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 作 者 | 李良福著 李良福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ISBN | 9787502952518 |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共分7章,分别论述了土壤电导实际应用状况、土壤电导研究现状、影响土壤电导的因素、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影响的数学分析方法、土壤电阻率自动测量装置、土壤电阻率与气象因素和土壤温度及含水量野外观测试验、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的影响、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电导的影响、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的影响等内容,揭示了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特性影响机理,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大型地下金属设施的防腐工程设计与施工、开展精细农业研究以及改善土壤电阻率增强土壤电导特性、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可供雷电防护、金属设施的防腐、精细化农业研究等工作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气象、农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和其他经济行业从事土壤学、土壤环境安全、土壤电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土壤电导研究与应用
1.2 影响土壤电导的因素分析
第2章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影响的数学分析方法
2.1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2.2 多元线性回归参数估计方法
2.3 多元线性回归的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和多元相关系数
2.4 多元线性回归的离差平方和与偏相关系数
2.5 多元线性回归变量选择的逐步回归方法
2.6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方法
第3章 土壤电导自动测量装置
3.1 引言
3.2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工作原理及其研发
3.3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野外对比试验
3.4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运行监控与试验数据质量分析
3.5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
3.6 土壤电阻率远程自动测量装置使用方法
3.7 本章 小结
第4章 土壤电阻率与气象因素和土壤温度及含水量野外观测试验
4.1 引言
4.2 地面气象观测场地技术要求
4.3 观测场土壤电阻率观测试验
4.4 合川区气象局观测场气象参数观测试验
第5章 气象因素对土壤电导特性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场土壤电阻率特征分析
5.3 试验场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 土壤电阻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 小结
第6章 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电导影响分析
6.1 引言
6.2 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6.3 土壤温度与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性分析
6.4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率的相关性分析
6.5 本章 小结
第7章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电导的影响
7.1 引言
7.2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7.3 气象因素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7.4 气象因素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7.5 气象因素与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耦合效应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7.6 本章 小节
出版时间:2011-08-01
版 次:1
页 数:31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大气科学
容重大小受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土壤松紧状况以及人工管理措施的影响。
永磁直流电机分有电刷和无电刷两种。以有电刷的来分析,其转速和匝数有关,匝数越少,反电动势越小,其转速越高,转矩越小。匝数越少,可用的线径越粗,电流越大,功率越大。很多因素是相互牵扯,密不可分的。总之直...
1、在山区、沙漠地区,植物根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面层的沙化及流失。2、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根系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从而减少及避免土壤被风化、石化。植物的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
李良福,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全国雷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雷电防护、安全气象、土壤电学等方面科研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编著《防雷新技术——消雷工程》、《土壤电学》、《拓展气象事业防雷减灾新领域的实践》等专著12部;主持制定《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接地降阻剂》(QX/T104-2009)、《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DB50/368-2010)等标准15个;获得专利3项;发表了论文71篇,其中SCI、EI论文各1篇;曾获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全国气象软科学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对雷州桉树人工林集水区土壤水分及林冠层气象因子一年内(1999/10/01-2000/09/30)雨季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在雨季,土壤含水量(SMC)随着土壤深度变化而变化,在0-4m范围内层间含水量差异显著;雨季各层SMC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2)受充沛降雨量的强烈影响,雨季各层SMC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雨季各层含水量变异系数较干季同层次的变异系数大;(3)雨季地下50cm深(SM50)处SMC变化曲线波动较大,与太阳辐射(Rs)、降雨量(P)、风速(W)、水汽压差(VPD)、最高温度(Tmax)相关性极显著(α=0.001);(4)较深层次(即150cm,250cm,350cm)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与较浅层(50cm)SMC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均不同;(5)在雨季,三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1)。三组典型相关及重叠数值以第一典型相关值较大,第二、第三的重叠量较小,故林冠层气象因子主要由第一典型因素影响土壤含水量。林冠层气象因子通过3个典型变量可说明SMC总变异量的30.9%。
研究基质结构差异对土壤冲击特性的影响,在细化土壤介质冲击理论、完善防雷接地研究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分析了不同基质结构土壤的导电机理;搭建了土壤冲击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受不同基质结构影响的土壤冲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质为非团聚性结构的土壤,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土壤的冲击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和击穿时延均随着土壤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且3者均受到土壤孔隙率和粒径均匀度的影响;对于基质为团聚性结构的土壤,土壤的冲击特性不符合以上规律,且在相同含水量时,红黏土的导电性要弱于均匀粒径的砂质土;用细砂替代土壤开展土壤冲击特性研究是片面的。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博弈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论,提出了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建议。
吸附水是土壤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和特性直接决定着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热特性、介电特性等,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壤表面吸附水的含量、结构和特性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吸附水的比热及其对土壤固体比热的影响研究甚少。本项目以不同质地矿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合理论分析,探讨土壤吸附水比热随土壤质地、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评估吸附水含量和比热对土壤固体比热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改进土壤热容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模型并予以验证。本项目有助于深入认识吸附水的结构及性质,为研究和预测土壤水热耦合传输、吸附/解吸附过程,以及提高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提供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新型隔震措施,周期性隔震基础已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不考虑材料阻尼情况下,周期性隔震基础的隔震机理已较明晰。然而,由于理论分析上的困难,材料阻尼因素对周期性隔震基础滤波特性的影响一直未能考虑。本项目将系统研究计入阻尼因素后周期性结构频散关系分析方法以及阻尼因素对周期性隔震基础滤波特性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考虑阻尼因素,寻求周期性结构频散关系的求解方法,建立周期性结构滤波特性与耗能特性简化分析模型;2)研究有限周期性结构的能量流动特性,揭示滤波衰减作用和耗能衰减作用的影响机理;3)针对不同地震动、上部结构特性等因素,研究阻尼对周期性隔震基础滤波特性的影响,提出考虑阻尼后周期性隔震基础的简化设计方法。通过本项目研究,可望给出计及阻尼时周期性结构频散关系的有效求解方法,揭示材料阻尼对周期性隔震基础滤波特性的影响,进而丰富和完善周期性隔震基础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