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湿润地区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地带性森林类型。在日本称照叶树林,欧美称月桂树林,中国称常绿栎类林或常绿樟栲林。这类森林的建群树种都具樟科月桂树叶片的特征,常绿、革质、稍坚硬,叶表面光泽无毛,叶片排列方向与太阳光线垂直。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森林,大致分布在南、北纬度22°~34°(40°)之间。主要见于亚洲的中国长江流域南部、朝鲜和日本列岛的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西北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北美洲的东端和墨西哥,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西的部分地区,大洋洲东部以及新西兰等地。其中以中国长江流域南部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面积也最大。
常绿阔叶林树木都是常绿双子叶植物的阔叶树种,而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中的常绿乔木为典型代表,种类丰富,常有着明显的建群种或共建种。①非洲的常绿阔叶林以加那利群岛的月桂树林较为典型,组成以樟科树种占优势,如加那利月桂树、阿坡隆樟、臭木樟等,林下的硬叶常绿灌木、蕨类及苔藓植物极为繁盛。②北美的常绿阔叶林以佛罗里达半岛较为典型,优势树种有弗吉尼亚栎、黑栎、樟等,在低地有荷花玉兰、鳄梨、北美枫香、美洲水青冈等,越往南则常绿阔叶林树种类越丰富,多达75%。棕榈科、凤梨科,以及附生的兰科植物、蕨类植物也随之增多。南美洲以智利的瓦尔迪维亚以南(约南纬40°)的暖温带常绿雨林为典型,其繁茂程度几乎与热带雨林相似,由常绿的南水青冈所组成,并有大量的针叶树混生,如扁柏、罗汉松和南洋杉等属树木。③大洋洲东南岸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从昆士兰经南新威尔士、维多尼亚至塔斯马尼亚,已越过南纬40°,均以桉树为主,并有榕树、樟、石栗、假水青冈、金合欢、柑橘、蚌壳蕨等组成。藤本植物有省藤、铁线莲和素馨等为代表。新西兰处于南纬40°附近,从北岛到南岛,常绿阔叶林除有6种水青冈之外,并有木犀科、樟科、山龙眼科,以及桉树、金合欢、罗汉松、陆均松、贝壳杉、红豆杉等;林下有棕榈、黑桫椤等;藤本植物也较多。④在亚洲,日本西南部(九州、四国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当地称为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典型的森林是以栎属和栲属等常绿阔叶树所组成的群落。中国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的常绿树种、樟科、山茶科、木兰科、五味子科、八角科、金缕梅科、番荔枝科、蔷薇科、杜英科、蝶形花科、灰木科、安息香科、冬青科、茜草科、卫矛科、桑科、藤黄科、五加科、山龙眼科、杜鹃花科以及枫香属和红苞木属等所组成。
如果一座足够高的山地位于水充足的赤道地区,那么这座山上将会出现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排列的自然景观带谱。表现在植被上,将会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
如果一座足够高的山地位于水充足的赤道地区,那么这座山上将会出现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排列的自然景观带谱。表现在植被上,将会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
[目的] 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 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采用法瑞地植物学派的样地调查法记录了澜沧江中上游河谷中一独特的硬叶小叶常绿阔叶林类型———锈鳞木樨榄、清香木群丛。该群丛由南向北分布于1300~1900m的河谷下部,对群落外貌、生活型与生长型、植物种类科属的组成、分布区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结构简单,物种数平均为18种;(2)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居多,生长型以草本居多;(3)群落中计有维管植物116种,隶属于39科,84属;(4)植物科级、属级水平上均显示出了热带性质,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反映了与古地中海硬叶小叶林的历史渊源。该植物群丛适应澜沧江干热-干暖河谷气候,分布区域狭窄,是一类值得重点保护和深入研究的植被类型。
霞客鳞毛蕨生长环境
丹霞地貌,酸性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海拔40.0m,土壤类型:砂土,生态环境: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