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开发及超快冷工艺的初步探索是一篇由彭宁琦著,刘正东,唐广波指导的论文。
副题名
外文题名
Development o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roperty prediction model for hot rolled strip an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ultra fast cooling process
论文作者
彭宁琦著
导师
刘正东,唐广波指导
学科专业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钢铁研究总院
学位授予时间
2012
关键词
带钢 热轧 组织性能(材料) 冷却工艺
馆藏号
TG335.5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6371010
馆藏目录
2013\TG335.5\1
厚度(mm) 宽度(mm) 长度(mm) 卷内径(mm) 1.5~4.0 800~1600 2000~2500(或C) Φ580
热连轧按其材质、性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合金钢。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冷成型用钢、结构钢、汽车结构钢、耐腐蚀结构用钢、机械结构用钢、焊接气瓶及压力容器用钢、管线用钢等。编辑本段热轧...
规格:热轧普碳带钢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作材质,经热轧制成厚度2.00-6.00mm,宽度50-300mm的带钢。 带钢厚度2.0-6.0mm,钢板厚度7.0、8.0mm。 带钢(板)宽度:沸腾钢≤130...
从带钢头尾宽度的工艺原理出发,从工艺、现场、设备特点及控制原理等方面对短行程控制(SSC)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产品的实际特点,研究出不同种类的控制曲线,取得了明显效果。
轧钢模型是热轧带钢过程控制过程系统的控制核心,其参数设定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对主要轧制模型的控制特点及在实际生产中对参数的确定与优化方法进行了阐述,解决了一系列与模型相关的问题。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涉及中厚板轧后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采用超快冷和层流冷却装置优化组合布置方式,达到较高的冷却速率,实现钢板的均匀冷却。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在轧线上沿钢板轧制运行方向依次排列不同结构冷却集管的冷却装置,上、下分流集管直接与主供水管相接,每根分流集水管控制1组喷嘴;其特征在于采用轧后先布置超快冷装置,其次再布置层流冷却装置的组合方式,超快冷装置的超快冷却区中,喷嘴形式为倾斜喷射式缝隙喷嘴与高密管式喷嘴混合排列,上喷嘴与移动梁一起上下运动,来满足不同钢板的板型;层流冷却区每组上喷嘴由2组单边U型管组成,每组为3排单边U型管,每组上喷嘴与2组下喷嘴对应;本系统前、后均布置有吹扫装置,并且辊道两侧还设置侧吹装置,及时去除钢板表面的残留水。
1.《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通过采用超快冷和层流冷却装置优化组合布置方式,是将斜喷缝隙式喷嘴 高密管式喷嘴的混合布置,极其均匀地将板面残存水与钢板之间形成的气膜清除,从而达到钢板和冷却水之间的完全接触,实现钢板和冷却水均匀接触的全面的核沸腾。这不仅提高了钢板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达到较高的冷却速率,而且可以实现钢板的均匀冷却,大大抑制了钢板由于冷却不均引起的翘曲。
2.通过超快冷装置具有良好的冷却能力,即其冷却速度可以达到水冷的极限速度;使钢板面内温度分布均匀,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对温度的控制比较精确。
3.根据钢板板形实际状况,超快冷上喷嘴距离钢板约300~400毫米位置处,由超快速冷却设备将钢板冷却至600~750℃左右,再由常规层流冷却系统开启适当的集管组数冷却至终冷温度,如仅实用层流冷却装置,超快冷上集管通过移动梁提升至最高位置,使钢板通过超快速冷却设备区,由常规层流冷却系统开启适当的集管组数冷却至终冷温度。
5.冷却装置工作过程,通过前气吹装置、侧喷水装置、后气吹装置,可沿钢板宽向扫除钢板表面的滞留的残水,从而提高钢板表面冷却效率,减少因滞留水在钢板表面的沸腾过程产生的冷却不均。前气吹装置、侧喷水装置、后气吹装置扫除钢板表面残水还有利于冷却装置前、后或冷却装置内安装的检测仪表对钢板表面进行的参数测量。
图1为《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沿轧制生产线运行方向设置超快冷却和层流冷却区域示意图;
图2为该系统中的超快速冷却区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3为该系统中的层流冷却装置示意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