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棵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
中文名称 | 容器育苗 | 外文名称 | container,raising seedling in |
---|---|---|---|
包 含 | 培养土等基质 | 简 介 | 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的育苗方式 |
应用容器育苗时,因苗随根际土团(有时和容器一起)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可使根系少受损伤,成活率高、发棵快、生长旺盛,对于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容器所盛培养土等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以容器育苗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故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外,此法还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利。现在,容器育苗已在增加作物产量、提早蔬菜采收期和树木出圃期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具外壁,内盛培养基质,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以育苗钵应用更普遍。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作容器材料。另一类无外壁,将腐熟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学肥料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移栽用。容器大小的选择根据作物或树木的种类和所需苗龄的长短而定。用于番茄、黄瓜等果菜类早熟栽培蔬菜的育苗钵,直径一般为8~10厘米,高6~10厘米;用于白菜等叶菜类蔬菜的育苗钵,直径一般为5厘米,高4~5厘米;林木苗钵的直径一般为5~10厘米,高8~20厘米。在管理技术上,由于苗的根系生长局限于容器范围内,养分供应的来源也局限于容器内的培养土等基质,加以容器内水分较易蒸发,容器育苗与一般园土育苗相比,浇水次数应增加,有时还需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同时要注意苗床中容器的排列和掌握苗床的覆盖保护管理。
容器育苗
container,raising seedling in
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棵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该法还为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便利。育苗容器有两类:一类具外壁,内盛培养基质,如各种育苗钵、容器袋、育苗盘、育苗箱等。另一类无外壁,将腐熟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简单的说,容器育苗就是把种在营养钵,营养袋里来培育苗木。顺序是先再营养钵,营养袋里装入营养土,注意要做好土壤消毒,杀虫杀菌。有些苗木一出苗就发生立枯病猝倒病就是土壤处理的问题;另外除草是个大问题,选用...
处理 在12月15日至12月底进行处理。浸种时首先将烧好的清水倒入缸内,用温度表测水温为50℃时开始往缸内倒入,要用木棒随倒随搅拌直至水温达到30℃时为止,然后每24小时换一次...
一、育苗地自然条件 育苗地选择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榆林市神木县水磨河林场苗圃地,东经 109°42′,北纬38°14′,...
用桢楠种子在瓮安、独山、都匀等地进行容器育苗共计育苗8.2hm2,在田间采取机械布点抽样的方法,共调查样方35个。在此基础上,提出桢楠容器育苗的苗圃地选址、基质配制、种子采集与处理、种子贮藏、播种、苗期管理技术要求。通过对苗木生长质量各项指标统计分析,提出了桢楠容器苗木质量标准。对生产有较高的实用参考价值。
浙江省地方标准:林业容器育苗 第 1部分:苗木 前言 本部分的第 3 章为强制性条款。 DB33/653 —2007《林业容器育苗》分为二个部分 ――第 1 部分:苗木; ――第 2 部分: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 DB33/653—2007 的第 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李永胜、周志春、朱锦茹、 金国庆、何云芳、 骆文坚、江波、洪流、 洪兆龙、劳勤、孟现东。 林业容器育苗 第 1 部分:苗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容器苗的定义、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供造林或补植用的容器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容器苗 ContainerSeedl
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1711-2018)规定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育苗设施、轻基质及配制、苗木培育、苗木出圃及苗木档案等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培育。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
LY/T 2466 江南油杉培育技术规程 |
- |
参考资料:
标准计划
《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是2016年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自治区林业厅下达的标准专项。合同编号为2016-06035。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起草阶段
标准项目下达后,标准起草工作小组的主要起草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测汇编》、标准制订有关文件资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规定》,研究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则、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并有序地开展标准的起草工作。
编制人员自2013年开始,就开展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以试验数据、研究材料为依据,全面整理与分析。根据项目计划进度要求,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在广泛收集和查阅了中国国内关于江南油杉以及育苗的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后,结合“江南油杉良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江南油杉良种选育及优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根据试验数据收集、文献资料查阅,汇总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方面的相关技术参数,初步确定了圃地选择、育苗设施、育苗容器、育苗基质、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及苗木档案等方面的技术规程,于2016年8月初完成技术规程草案,经内部讨论修改,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2018年4月16日,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1711-201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18年5月20日,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1711-2018)实施。
地方标准《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1711-2018)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蒋燚、刘菲、姜英、何应会、刘雄盛、刘晓蔚、王勇、韦铄星、黄荣林、林建勇、李娟、戴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