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 依托单位 |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四川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
---|---|---|---|
完成人 | 王静、张凤荣、陈百明、郭旭东、邹晓云、汪秀莲、刘康、杨冀红、陈光建、刘有兆 | 类 别 | 科研项目 |
本项目属土地资源调查评价领域和(土地科学)基础研究领域。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大区级、县级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体系。(2)研究编制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并将其应用于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3)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预测方法与监测方法,构建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与监测方法体系。(4)研制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 本项目特点:(1)系统地提出了全国不同区域、县级尺度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具有开放式的交叉组合特点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国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首次制订了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南性文件《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并研制了“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空白。(3)集“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过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新方法,实现了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况;应用“障碍度”分析法,实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因子限制作用的定量表达,攻克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进行动态评价的技术难题。(4)研究成果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理论和方法创新意义,同时采用理论研究与试点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土地管理实践的转化。 本项目应用推广情况:(1)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已应用于全国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指标的制订;一些指标已应用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2)《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和“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六个省的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效发挥了土地资源管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3)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已应用于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和“国土资源部土地可持续利用信息发布系统”指标的确定。(4)所设计的耕地、建设用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用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中。 2100433B
获奖序号 |
20040015 |
||
项目名称 |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四川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
||
主要完成人 |
王静、张凤荣、陈百明、郭旭东、邹晓云、汪秀莲、刘康、杨冀红、陈光建、刘有兆 |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04-2-7 |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
等级 |
二等 |
财务评价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极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1、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已发,请查收!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指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后,从生产性、生产稳定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5个方面构建出该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核心阈值、生产性指标、保护性指标、稳定性指标、经济可行性指标和社会可接受性指标阈值和分值的方法。
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IS)评价法已在各研究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存在IS的通用性与区域适用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等问题。以东北三省2001年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SUAWR)评价为例,依据研究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选取指标保证了指标的区域适用性;采用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谱系聚类法之分裂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IS,充分借鉴、吸收了已有指标研究成果、IS构建思想及同行专家意见,保证了所选指标的通用性。体现动静结合的运行层和框架层耦合的IS结构则解决了农业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内涵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与IS的可操作性难于兼顾的矛盾。评价结果表明,按本研究构建的IS适合东北区SUAWR现状评价。
成果登记号 |
20040122 |
项目名称 |
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试点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
主要完成人 |
王静、郭旭东、陈光建、刘有兆、朱锦尉、田群杰、孟繁华、苑晓志、汪秀莲、刘康、邹晓云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2-07-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3-12-01 |
主题词 |
县级;指标体系;应用试点 |
任务来源 |
02; |
该项目在四川、江苏、浙江、河南、山西和辽宁等六省试点县工作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基本程序和主要步骤,项目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新方法,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将以往时间点的比较拓展到一段时间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的表现,并能预测未来时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项目首次制定了我国"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大纲";解决了逆矩阵编程、Oracle数据连接、多源数据融合、多种评价方法集成、时空统一的数据表现等技术难题,首次研制出我国"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对于规范和指导县级政府开展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科学制订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2100433B
项目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体系、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深入研究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及其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以及基于多光谱和高光谱的土地退化信息提取方法等,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典型地区耕地质量定量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对耕地退化的影响。 项目形成了基于遥感数据的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体系和土地退化监测指标体系,以及信息提取方法,在环北京地区、陕西榆林地区进行成功应用,较大提高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形成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不仅提供给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各行业应用,而且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工程中和即将开展的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中应用。提出的土地退化与耕地质量定量评价模型直接应用于陕西榆林地区,开展了不同尺度的土地退化评价与耕地质量评价。提出了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公共性、基础性综合信息和综合分析结果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