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人工湿地系统 | 定 义 | 由人为因素形成的湿地 |
---|---|---|---|
来 源 | 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 | 作 用 | 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 |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SS的去除主要靠物理沉淀、过滤作用,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吸附和代谢作用,代谢产物均为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水中残余的BOD浓度很低。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与BOD基本相同。
N、P去除人工湿地主要利用生物脱氮及植物吸收方法。
作用机理:对污染物的去除与影响物理沉淀可沉淀固体在湿地中重力沉降去除、过滤,通过颗粒间相互引力作用及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使可沉降及可絮凝固体被阻截而去除;化学微生物代谢:利用悬浮的底泥和寄生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悬浮物、胶体、可溶性固体分解成无机物;通过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部分微量元素被微生物、植物利用氧化并经阻截或结合而被去除。自然死亡:细菌和病毒处于不适宜环境中会引起自然衰败及死亡,植物植物代谢利用植物对有机物的吸收而去除,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大肠杆菌和病原体有灭活作用植物吸收相当数量的氮和磷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多年生沼泽生植物,每年收割一次,可将氮、磷吸收、合成后分移出人工湿地系统。
1.湿地基质的过滤吸附作用
污水进入湿地系统,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与基质颗粒之间会发生作用,水流中的固体颗粒直接碰到基质颗粒表面被拦截。水中颗粒迁移到基质颗粒表面时,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被粘附与基质颗粒上,也可能因为存在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而被吸附。 此外,由于湿地床体长时间处于浸水状态,床体很多区域内基质形成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本身具有极大的吸附性能,也能够截留和吸附进水中的悬浮颗粒。 物理过滤和吸附作用是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湿地植物的作用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湿地根据主要植物优势种的不同,被分为浮水植物人工湿地,浮叶植物人工湿地,挺水植物人工湿地,沉水植物人工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中的植物对于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能起到极重要的影响。
首先,湿地植物和所有进行光合自养的有机体一样,具有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的能力。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最后通过被收割而离开水体。
其次,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植物的根茎叶都有吸收富集重金属的作用,其中根部的吸收能力最强。在不同的植物种类中,沉水植物的吸附能力较强。根系密集发达交织在一起的植物亦能对固体颗粒起到拦截吸附作用。
再次,植物为微生物的吸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所。相关文献表明,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微生物数量多得多,而微生物能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最后,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
由此可见,湿地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微生物的消解作用
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此外,湿地生态系统中还存在某些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甚至一些湿地昆虫和鸟类也能参与吞食湿地系统中沉积的有机颗粒,然后进行同化作用,将有机颗粒作为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要根据来水的状况确定啊,一般不建议用乔木,芦苇、菖蒲、香蒲、水葱、藨草、千屈菜,包括漂浮的凤眼莲、大薸再合适的时候都可以用。如果再考虑到景观效果可以有一些荇菜、两栖蓼、菱角啥的。沉水的如果水质可以的话...
用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发达国家近十年来才兴起的生态处理法,它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
1 潜流式人工湿地设计计算书 设计规模 300t/d ;水质类型,农村生活污水。 1、集水调节池基本参数 有效容积: m3 式中:Qmax—设计进水流量, m3 HRT—水力停留时间, h 调节池高度取 3m,其中超高 0.5m,有效池深 2.5m 有效面积 : m 2 式中: he—调节池有效高度 集水调节池主要作用是均匀水质,稳定水量,起到一定的缓冲调节作用。 集水调节池设计规模为 300m3/d,即 12.5m3/h,水力停留时间 HRT按 6小时计 算,调节池有效容积为 75m3。考虑现场实际情况, 调节池设计尺寸为 :L×B×H=8×4×3m; 实际有效容积 L×B×H=8m×4m×2.5m=80m3。 2、污水提升泵泵参数 流量:Q=10m3/h; 数量: 3台,两用一备; 扬程: 15m; 功率: 0.75KW; 效率: 40%。 3、人工湿地基本参数 人工湿地面积 :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染河水的填料选配
经过人工湿地系统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饮用水源和景观用水保护,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中。因此特别适合处理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或直接对受污染水体的水进行处理,或者为这些水体提供清洁的水源补充。
北方有许多小流域河道,是该流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基础,该河道流经的范围相对较小并且水量不大,主要为山泉渗滤水或者冰雪溶化水,在严重干旱时期可能干枯。缺少水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很大限制,再加上缺少足够的资金与重视,许多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小流域的河道中,形成黑水河道(渠、沟),完全丧失了其提供水源,改善小流域河道环境的功能,成为了加剧小流域环境恶化的新的污染源。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与沼泽地类似的湿地,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区域污水净化的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工艺。采用湿地改善水质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当人们开始排放污水或废水时,湿地就开始用于净化污水,废水直接或者间接排入洼地,若当时没有湿地,污水的排放也会很快导致湿地的形成。即使今天,从单独的房屋和乡村农场排出的污水还在居住地的附近通过沟渠或地下过滤系统处理,这在排放地形成了典型的湿地。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建造成本较低、运行成本很低、出水水质非常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是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与德国和奥地利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一种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模式,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出水水质更好,并能长期稳定运行的湿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