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带磨削的优点是﹕砂带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宽砂带能磨削5米宽的平面)﹐故磨削效率高﹐而比能耗低﹔磨削时的散热性较好﹐磨削表面不易烧伤﹐表面冷硬程度和残余应力也比砂轮磨削小﹔所用设备较简单而适应性较广﹐尤其适于磨削特大﹑特宽工件的表面﹐如钢板﹑钢带﹑大尺寸管件的外圆或内壁等。但砂带磨钝后不能修整﹐需要时常更换﹐消耗较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砂带磨削不断向大型﹑高效发展。其中砂带强力磨削的切削速度已达40米/秒﹐磨削压力为100~200兆帕﹐每分钟材料切除量可达500厘米3以上。
周兴文:"国外砂带磨床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机床》﹐1980﹐第3期﹐第41~45页。
利用高速运转的环形砂带加工工件表面的磨削。一般在砂带磨床上进行。图1 砂带磨削的方法 是砂带磨削外圆和平面的方法。砂带围绕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压轮和张紧轮上﹐由压轮驱动回转作连续切削运动﹐工件放在传送带或工作台上作进给运动。当工件接触砂带或通过压轮下的磨削区时﹐即被砂带磨去表面的一层材料。砂带磨削的切削速度一般为20~30米/秒﹐磨削压力为20~30兆帕。砂带磨削可有效地消除工件表面的粗糙不平﹐但不能磨削沟槽和精确的边角﹐适于加工平面﹑曲面和成形表面。磨削成形表面(如透平叶片型面)时﹐可用与工件型面相匹配的成形接触轮或成形支承板﹐使柔性的砂带与工件之间保持均匀的接触压力
(图2 砂带成形磨削示意图 )。砂带磨削的尺寸精度一般为0.02毫米左右﹐最高可达3微米。如用细粒度磨料的砂带磨削﹐表面粗糙度可达R 1.25~0.16微米。
您好,首先来说加工中心切削液和切削液的总体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润滑和冷却。切削液按照用途可分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切削液和切削油。在选择使用切削液或切削油时要注意两点。一点是浓度。在常...
水溶性切削液与切削油相比,主要存在着性质易于变化,长时间维持理想状态较为困难等问题。这是由于它以水为母体,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害及各种化学因素的影响。切削油是直接使用,润滑极压性最好,冷却性与防锈性次之...
切削油和切削液的区别如下:1、切削液一般是水溶性的,是可以兑水加工的一种金属加工液。需要用纯水、去离子水或者自来水稀释一定比例的浓度进行切削;2、切削油是非溶于水的纯油加工的一种金属加工油,切削油可以...
金属的切削加工 这学期, 我学习了一门从来没接触过的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作为一名文科生, 对这门科目既陌生又熟悉, 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常接触着和机械制造有关的知识, 最常见的 就比如金属的切削,所以,学习完了这门科目,我最想谈谈的就是关于金属的切削加工。 何谓金属的切削加工, 就是用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 从而获得形状、 尺寸精度及表 面质量等合乎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实现这一切削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工件 与刀具 之间要有相对运动, 即切削运动; 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性能; 刀具必须具有适当的 几何参数, 即切削角度等。 金属的切削加工过程是通过机床或手持 工具来进行切削加工的, 其主要方法有车、铣、刨、磨、钻、镗、齿轮加工、划线、锯、锉、刮、研、铰孔、攻螺纹、 套螺纹等。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有很 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现象和规律,这些现象 和规律是学习各种切
铝合金的切削加工主要是车、铣加工,本文阐述了刀具材料的选择、典型切削参数以及改善铝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措施。
利用高速运转的环形砂带加工工件表面的磨削。一般在砂带磨床上进行。图1 砂带磨削的方法 是砂带磨削外圆和平面的方法。砂带围绕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压轮和张紧轮上﹐由压轮驱动回转作连续切削运动﹐工件放在传送带或工作台上作进给运动。当工件接触砂带或通过压轮下的磨削区时﹐即被砂带磨去表面的一层材料。砂带磨削的切削速度一般为20~30米/秒﹐磨削压力为20~30兆帕。砂带磨削可有效地消除工件表面的粗糙不平﹐但不能磨削沟槽和精确的边角﹐适于加工平面﹑曲面和成形表面。磨削成形表面(如透平叶片型面)时﹐可用与工件型面相匹配的成形接触轮或成形支承板﹐使柔性的砂带与工件之间保持均匀的接触压力
(图2 砂带成形磨削示意图 )。砂带磨削的尺寸精度一般为0.02毫米左右﹐最高可达3微米。如用细粒度磨料的砂带磨削﹐表面粗糙度可达R 1.25~0.16微米。
砂带磨削的优点是﹕砂带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宽砂带能磨削5米宽的平面)﹐故磨削效率高﹐而比能耗低﹔磨削时的散热性较好﹐磨削表面不易烧伤﹐表面冷硬程度和残余应力也比砂轮磨削小﹔所用设备较简单而适应性较广﹐尤其适于磨削特大﹑特宽工件的表面﹐如钢板﹑钢带﹑大尺寸管件的外圆或内壁等。但砂带磨钝后不能修整﹐需要时常更换﹐消耗较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砂带磨削不断向大型﹑高效发展。其中砂带强力磨削的切削速度已达40米/秒﹐磨削压力为100~200兆帕﹐每分钟材料切除量可达500厘米3以上。
周兴文:“国外砂带磨床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机床》﹐1980﹐第3期﹐第4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