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黄志全,王晓睿 | ISBN | 9787030357632 |
---|---|---|---|
页 数 | 172 | 定 价 | 68.00元 |
出版时间 | 2012-10 |
内容介绍
根据工程实际,《软弱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作者黄志全、王晓睿)对洞口地段,浅埋隧道,城市暗挖隧道,扁平、大跨度隧道,偏压隧道等特殊类型的施工坍塌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对通过松散地层、岩堆体、断层等特殊地段的软弱地层隧道防塌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对提高土层和低强度岩层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防坍量测及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说明。最后,本书结合成渝高等级公路、十漫高速等大量隧道塌方实例,对防坍塌施工技术和坍塌加固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例证。
《软弱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可供高等院校岩土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岩土工程研究的工程技术单位科技技术人员参考。
2100433B
不了解实地情况,能否考虑直接挖掉改成明洞,仰坡放坡缓点,重新进洞,塌方部分做明洞回
塌方事故发生后,各方对事故的处理提出各自的方案,归结有以下三种: (1)注浆锚固法。该方法是以“非套管成孔技术”和“中高压注浆”为基础的注浆锚固法塌方处理方案。此方案中“非套管成孔技术”是方案成败的关...
你那么大的涌水量,肯定要先处理涌水,然后再处理塌方,如果涌水是比较集中的,可以通过管子把水引走,然后在对塌方部分进行支护处理,进行完支护衬砌后再进行处理涌水处理,如果隧洞是无压隧洞,就把管子直接接到隧...
文中以某长大隧道的一处坍方为例,详细阐述了坍方的发生过程和施工处治方案,并分析了塌方原因,说明了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时应重视水的处理和初期支护的重要性,可供隧道施工参考。
浅谈隧道塌方的机理及预防——隧道塌方在隧道施工中屡见不鲜,及时有效的做好预防工作不仅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还能保证工期节省工程投入。文章简要阐述塌方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预防。
《大断面软弱围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针对大断面软弱闱岩巷道严重的断面收缩、底鼓等非线性流变大变形控制难题,综合运用力学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断面软弱围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探明了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破裂特性,分析了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然后,在软弱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测试和巷道破坏失稳诱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梯形载荷作用下巷道底板岩层力学模型和顶帮支护结构体力学模型,揭示了大断面软岩巷道破坏失稳力学机制及其控制机理;很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了以锚注为主体的软弱围岩全断面封闭式浅、深耦合注浆加固技术,形成了锚网索梁喷注围岩整体支护与超挖锚注回填防治底鼓的大断面软弱围岩巷道支护控制技术体系,并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为类似巷道工程提供了参考。《大断面软弱围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可供从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参考使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软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1.3 软岩巷道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1.4 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1.5 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
2 大断面软岩巷道破坏与加固机理
2.1 软岩的特点与工程分类
2.2 工程概况
2.3 现场实测巷道深部围岩破坏特征
2.4 大断面软岩巷道破坏机理
2.5 大断面软岩巷道加固机理
2.6 本章小结
3 基本参数测试分析
3.1 现场试样采取
3.2 试验条件及试件制备
3.3 测试原理
3.4 试件测试结果分析
4 软岩穿层巷道失稳分析
4.1 软岩穿层巷道失稳主要影响因素
4.2 软岩穿层巷道失稳破坏力学分析
4.3 巷道失稳破坏控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大断面软弱巷道围岩控制方案提出与对比分析
5.1 模型建立
5.2 巷道开挖后围岩力学特性
……2100433B
岩体内存在的层状或带状的软弱薄层。一般,软弱夹层的厚度比相邻岩层的小,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也较低,饱和抗压强度仅为干抗压强度的二分之一或更低。有些遇水崩解。按成因,软弱夹层可分为原生型和次生型两类。前者如以石英砂岩为主的岩层夹有粘土质岩层或泥岩薄层;后者为风化、溶滤作用或层间剪切及断层错动而形成的软弱夹层。在软硬相间的岩体内,往往由于岩层褶曲发生顺层错动,使软弱岩层的不同部位受破坏的程度不同而显示构造分带现象。一般可分为节理带和泥化层。泥化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劈理揉褶带、泥化带和错动泥化面。软弱夹层每一部分的结构、致密程度、天然含水量、孔隙度、塑性指数及力学强度等均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