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0m,土壤类型:壤土,生态环境:平原,年均温度15.5℃,年均降雨量1200.0mm。
观赏。
无性繁殖(扦插繁殖)。
榕树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的造型景观,因此维护其生命生长的延续就成了维护管理的必然目的。必须在日常维护中对其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1)湿度与水份:水份的不当对榕树伤害很大。用手感觉...
不同的榕树种或品种,可采取不同的繁殖方法,可用扦插、播种、嫁接、压条等多种方法。 如制作盆景较多的人参榕,其实它是小叶榕的播种实生苗,其块根似薯块,又称薯榕,它那膨大的块根,是由其胚根和下...
乔木,高达25米;树冠广展,老树常具锈褐色气根。叶薄革质,窄椭圆形,长4-8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细脉不明显,侧脉3-10对,成钝角展开;叶柄长0.5-1厘米,无毛,托叶披针形,长约8毫米。
常绿乔木;果期7-8月。
上海市。
亚热带。
常绿乔木;观赏。
榕树(细叶榕、小叶榕、正榕)桑科Ficus microcarpa L.f.常绿乔木,高15~25m。树皮灰褐色,幼枝具托叶环痕;有乳汁;有气根,细长悬垂,或形成大根攀附其干或直入土中成为支柱根。树冠卵球形或伞状扁球形。叶互生,革
由于榕树本身的习性,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榕树是一种南方树种,吉安以北就见不到了,这是地理上的限制。
仿真榕树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限制,在北方的公园、绿地和一些热带风情主题的会所、景点也可以使用上这种美丽的叫人着迷的树种了。 2100433B
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为“独木成林”。
榕树主要应用于园林绿化。还可以食用、入药。
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林的奇观。巨大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1万平方米之多,曾容纳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在树下躲蔽骄阳。
在中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积约15亩,可让数百人在树下乘凉。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和浙江的南部都有榕树生长,田间、路旁大小榕树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农民和过路人休息、乘凉和躲避风雨的好场所。
福州市的榕树特多,所以称为“榕城”。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种子萌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它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的奥秘。
福州植榕历史悠久,据宋乐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宋福州太守张伯玉为防旱涝又编户植榕,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榕树便成为福州古城风貌特征之一。榕树叶茂如盖,四季常青,枝干壮实,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征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福州人精神。
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根据广大群众的举荐,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届34次会议通过以榕树为省树的决议。
(2015年)6月25日,赣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赣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赣州市“市树市花”的决定》,确定榕树为“市树”。
据了解,赣州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由市绿化委员会组织开展,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目的为通过评选“市树市花”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确立赣州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魅力。活动成立赣州市“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组委会,并成立“市树市花”专家评审组。专家评审小组推荐“市树市花”候选品种供市民投票。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广大市民的踊跃支持和参与,纷纷通过网络和微信投票,选出心目中喜爱的“市树市花”。“市树市花”专家评审组根据市民投票结果,确定拟选榕树为“市树”、杜鹃花为“市花”,经市政府审定后报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
据悉,榕树,是赣州市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具备本地地域特征和植物适应性,具有普遍性、认同感及一种独特的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