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三菱电机天威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2007年
「科菱机电(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2008年
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展出了各种节能及水处理领域的相关技术与产品
2009年
与第一财经日报和同济大学共同举办了“2009 年三菱电机节能环保高峰论坛”
2010年
「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2011年
设立「上海电气菱电节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三菱电机自动化机器制造(常熟)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捷敏功率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长春启明菱电车载电子有限公司」
2012年
设立「三菱电机低压电器制造(厦门)有限公司」「菱电工机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2013年
设立「三菱电机高压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合肥晶弘三菱电机家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