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热平衡方程 | 外文名 | thermal balance equation |
---|---|---|---|
别 名 | 热交换定律 | 平衡方程式 | Q放=Q吸 |
其平衡方程式为∶ Q放=Q吸
此方程只适用于绝热系统内的热交换过程,即无热量的损失;在交换过程中无热和功转变问题;而且在初、末状态都必须达到平衡态。系统放热,一般是由于温度降低、凝固、液化及燃料燃烧等过程。而吸热则是由于温度升高,熔解及汽化过程而引起的。
简单来讲,热平衡方程即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热降温,低温物体吸热升温,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吸热和放热结束,此时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不考虑热量损失,即可进行热平衡计算。
单个系统内的热平衡。倘若组成单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且与外界也没有热量的传递,则系统处于热平衡。这时系统内各部分温度相等且等于外界温度。在热平衡时,物体各部分以及物体同外界之间都没有热量交...
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这就叫作热平衡。在与外界影响隔绝的条件下,如果物体A、B分别与处于确定状态下的物体C达到热平衡,则物体A和B也是相互热平衡的。引入了热力学第零定律之后,“温度相同”的标准就不再局...
功率平衡和电压平衡方程达到平衡是指系统中所要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与系统电源提供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达到平衡,也就是常说的你要多少我给多少,既要避免供不应求也不能供大于求而发生浪费。供不应求的话有些用电设备得...
在我国,许多装载机生产企业已达到每年上万台的产销量,装载机生产已成 为关系到国家发展、 民族振兴的重要行业, 因此对装载机各个部件的优化改进设 计显得特别重要。 一个经过优化改进的产品, 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产品 的优化实际上是产品改进的体现, 改进的目的是获得最优解, 对于装载机上各个 部件的优化目标是不同的, 各个部件优化的目标也不是单一的, 但是有个目标是 统一的:那就是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情况下, 追求制造成本的最低值。 一个产品 的成本包括设计研发成本、原材料成本、制作工艺成本、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 随着钢铁、橡胶、铜材等原材料价格的提升,装载机的原材料成本也逐渐增加, 为了保住市场,装载机制造厂家不敢轻易抬高售价, 因此装载机的利润空间就越 来越小。为了保住一定的利润空间,装载机制造厂就必须在优化改进上下功夫, 以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获取更大一点的利润。 而同时,在保证
1 烧成热耗计算 一、原始资料收集 设计前必须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所需的原始资料, 该厂已引进 15条抛光砖生产线,设计原始资料如下: 1、产量:年产 46500000m2抛光砖。 2、产品规格: 600×600,8 00×800, 10 00×1000 (mm) 3、年工作日: 330天 4、燃料:天然气,低位热值 33011.01kJ/m 3,压力 0.4MPa, 供气能力 4.0 万 m3/h。 5、坯入窑含水量:≤ 2% 6、烧成制度 (1)温度制度 ①烧成周期: 72min ②各带划分: 各段温度与时间划分如表 1。 表 1 各段温度的划分与升温速率 名称 温度 /℃ 时间 /min 升温速率 /℃·min长度比例 /% 窑前段 40~200 9.2 22.8 13.33 预热带 200~1000 25 26 20 烧成带 1250 12 16.25 26.67 冷却带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定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科学定义温度概念的基础,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依据。在热力学中,温度、内能、熵是三个基本的状态函数,内能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确定的;熵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的;而温度是由热平衡定律确定的。所以热平衡定律如第一、第二定律一样也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实验定律,其重要性不亚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但由于人们是在充分认识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之后才看出此定律的重要性,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H.否勒称它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水热平衡的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水分和热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水热关系资料揭示地理综合体内的物理过程。
关于水分和热量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举出水热平衡联系方程加以说明。水热平衡联系方程由地表水量平衡方程式和热量平衡方程式导出。地表水量平衡方程式为:降水(r)=蒸发(E) 径流(R) 水分储量变化(△S);热量平衡方程式为:净辐射(Q)=湍流热通量(P) 蒸发耗热量(LE) 土壤热交换量 (A)。在这两个方程式中都有蒸发项,因此它们是有联系的。
当土壤很干燥时,全部降水最终消耗在蒸发上,径流系数R/r(径流与降水之比值)接近于零,蒸发系数E/r(蒸发与降水之比值)接近于1。土壤的平均干旱程度随着净辐射的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少而增强,则有:当Q/Lr(辐射干燥指数,式中L为蒸发潜热)→∞时,R/r→0或E/r→1。随着Q/Lr比值的减小,E/r将要减小,即有一定量的径流要产生。而当降水量足够大和净辐射足够小时,土壤上层将达到稳定的过湿状况,此时主要的热量消耗将是蒸发,即Q/Lr→0时,LE→Q。这些就是水分、热量各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一般情况。
最早出现的水热平衡联系方程,是施瑞伯方程:和奥里捷柯普方程:,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th为双曲线正切函数;E为该条件下的最大可能蒸发量(决定于该地充分湿润条件下的净辐射Q,E=Q/L)。将E=Q/L代入奥里捷柯普和施瑞伯方程,并对它们进行几何平均,则有,和三个函数式,这三个函数式确定了年平均蒸发量、降水量、净辐射之间的水热平衡依赖关系。如果从水量平衡方程出发,考虑多年平均状况时水分储量变化为零,还可得到和两个表示径流、径流系数和降水量、净辐射的水热平衡依赖关系。
苏联学者М.И.布德科和 А.А.格里戈里耶夫通过全球陆地地理带和地带周期律的分析,研究了地理综合体内的物理过程。他们引入辐射干燥指数,定义为年辐射和以热量单位表示的降水量之比,发现辐射干燥指数等值线和地带界线的方向相当吻合,证明这个指数对有水分参加的各种自然过程的综合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土壤的湿润性质和状况有着明显影响,而湿润情况对地理环境中所发生的生物过程和许多非生物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又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同时引入净辐射到区域研究,发现净辐射在地理带区分中具有重要意义,证明净辐射是大多数自然过程能量的基本来源。他们把净辐射和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在垂直方向上由低至高对净辐射分级排列,而在水平方向上把辐射干燥指数由小至大加以排列,得到了全球陆地的地理带和地带的周期系统。
Q放=Q吸。
先找出系统吸收热量有哪些途径,再定量分析;然后找出系统放出热量有哪些途径,定量分析;最后利用系统热平衡Q放=Q吸的公式求解系统通过某一途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平衡计算通常在传热传质、制冷供暖、锅炉计算等需要热工分析的领域都有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