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发电原理:在立方体铁块的六个面上加六块加热块,再在另两个相对的面上接上两根导线,在四面上加四块永久磁铁,这样,当加热加热块时,一方面铁块的原子外电子在热能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不受原子核束缚且在磁场的作用下,沿导线方向作直线运动,从而产生电压;另一方面铁原子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加速运动,从而切割磁场,产生沿导线方向的电流。这样当加热块停止加热时,由于热流的惯性作用,铁块还会吸收外界热量而产生电流,这样就可以永不停止地发电直到切断电流为止。
中文名称 | 热发电 | ,目前 | 该项技术已经处于商业化前期 |
---|---|---|---|
应 用 | 太阳能热发电领域 | 热发电原理 | 四面上加四块永久磁铁 |
目前热发电应用主要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太阳能热发电有可能成为率先实现常规能源替代,自主知识产权尤显重要。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机来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分类:根据集热的温度不同,太阳能热发电可分为高温热发电和低温热发电两大类。按太阳能采集方式划分,太阳能热发电站主要有塔式、槽式、盘式。
美国、西班牙、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了数座太阳能热发电站示范工程,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处于商业化前期、工业化应用初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实现大功率交流发电和替代常规能源,在热利用技术中最具革命性。太阳能热发电是最可能引起能源革命,实现大功率发电、替代常规能源的经济手段之一,将完全有可能为紧张的能源问题带来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余热利用及其应用领域知识介绍 余能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
国外对地热能的非电力利用,也就是直接利用,十分重视。因为进行地热发电,热效率低,温度要求高。所谓热效率低。就是说,由于地热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汽轮机类型的不同,热效率一般只有6.4~18.6%,大部分...
地热发电技术 (2)
废热发电通常可采用:废热蒸汽动力循环发电和废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等。
对于废气余热回收, 传统的方法是以水为工质的蒸汽动力循环,该类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主要有单压余热发电系统、双压余热发电系统及闪蒸余热发电系统等。
(1)单压余热发电系统
单压余热发电循环 是在余热锅炉中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给水,产生单压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做过功的蒸汽经过冷凝、除氧送入余热锅炉完成循环。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维护简便、投资小等优点,普遍采用。然而,该系统缺点是废气余热得不到充分利用,其发电能力相对较低。
(2)双压余热发电系统
双压余热发电循环是将给水分为两路,在余热锅炉中被热烟气加热,产生两股压力不同的蒸汽,一股高压蒸汽从主汽门进入汽轮机发电,另一股低压蒸汽从汽轮机的中间级进入汽轮机,与主蒸汽一起做功,增大发电量。该系统总体来说,发电能力较高,但由于采用两种压力蒸汽,因此系统复杂,投资较大。淮钢烧结余热发电项目就是采用双压余热发电系统。
(3)闪蒸余热发电系统
闪蒸余热发电循环是一路由余热锅炉生产的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另一路由余热锅炉生产高温热水送入闪蒸器降压蒸发出蒸汽,补入汽轮机做功。该系统发电能力和投资在前两种系统之间。废气蒸汽动力循环发电技术的难点在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研发,我国已在该技术上取得突破,国产补汽凝汽式汽轮机已在多个项目获得应用。以上介绍的三种系统如何选用,要综合考虑投资大小、投资回报、运行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后确定。
对于低温废气余热回收,除了采用蒸汽动力循环外,还可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该循环工作时,有机工质在换热器内吸收低温余热,蒸发汽化后进入涡轮机做功,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做过功后的乏汽被冷凝后形成液体由工质泵送入换热器吸热完成循环。该循环所利用的热源温度多为温度230℃以下,甚至100℃左右的热源。ORC 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水泥厂、石化厂、造纸厂、燃气轮机及内燃机等工业领域的余热发电。尽管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已经有商业应用,但该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近年来,该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有机工质的选择,热力系统优化等。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工质的毒性、易燃性、化学稳定性、腐蚀性及热力特性等,同时对其经济性及环保方面都有要求,即要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根据工质在温熵图上饱和汽化线的斜率不同,有机工质可分为干流体、等熵流体与湿流体。如果选择干流体,则进入涡轮机的工质只需加热到饱和蒸汽即可,过热反而会降低系统效率。如果选择湿流体,则进入涡轮机的工质需加热到过热蒸汽。
热力系统优化方面,可采用内置热交换器,利用乏汽余热加热冷凝液,这种方法对于湿流体过热循环的效率有一定提高。还可以采用抽汽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该循环系统产生等量电能所需的吸热量要比普通ORC 系统低、热效率更高、产生等量电能所需的热量更少,具有更好的性能。但这两种方法均需增加设备投资,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因此需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决定。
采用立式余热锅炉和补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二级余热发电系统。 立式余热锅炉彻底解决了卧式余热锅炉漏风及炉内温度场实际分布与锅炉设计时所假想的温度完全不相同的问题, 可以大大提高锅炉蒸汽产量;篦冷机 或立式余热锅炉排出的200℃左右废气余热可以充分回收并用以发电。这样可使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在熟料热耗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到195千瓦小时以上,使水泥窑综合能耗达到同规模预分解窑的能耗水平,而经济效益远高于预分解窑。
余热发电窑二级余热补燃发电系统除具有二级余热发电系统的优点外,还可解决水泥窑煤粉制备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环保问题。同时,对于严重缺电地区或同时具有立窑、立波尔窑、湿法窑、干法回转窑等其它窑型的水泥厂,也可解决供电问题,并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碟式(又称盘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太阳能动力系统,是目前太阳能发电效率最高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最高可达到29.4%.碟式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碟(盘)状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该集热器是一种点聚焦集热器,可使传热工质加热到750℃左右,驱动发动机进行发电。这种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作为无电边远地区的小型电源,一般功率为10~25Kw,聚光镜直径约10~15m;也可用于较大的用户,把数台至十台装置并联起来,组成小型太阳能热发电站。碟式抛物面镜点聚焦集热器早在1878年,一个小的太阳能动力站在巴黎建立,该装置是一个小型点聚集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碟式抛物面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置于其焦点处的蒸汽锅炉,由此产生的蒸汽驱动一个很小的互交式蒸汽机运行。1983年美国加州喷气推进试验室完成的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聚光器直径为11m,最大发电功率为24.6 kW,转换效率为29%.1901年,美国工程师研制成功7.35 kW的太阳能蒸汽机,采用70平方米的太阳聚光集热器,该装置安装在美国加州做实验运行。1992年,德国一农工程公司开发的一种盘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为9 kW,到1995年3月底,累计运行了17000h,峰值净效率20%,月净效率16%,该公司计划用100台这样的发电系统组建一座1MW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
美国热发电计划与Cummins公司合作,1991年开始开发商用的7千瓦碟式/斯特林发电系统,5年投入经费1800万美元。1996年Cummins向电力部门和工业用户交付7台碟式发电系统,计划1997年生产25台以上。Cummins预计10年后生产超过1000台。该种系统适用于边远地区独立电站。
美国热发电计划还同时开发了25千瓦的碟式发电系统。25千瓦是经济规模,因此成本更加低廉,而且适用于更大规模的离网和并网应用。1996年在电力部门进行实验,1997年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