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热害隧道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崔圣爱 | 依托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
热害隧道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粘结问题和变形问题。本项目在模拟热害环境基础上,通过宏观试验和微观测试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进行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包括:(1)设计2种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30)和4种温度工况(20℃、35℃、50℃、70℃),研究了干热和湿热环境对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揭示其影响机理,进一步证明了热害对粘结强度的不利影响。(2)研究了不同养护环境下喷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并特别研究了干热环境下纤维和矿物掺合料对喷射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抑制效果. (3)从两个角度(即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掺加矿物掺合料或纤维材料)进行粘结强度改善探索性研究,并通过微观测试技术分析了改善效果和改善机理。结果表明干热环境下掺加钢纤维,湿热环境下掺加矿物掺合料,两个措施均可以明显改善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强度。(4)通过电通量试验,对热害环境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进行了初探。研究成果可为改善热害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2100433B
喷射混凝土作为隧道结构体系与围岩直接接触的部分,其硬化体本身的性能、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性能是关系到支护结构作用能否很好发挥的关键问题。随着隧道建设逐渐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热害(高地温)问题日见突出,在湿(干)热环境条件下,喷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与岩石的粘结性能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出现强度倒缩加剧、系统体积稳定性变差以及与岩石粘结力严重损失,甚至脱粘开裂丧失支护作用。本项目将通过材料组配性能试验、模拟环境和构造数值方法及微观测试技术研究揭示不同高地温情况下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组成材料能量或质量的变化、热微观结构及界面过渡区作用机理。结合喷射混凝土性能及界面性能的研究,确定高地温情况下喷射混凝土及过渡区短长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热害对喷射混凝土微观和宏观性能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高地温情况下喷射混凝土的合理组成材料和施工工艺措施,以保证隧道初期支护短长期功能正常发挥。
一般喷射工艺分干喷和湿喷。对于用于人工手动操作的干喷机和小型湿喷机,喷射的回弹量和掉落现象还是很容易控制的。如果出现大量掉落现象,那就是喷砼配比和速凝剂的问题。对于大型湿喷机(机械手),出现掉落喷砼的...
喷射混凝土施工是增加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掌握其检测方法对地下工程开挖断面的防护加固、结构补强,施工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喷射混凝土初期强度、附着强度和耐久性的检测方法.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殊性能而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材料,其应用领域广泛,在高耐久性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中得到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掺加料引入到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描述纳米材料的特性,主要讨论纳米材料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掘进工作面通风特点是独头式通风,有关热害矿井掘进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研究方面。掘进面的通风方式主要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其中压入式通风属于末端封闭有限空间的贴壁射流。
矿井热源主要有围岩散热、空气压缩热、机电设备放热、水流放热、氧化热、爆破放热、岩体下落放热、岩体破碎放热、人体新陈代谢放热。为改善矿井作业环境而采取的降温措施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井风流的温度预测的准确性。在矿井风温预测计算中,实质上是解决两个问题,即给予风流的热量和热量分配于风流显热和潜热两部分增加的规律,而围岩传热则是矿井热源研究中的主要部分,围岩散热研究的重点是换热系数的研究。
【学员问题】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
【解答】开挖后及时初喷C20砼厚4cm,刚拱架施工完毕后复喷至设计厚度28cm,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作业以减少回弹量和粉尘。
(1)喷射作业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速凝剂掺量,喷射后,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2)喷射时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地进行。分段长度不超过6m,分部为先下后上,分块大小为2m×2m,这样以减少混凝土因重力作用而引起滑动或脱落现象的发生;
(3)喷射混凝土时,可按螺旋形移动前进,也可以采用S形往返移动前进;
(4)控制好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距离为0.6~1.2m为宜,过大或过小都回增加回弹量,喷嘴与受喷面垂直,并稍微偏向刚喷射的部位(倾斜角不宜大于100),则回弹量最小,喷射效果最佳。对于岩面凹陷处应先喷和多喷,而凸出处应后喷或少喷。
(5)调节好风压、水压,风压过大则回弹量增大,过小则混凝土密实性差;
(6)喷射作业应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太厚,会引起膨胀,影响混凝土的粘接力和凝聚力,容易造成离层或因自重而出现错裂引起大片坍落;一次喷射太薄,则粗骨料不宜粘接牢固,增加回弹量;因此,一次喷射太厚或太薄对喷射质量都有影响,但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7)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喷射机和输送管内的积料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8)喷射混凝土作业必须紧跟开挖面,下次爆破与喷混凝土作业面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学员问题】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
【解答】开挖后及时初喷C20砼厚4cm,刚拱架施工完毕后复喷至设计厚度28cm,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作业以减少回弹量和粉尘。
(1)喷射作业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速凝剂掺量,喷射后,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2)喷射时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地进行。分段长度不超过6m,分部为先下后上,分块大小为2m×2m,这样以减少混凝土因重力作用而引起滑动或脱落现象的发生;
(3)喷射混凝土时,可按螺旋形移动前进,也可以采用S形往返移动前进;
(4)控制好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距离为0.6~1.2m为宜,过大或过小都回增加回弹量,喷嘴与受喷面垂直,并稍微偏向刚喷射的部位(倾斜角不宜大于100),则回弹量最小,喷射效果最佳。对于岩面凹陷处应先喷和多喷,而凸出处应后喷或少喷。
(5)调节好风压、水压,风压过大则回弹量增大,过小则混凝土密实性差;
(6)喷射作业应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太厚,会引起膨胀,影响混凝土的粘接力和凝聚力,容易造成离层或因自重而出现错裂引起大片坍落;一次喷射太薄,则粗骨料不宜粘接牢固,增加回弹量;因此,一次喷射太厚或太薄对喷射质量都有影响,但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7)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喷射机和输送管内的积料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8)喷射混凝土作业必须紧跟开挖面,下次爆破与喷混凝土作业面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