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花木,乔木或小乔木,高6-20米。叶对生,偶数羽状复叶。雌雄异株,仅一种,特产中国,花木为第三纪残遗于中国的特有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无患子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分布于中亚热带南部或中部及南亚热带。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中文学名 | 伞花木 | 拉丁学名 |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Levl.) Rehd. et Hand.-Mazz. |
---|---|---|---|
别称 | 白苦楝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目 | 伞形目(Umbelliflorae) | 科 |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
属 | 伞花木属(Eurycorymbus) | 种 | 伞花木种 |
分布区域 | 台湾、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 | 保护级别 | 2级 |
海拨下上限 | 250—1700(米) |
伞花木幼苗出土方式为子叶顶壳出土,子叶2枚,肉质肥厚,长披针形,长3~5cm,宽0.5~1cm,全缘,基部渐窄近无柄,两子叶基抱茎,近对称,黄绿色。由于伞花木种子内子叶卷曲,出土较困难,有不少幼苗在出土过程中沿子叶与上胚轴接合处折断。幼苗出土后15d左右出现初生叶,初生叶淡黄色,完全展开后变成淡绿色,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4对,叶缘有锯齿;小叶长0.5~1.5cm,宽0.6~1.2cm,小叶叶柄极短,不超过1mm,根为主根性。
伞花木基本信息
拉丁名:Eurycorymbuscavaleriei(Levl.)Rehd.etHand.
中文名:伞花木
拉丁科名:Sapindaceae
保护级别:2
稀有种。伞花木星散分布于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仅见于低山沟谷和溪谷林中,易遭砍伐,资源日见稀少,现存植株多为砍伐后的萌蘖株,且常见病腐。
150
800,最高1600
伞花木形态特征
乔木或小乔木,高6-20米。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15-45厘米,叶柄和叶轴被柔毛;小叶4一10对,近对生,长圆状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一11厘米,宽2.4一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齿,通常仅下面中脉上疏被柔毛;小叶柄短。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长15一18厘米;花小,单性异株;雄花梗较雌花梗纤细,长约2毫米,被微柔毛;花萼5深裂,被毛,花瓣5,长圆状匙形,基部无鳞片,外面被微柔毛;花盘环状,无毛;雄蕊8。蒴果球形,长7-9毫米,直径7一8毫米,3深裂,果皮革质,通常仅1个分果瓣发育,密被伞花木种子褐灰色短绒毛;种子球形,黑色,有光泽,种脐小。
广州岭南花卉市场 是广东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
日前,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曾毅院士对植物所含物质的促癌作用进行了研究,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中共检出18个科中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多属大戟科和瑞香科,其中铁海棠(俗称刺儿梅)、变叶木、...
常青藤能吃苯、吊兰能吸收室内及甲醛、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苯及三氯乙烯、芦荟虎尾兰龟背竹可清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桔、石榴、月季花、半枝莲、山茶、米兰花、雏菊、腊梅...
伞花木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造林地以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低山较好。育苗法与一般常绿阔叶树相同,用1年生苗造林。直播也可以成功。
育苗中应针对伞花木各时期的生长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①出苗期要设法提高伞花木的场圃发芽率,其具体措施除细致整地、覆盖材料、厚度适宜外,可采用地膜覆盖,既保温保湿,又可避免浇水引起的床面板结。开始出苗后及时揭开覆盖。
②幼苗期苗木幼嫩,宜适当遮荫30d左右;幼苗期伞花木有猝倒病发生,每周喷1次波尔多液防治效果较好;伞花木长到3~4片复叶时(5月中旬~5月底)进行间苗,因伞花木主根发达,移苗、补苗时可进行截根,促侧须根发生。
③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快的时期,适时适量追肥可充分发挥苗木的生产潜力。追肥从6月中旬开始,每15d追1次,追肥的N:P:K比例为3:2:1,生长后期停止追N肥,主要追P、K肥,P、K肥配比为2:1,可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抗性。
④伞花木苗期不耐低温,冬季有冻梢现象,在霜降前应做好防范工作,以便苗木安全越冬。
伞花木植物保护
保护价值
花木为第三纪残遗于中国的特有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无患子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建议在分布区内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应将伞花木列入保护对象,严禁砍伐破坏,并促进天然更新,加强抚育管理。湖南南岳树木园已引种栽培。
伞花木分布状况
伞花木主分布在沟谷溪旁的常绿阔叶林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6--21℃,1月平均温5--12℃,个别地区达0℃以上,极端最低温可达-17℃,7月最高温5--30℃,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个别可达2700毫米。土壤主要为红壤或黄壤。为偏阳性树种,萌蘖力强。花期4--10月,果期7--10月。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遗传学博士高浦新先生等到九连山保护区开展伞花木资源调查及遗传学分析时,在保护区核心区新开迳的沟谷中发现了成片分布的伞花木群落。该沟谷呈东南走向,海拔自517—641米,群落面积103.1公顷,分布有伞花木约230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伞花木群落。
伞花木植物用途
伞花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伞花木木材密度中等、变形小,其气干密度为0.597g/立方厘米,基本密度为0.496g/立方厘米,体积干缩系数为0.305,顺纹抗压强度为51.58MPa,抗弯强度为118.84MPa,综合强度为170.42MPa,属于中等.
木材干缩影响木材的加工利用,伞花木木材各向干缩系数和体积干缩系数均小于无患子,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变形小,其体积干缩系数为0.305,属小(<0.45),综合木材密度和干缩性可知,伞花木木材具有轻质、易加工、变形小等优点。
木材密度是木材单一性质中最重要者,一般认为,木材作为承重结构材料,它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密度,它是判定木材各项力学强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木材密度对掌握木材的材性及合理利用意义重大,伞花木木材气干密度0.597g/立方厘米,属中等(0.56~0.75g/立方厘米),较同科树种无患子小,说明伞花木木材组织结构较无患子疏松。
木材的力学性质是木材合理利用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伞花木与无患子木材力学性质的比较可以看出:伞花木木材除顺纹抗剪强度和抗劈力外其它力学强度指标均低于无患子木材,据《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分级表》可知,伞花木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为中等,冲击韧性中等,端面硬度为中等。
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因为测定简单、准确,又与其它力学强度指标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它是最重要的强度指标,木材作为承重构件必须考虑它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所以通常用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之和来表示木材的综合强度,伞花木和同科树种无患子木材的综合强度分别为170.42MPa和189.83MPa。根据<木材材性分级规定>知:伞花木和同科树种无患子木材的综合强度均为中等,但它们的材性存在差别,在利用时要根据用途区别对待。
木姜子喜湿润气候。喜光,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适生于上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黄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洼积水处则不宜栽种。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9米.胸径达20厘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被锈色绒毛;顶芽卵圆形,鳞片外面被锈色绒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3-4.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突尖或钝,薄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被锈色绒毛,羽状脉,侧脉每边8-15条,直展,呈羽毛状排列,中脉、侧脉在叶上面微陷或侧脉微突,在下面突起;叶柄长6-8毫米,被锈色绒毛。伞形花序腋生,总梗粗短,长2-3毫米,有锈色绒毛;常3-6个花序簇生,花序梗长2-3毫米,被锈色绒毛;苞片外面被锈色绒毛;每一雄花序有花4朵;花梗长1-1.5毫米,有锈色长柔毛;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卵形,细小,长1.5毫米,宽0.5-0.8毫米,大小不等,外面被锈色长柔毛;能育雄蕊9,长1.8毫米,花丝有长毛,腺体肾形,无柄;无退化雌蕊。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6毫米,先端具小尖;果托浅碟状,边缘常宿存有花被裂片;果梗长3毫米,先端增粗,被锈色绒毛。花期4-5月,果期8-9月。
产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生于山谷、丘陵的灌从或疏林中,海拔300-1000米。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