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轧钢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钢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钢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
5)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
直角度
直角度是指钢板四个角的实际角度偏离直角的程度。测定方法为:从 钢板一个角的端点向对侧长边(或长边延长线)作垂线,所得垂足到这边上角端点的最短距 离 与钢板宽度的比即为直角度,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不超过10%。
平面度
平面度即钢板表面的 不平坦程度。一般以两个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为波长,以两个波峰连线与波谷距离为波高,其 波高与波长之比为不平坦度。具体规定须参见有关产品标准。
镰刀弯
镰刀弯是指钢板边缘离直线的最大偏差,一般用一直尺在凹侧边进行测量。我国标准GB/709-88规定,每米不得大 于3mm。美国标准ASTMA568M-97规定随长度的增加镰刀弯允许值也增加。日本标准JISG3193-90不仅规定长度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宽度条件。
热轧薄板是一种冶金的专业术语。热轧薄板是一种冶炼材料,属于板材的一种,其厚度范围一般规定为1.2~6mm。
属于冶炼行业。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 该类热轧薄板用途很广,大量应用于不需要深冲加工的各种薄板冲压件及金属制品如:机器外罩、开关箱、文件柜等,也常用作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和冷弯型钢的坯料。 2、优质...
热轧板,分成很多种类,其中有按碳含量来进行分类的,就包括热轧普碳板、热轧低碳板。
冷轧、热轧的区别从加工工艺上来说:热轧是热加工,冷轧是冷加工。热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冷轧为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轧制。冷轧的用途用于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以及产业设备、各种建筑材料。热轧的用途...
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
该类热轧薄板用途很广,大量应用于不需要深冲加工的各种薄板冲压件及金属制品如:机器外罩、开关箱、文件柜等,也常用作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和冷弯型钢的坯料。
2、优质碳素结构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交通、航空工业的结构件用一般冲压的金属制品。
3、合金结构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的结构件和零部件。
4、弹簧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机械、车辆的板簧、碟形弹簧及其它构件。
5、碳素工具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低、形状简单、精度要求较低的刃具、量具、模具等工具。
6、不锈钢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该类热轧薄板广泛应用于航空、石油、化工、纺织、食品、医疗器械等要求耐腐蚀性能的构件、容器、机械零件等。
热轧薄板是一种冶炼材料,属于板材的一种。它主要是由连续式热轧机组轧制的,经连续式轧机最后轧制的热轧薄板还可再经过酸洗、退火,随后卷成卷状,称卷状的热轧薄板为热轧薄卷板。
热轧薄板通过连续式轧机将板坯热轧到所要求厚度的薄板,其厚度范围一般规定为1.2~6mm。热轧薄板是钢铁行业内冶金的专业术语。
薄钢板通常以卷板和剪切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单张板投放市场。卷板开卷后,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剪切,即得到热轧薄板。
热轧薄板通过连续式轧机将板坯热轧到所要求厚度的薄板,其厚度范围一般规定为1.2~6mm。热轧薄板是钢铁行业内冶金的专业术语。
薄钢板通常以卷板和剪切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单张板投放市场。卷板开卷后,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剪切,即得到热轧薄板。
a.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GB912-89)
该类热轧薄板用途很广,大量应用于不需要深冲加工的各种薄板冲压件及金属制品如:机器外罩、开关箱、文件柜等,也常用作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和冷弯型钢的坯料。
b.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GB710-91)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交通、航空工业的结构件用一般冲压的金属制品。
c.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GB/T5132-93)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的结构件和零部件。
d.弹簧钢热轧薄钢板(GB/T3279-89)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机械、车辆的板簧、碟形弹簧及其它构件。
e.碳素工具钢热轧薄钢板(GB/T3278-82)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低、形状简单、精度要求较低的刃具、量具、模具等工具。
f.不锈钢热轧薄钢板(GB/T4237-92)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该类热轧薄板广泛应用于航空、石油、化工、纺织、食品、医疗器械等要求耐腐蚀性能的构件、容器、机械零件等。
1)冷轧薄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轧薄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薄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热轧薄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
5)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
1该标准规定了无涂层热轧薄钢板的尺寸、重量、外形偏差,诸如直接使用的带材,宽度10~2000mm,厚度在0.8~20mm;用于冷轧的带材,宽度在10~200mm,厚度在0.8~8mm。从带材上切下的条钢(定尺),宽度小于600mm,厚度0.8~15mm和由带材切成的薄板,宽度600~2000mm且厚度在0.8~3mm以下。按标准中第5条的规定生产出的钢材。
2通过与用户特别的协定,该标准将仅应用于经纵切后的热轧带材。
3该标准不适用于厚度为3~150mm的热轧钢板;热轧装饰钢板;热轧装饰宽钢带。
标准及牌号国家标准相当国外标准作用与用途
材料类别执行标准牌号标准号牌号适应于制造冷成型加工的零件
低碳钢卷板Q/BQB302SPHCJISG3131SPHC
SPHDSPHD
SPHESPHE
SAE1006/SAE1008SAE1006/SAE1008
XG180IF/200IFXG180IF/200IF
一般结构用钢GB/T912-1989Q195JISG3101SS330用于建筑、桥梁、船舶、车辆等一般构建
Q235BSS400
SS400SS490
ASTMA36SS540
厚度(mm)宽度(mm)长度(mm)卷内径(mm)
1.5~4.0800~16002000~2500(或C)Φ580
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公称厚度(mm)厚度公差(mm)切片后宽度方向
厚度偏差(mm)切片后轧制方向
厚度偏差(mm)
>1.5-2.6±0.10≤0.05≤0.05
>2.6-3.0±0.12≤0.05≤0.05
>3.0-4.0-0.17~ 0.12≤0.05≤0.05
1.3钢板的不平度不得大于12mm。不平度测量单位长度为1000mm.
1.4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每2米不得大于4mm。
1.5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公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宽度允许偏差(mm)
厚度范围(mm)>2.0-2.8>2.8-3.5
切边0~ 30~ 5
不切边 20(目标值 10)
1.6钢卷头尾溢出边应不大于40mm,中部溢出边、塔形高度应不大于30mm.
1.7每卷钢卷重量应为5-25吨。
公称厚度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伸长率A50mm0度弯曲试验
>1.5-2.5≤290≥310≥38D=0a
>2.5-3.0≤290≥300≥38D=0a
>3.0-4.0≤290≥300≥40D=1/2a
说明:1、表中所列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适用于纵向试样
2、拉伸试验采用L0=50mm,b=25mm试样
3、弯曲试验取样方案应该按照JISZ2204的3号试样进行,试验方法应该按照JISZ2248进行
4、硬度试验按照JISZ2245的规定执行
5、硬度HRB目标值为60±8。质保书中提供实际值,但不作为验收要求。
3.3.1钢板或钢带表面不允许有夹杂、裂纹、锈蚀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不允许有停车斑。允许有不影响成型性能的缺陷,如轻微无手感的擦伤、酸洗后的浅黄色薄膜、轻微的麻点、划伤、辊印和压痕、色差和轻微无手感的折皱等。
3.3.2由于钢带没有机会将缺陷切除,允许带缺陷交货,但缺陷部分不超过钢卷总长度的6%。
3.3.3涂油指钢板表面涂有具有一定防锈性能的静电防锈油,涂油分轻涂油、中涂油、重涂油,由需方在合同中指明。涂油产品在正常的运输、存储等情况下供方应保证3个月内无锈蚀。
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
该类热轧薄板用途很广,大量应用于不需要深冲加工的各种薄板冲压件及金属制品如:机器外罩、开关箱、文件柜等,也常用作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和冷弯型钢的坯料。
2、优质碳素结构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交通、航空工业的结构件用一般冲压的金属制品。
3、合金结构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机械、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的结构件和零部件。
4、弹簧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机械、车辆的板簧、碟形弹簧及其它构件。
5、碳素工具钢
该类热轧薄板主要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低、形状简单、精度要求较低的刃具、量具、模具等工具。
6、不锈钢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该类热轧薄板广泛应用于航空、石油、化工、纺织、食品、医疗器械等要求耐腐蚀性能的构件、容器、机械零件等。
编辑
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热轧板卷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热连轧钢板产品包括钢带(卷)及有其剪切而成的钢板。而钢带(卷)可以分为直发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卷及纵切卷)。
热连轧按其材质、性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合金钢。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冷成型用钢、结构钢、汽车结构钢、耐腐蚀结构用钢、机械结构用钢、焊接气瓶及压力容器用钢、管线用钢等。
热镀锌热轧板机组采用的是改良森吉米尔法退火工艺,原料是热轧酸洗板卷,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热轧酸洗板卷→开卷→切头尾→焊接→入口活套→改良森吉米尔法卧式退火炉→热镀锌→镀后冷却→锌层测厚仪→光整拉矫→钝化处理→检查台→静电涂油→卷取→称重打包→成品入库。
(1)基板表面残留杂质颗粒,在浸入锌锅前未被除去,影响了锌层的附着。
(2)基板上附有氧化铁层,证明在退火炉内基板没有被完全还原成镀锌需要的海绵状纯铁。
(3)合金层中Al含量较少,没有生成合理的、对锌层附着性起决定作用的Fe2Al5合金层,或者这层合金层被过度生长的铁锌合金层破坏。
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为解决锌层脱落问题,应当从提高基板表面清洁度、确保退火炉内气氛控制、保证基板完全还原和调整锌液成分温度等几方面人手,提高热镀锌热轧板的产品质量 。2100433B
《热轧薄板生产技术》是2006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连生等。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热轧薄板的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各种传统薄板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关键环节、汽车板的热轧生产、高精度热轧薄板生产技术、常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及技术思想、热轧超薄带技术、热轧双相钢生产技术、板带变形过程分析、轧辊磨损春预报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压力加工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1 钢铁工业及热轧薄板生产
1.1 新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
1.1.1 当前世界钢铁工业形势
1.1.2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形势
1.1.3 我国钢材产品结构及板带生产形势
1.2 世界各国先进钢铁材料研究计划
1.2.1 中国"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计划
1.2.2 日本"超级钢铁"研究计划
1.2.3 韩国"HIPERS.21"钢铁材料计划
1.2.4 欧洲"ECSC2002"计划
1.2.5 世界"超轻汽车"及高强汽车板联合开发计划
1.3 板带产品特点、分类及技术要求
1.3.1 板带产品的使用及生产特点
1.3.2 板带材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1.4 板带材生产方式
1.4.1 传统热连轧方式
1.4.2 薄板坯(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方式
1.4.3 板带材的自由规程轧制
1.5 热轧薄板生产设备
1.5.1 加热区设备
1.5.2 粗轧机区设备
1.5.3 精轧区设备
1.5.4 轧后冷却装置
1.5.5 卷取设备
2 汽车板的热轧生产
2.1 汽车板的概述
2.1.1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
2.1.2 世界汽车制造新动向
2.1.3 新一代汽车板的性能要求及钢板种类
2.1.4 我国汽车板生产状况及面临问题
2.2 IF钢板的生产
2.2.1 IF钢的特性
2.2.2 IF钢生产方式
2.2.3 影响IF钢最终性能的因素
2.2.4 BH钢板
2.3 DP钢板的生产
2.3.1 DP钢的特性
2.3.2 DP钢的应用及生产方法
2.3.3 国内外DP钢的生产状况
2.4 TRIP钢板(TDP)的生产
2.4.1 TRIP钢的性能
2.4.2 TRIP钢的生产方法
2.4.3 TRIP钢的相变机理
2.5 其他汽车板
2.5.1 TWIP钢板
2.5.2 深冲热镀锌钢板
3 高精度热轧薄板生产技术
3.1 高精度热轧薄板生产技术概述
3.2 宽度控制技术
3.2.1 影响宽度精度的因素
3.2.2 宽度控制设备形式
3.2.3 热轧薄板的宽度动态控制
3.3 厚度控制技术
3.3.1 热轧板带厚度波动的影响因素
3.3.2 热轧板带厚度控制途径
3.3.3 热轧板带厚度控制系统类型
3.3.4 相对值AGC
3.3.5 绝对值AGC
3.3.6 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厚控AGC
3.3.7 反馈AGC
3.3.8 前馈AGC
3.3.9 辊缝AGC
3.3.10 各种补偿控制
3.4 板形及板形板厚综合控制技术
3.4.1 板形概念及板形控制工艺
3.4.2 板形影响因素
3.4.3 各类新型轧机及其板形控制技术
3.4.4 板形板厚综合控制
3.4.5 板形检测设备
3.5 组织性能控制
3.5.1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
3.5.2 控轧中的无相变加热技术
3.5.3 控轧中的压缩比
3.5.4 控轧中的轧制速度
3.5.5 控冷方式及效果
3.5.6 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
3.6 铁素体轧制
3.6.1 铁素体轧制与常规轧制
3.6.2 铁素体轧制特点
3.7 无头轧制
3.7.1 无头轧制技术背景
3.7.2 无头轧制设备配置
3.7.3 无头轧制生产线理想配置
3.8 热轧工艺润滑
3.8.1 热轧工艺润滑的意义
3.8.2 热轧工艺润滑的机理及方式
3.8.3 热轧工艺润滑实践
4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4.1 薄板坯连铸连轧发展过程
4.1.1 技术开发期(1985~1988)
4.1.2 技术推广期(1989~1993)
4.1.3 技术成熟期(1994一1999)
4.1.4 技术完善期(2000~)
4.2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配置
4.2.1 铸轧设备配置
4.2.2 铸轧速度配置
4.3 典型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特点
4.3.1 CSP工艺
4.3.2 ISP工艺
4.3.3 FTSR工艺
4.3.4 CONROLL工艺
4.3.5 不同工艺方案的选择
4.4 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现状
4.4.1 国内外生产总况
4.4.2 国内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介绍
4.4.3 ASP生产线
4.5 薄板坯连铸连轧热点技术问题及发展趋势
4.5.1 铸坯厚度适当增加
4.5.2 成品规格尺寸越来越薄
4.5.3 产量规模越来越大
4.5.4 传统生产线改造增多
4.5.5 连铸技术提升
4.5.6 增设温度补偿
5 薄规格带钢热轧生产技术
5.1 薄规格带钢的生产意义
5.2 国内外薄规格带材的生产现状
5.2.1 传统的热带钢连轧机组
5.2.2 短流程技术即薄板坯连铸连轧
5.3 薄板坯连铸连轧薄规格带材生产所面临的技术关键
5.3.1 温度制度优化
5.3.2 负荷制度的优化
5.3.3 张力制度的优化
5.3.4 维持板形系统高可靠性的工作状态
5.3.5 消除带钢飞飘
5.3.6 半无头轧制技术
6 双相钢带材的热轧技术
6.1 概述
6.2 双相钢综合机械性能特点
6.3 双相钢生产工艺
6.3.1 热处理法
6.3.2 热轧法
6.4 热轧双相钢性能的影响因素
6.4.1 化学成分
6.4.2 终轧温度
6.4.3 轧后冷速
6.4.4 卷取温度
6.4.5 轧制变形
6.5 双相钢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6.5.1 国外双相钢的研究和在汽车上的应用
6.5.2 国内双相钢的研究和应用
6.6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双相钢的发展趋势
6.6.1 目前存在的问题
6.6.2 发展趋势
7 板带变形过程分析
7.1 变形区横向位移函数及条元线形插值模型
7.1.1 基本假设
7.1.2 变分求解横向位移函数
7.1.3 条元线性插值模型
7.2 轧辊的热膨胀和轧材的宽展量
7.2.1 轧辊的热膨胀
7.2.2宽展量的确定
7.3 张力的横向分布
7.3.1 前张力的横向分布
7.3.2 后张力的横向分布
7.4 总轧制压力预估算
7.5 常条元法
7.6 辊系弹性变形计算的分段法
7.7 轧件的变形抗力
8 热带钢连轧机精轧轧辊磨损行为及其预报
8.1 热轧薄板精轧机组轧辊磨损概述
8.1.1 轧辊磨损的概念
8.1.2 轧辊磨损的特点
8.1.3 轧辊磨损的预报
8.1.4 轧辊磨损预报研究建议
8.2 轧辊磨损数值测量及其精度影响因素
8.2.1 概述
8.2.2 磨损数值测量设备
8.2.3 轧辊温度因素
8.2.4 轧辊椭圆度因素
8.2.5 水平度因素
8.2.6 光洁度因素
8.2.7 测量始末位置的确定
8.2.8 磨损数据分析
8.3 热连轧精轧机组PFC磨损模型分析
8.3.1 精轧轧辊磨损分布
8.3.2 实测磨损对原有模型的检验
8.3.3 对PFc模型的分析评价
8.3.4 对PFC模型的修改及使用效果
8.4 热带钢连轧机轧辊磨损计算理论
8.4.1 支撑辊磨损计算理论
8.4.2 工作辊磨损计算理论
8.4.3 轧件跑偏对磨损量的影响
8.4.4 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
8.4.5 实用模型的建立
8.4.6 实用磨损预报模型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