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①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②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较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北侧量转换成是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③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
2. 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内被测量值的范围。
3. 量程:测量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代数差。
4. 精确度: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5. 从复性:在所有下述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的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圆可能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7. 阈值:能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8. 零位:使输出的绝对值为最小的状态,例如平衡状态。
9. 激励:为使传感器正常工作而施加的外部能量(电压或电流)。
10. 最大激励:在市内条件下,能够施加到传感器上的激励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
11. 输入阻抗:在输出端短路时,传感器输入的端测得的阻抗。
12. 输出:有传感器产生的与外加被测量成函数关系的电量。
13. 输出阻抗:在输入端短路时,传感器输出端测得的阻抗。
14. 零点输出:在市内条件下,所加被测量为零时传感器的输出。
15. 滞后:在规定的范围内,当被测量值增加和减少时,输出中出现的最大差值。
16. 迟后:输出信号变化相对于输入信号变化的时间延迟。
17. 漂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终于被测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量。
18. 零点漂移: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及室内条件下零点输出时的变化。
19.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的增量与相应的输入量增量之比。
20. 灵敏度漂移:由于灵敏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校准曲线斜率的变化。
21. 热灵敏度漂移:由于灵敏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灵敏度漂移。
22. 热零点漂移:由于周围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漂移。
23. 线性度: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只限一致的程度。
24. 菲线性度: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直线偏离的程度。
25.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在规定的时间内仍能保持不超过允许误差的能力。
26. 固有凭率:在无阻力时,传感器的自由(不加外力)振荡凭率。
27. 响应:输出时被测量变化的特性。
28. 补偿温度范围:使传感器保持量程和规定极限内的零平衡所补偿的温度范围。
29. 蠕变:当被测量机器多有环境条件保持恒定时,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量的变化。
30. 绝缘电阻:如无其他规定,指在室温条件下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时,从传感器规定绝缘部分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气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风压传感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发生变化,和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标准信号。
压力变送器是指以输出为标准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接受压力变量按比例转换为标准输出信号的仪表。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感受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如4~20mADC等),以供给指示...
一般要选择一只合适的压力变送器,需要了解一下参数 序号 名 称 数 值 &nb...
选型1、压力量程范围:系统中要确认测量压力的最大值,通常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比最大值还要大1.5倍左右的压力量程的变送器。所以在选择变送器时,要充分考虑压力范围,精度与其稳定性。 2、压力介质:我们要考虑...
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在结构和安装、选型上有什么区别 电器仪表 2010-06-05 09:47:42 阅读 48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变送器的主要种类 变送器的应用最广泛、最普遍,变送器大体分为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变送器常用来测量压力、差压、真空、液位、流量和密度等。 变送器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之分,两线制变送器尤多;有智能和非智能之分,智能变送器渐多;有气动和电动之分,电动变送器居多;另外,按 应用场合有本安型和隔爆型之分;按应用工况变送器的主要种类如下: 低(微)压 /低差压变送器; 中压 /中差压变送器; 高压 /高差压变送器; 绝压 / 真空 /负压差压变送器;高温 /压力、差压变送器; 耐腐 蚀 /压力、差压变送器; 易结晶 /压力、差压变送器。 变送器的选型通常根据安装条件、环境条件、仪表性能、经济性和应用介质等方面考虑。实际运用中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用途
变送器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变为可被控制器识别的信号(或将传感器输入的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同时放大以便供远方测量和控制的信号源)的转换器。传感器和变送器一同构成自动控制的监测信号源。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传感器和相应的变送器。变送器的种类很多,用在工控仪表上面的变送器主要有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等。
按照地理位置,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为 :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极地高压带(南北极点附近)。
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这样,在假设不自转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个气压带。
我们通常所说的蒸气压为液体的蒸气压,当气相和液相达到平衡时,气相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无论是固体或液体,蒸气压大的称为易挥发性物质,蒸气压小的称为难挥发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