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软土地区密集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与地面沉降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唐益群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地面沉降现象是人们不断加大对地下资源开发而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过量抽取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来随着软土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已成为这些地区地面沉降的制约因素,密集建筑群引起的地面沉降效应尤为明显。本课题以上海软土地区为研究背景,针对软土地区密集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发展规律展开研究,探讨土体微观结构变形与地面沉降之间的量化关系,探讨密集建筑群的不同建筑间距、建筑容积率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三维粘弹塑性及渗流-应力耦合地面沉降数学模型。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机理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相结合,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深层次地探讨工程环境效应引起地面沉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控制工程性地面沉降的合理方法,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量。研究成果必将为软土地区由于密集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引起的地面沉降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100433B
批准号 |
40872178 |
项目名称 |
软土地区密集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与地面沉降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705 |
项目负责人 |
唐益群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46(万元) |
可按图纸总说明给出的表格设置
混凝土摩擦桩是不错的选择,得做点试桩和静载试验为好。三层的小别墅,压力也不大
地基处理方法有: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密集建筑群所引起的工程性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借助离心模型试验手段,探讨建筑容积率因素对上海软土地区密集建筑群区工程性地面沉降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软土地层沉降是工程性地面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层及区域各点随时间的沉降变化量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密集建筑群区的地面沉降存在明显的叠加效应,并随建筑容积率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在试验指定的建筑容积率下,地面沉降的叠加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建筑容积率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防止地面沉降超过其容许沉降量,而成为引起城市环境问题的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建设物由于受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局限,正在不断的向高空和地下两个方向发展。深基础、深基坑工程在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基础工程随着基础工程打桩深度和桩的体形的增大,基坑深度、平面尺寸及其土方开挖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地处城市密集区的工程项目,因其场地狭窄、基坑周边相邻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较近,
内容介绍
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引起地面沉降研究,ISBN:9787564616267,作者:崔振东
2100433B
软土及曲线段都是隧道抗震的不利因素。本项目拟对软土地区曲线隧道的震害机理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土地区曲线隧道的地震响应规律、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震动非一致激励下软土地基-曲线隧道整体系统三维数值模型及高效计算方法,探求曲线隧道的地震响应及地震波入射特征、隧道曲线特征、软土物理参数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以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最终揭示软土地区曲线隧道的震害机理。本项目的开展将为软土地区曲线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生命线工程抗震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100433B
批准号 |
50478072 |
项目名称 |
软土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与灾害评价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7 |
项目负责人 |
缪林昌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东南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5-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经费 |
2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