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日化市场上,外资品牌仍在中国日用化工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制高点。在高档化妆品中,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在中档化妆品中,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合资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在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丧失,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的战略升级势在必行,中国本土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营销手段,塑造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日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几个产业集群,两大制造业板块。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日化行业基本已形成两大板块,其中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区约占全国70%左右,以上海、江浙为主的华东地区约占20%左右,其它区域约占10%左右。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使得日化行业的原材料成本水涨船高,其增幅已超过利润微薄的日化企业的承受范围;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化市场的消费。尽管如此,2008年1-11月中国日用化学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93,376,13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2%;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为187,671,98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597,75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4%。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日化产业又开始高速的发展,日化产业市场活跃。
日化产品皆由日用化工原料组合生产。生产日化原料的厂家大部分在沿海发达地区。虽然电子商务方便很多厂家采购日化原料,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很多日化原料还是需要采购员看到原料的样子外观才会购买,例如香精这个日化原料,柠檬味的香精就有4种,有水溶性的有油溶性的有黄色的有无色透明的,像德国洋樱集团生产的日化香精,包装都是避光保存的塑料桶,要用鼻子闻一下香精的香味,必须要接触到香精实体才能闻到香味的,就需要采购员到门店去看实物,于是,日化原料专业销售市场的实体门店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在上海,中山路一带有很多这样的销售公司,在全国许多城市,有一个化工专业市场,叫化工城。
2008年改革大事记 来源:综合体改处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8日 1月13日至14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杭召开。会议强调,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
80年代,微处理器被用到仪器中,仪器前面板开始朝键盘化方向发展,测量系统常通过IEEE—488总线连接。不同于传统独立仪器模式的个人仪器得到了发展等。90年代,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你好, 根据Freedonia公司预测,2011~2016年期间,人们对安全产品和系统市场的需求每年增长63%。而2012~2013年,安防需求增长将会更加急剧,人们对安全的需要急剧上升以及美国用于...
根据传统的产业分类,日化产业习惯分为以下六大类:
(1)(含、护肤品、发用化妆品)
(2) 、洗涤剂)
(3) 等)
(4) 香味剂、除臭剂
(5) 驱虫灭害产品
(6) 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
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
(1)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新剂、去痱水、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2)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
(3)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
(4) 美发类化妆品:如摩丝、定型水、定型嗜喱水、染发香波、直发剂、染发膏、染发摩丝、生发水等。
(5) 治疗类化妆品:如痤疮水、粉刺露、祛斑霜等。
日化产业即日用化工品产业。
未来几年,中国日用化工品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化妆品市场仍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洗涤剂市场增长相对较慢,口腔清洁用品市场会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而稳步增长。
文章从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工业PC、传感器几方面入手,全面回顾总结了我国工业控制计算机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概况 国外的住宅产业已经走过了大发展时期, 住宅产业化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起来 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二战后,欧美各国首先认识到基础标准,特别是模数协调标准对住宅生 产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20世纪 60年代,联合国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建筑模数 协调的建议。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已颁布《模数协调》的系列标准,各国的模数协 调标准正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住宅标准设计工作目前同时存在着两种趋势: 一是一些国 家努力实现以标准化构配件组成建筑物的方法, 即通用体系原则; 另一个趋势是缩小定型单 位,使标准化和多样化更好地统一起来。 (2)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这是保证住宅最终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基本 条件之一,也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例如丹麦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部件的通用化, 各厂家生产的通用部件都纳入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