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轻型井点降水 | 降水设备 | 井点管、连接管 |
---|---|---|---|
水井分类 | 无压井和承压井 | 减 少 | 基坑开挖边坡坡率 |
施工特点 | 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
轻型井点降水水井分类
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水井分为无压井和承压井。
当水井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时(即地下水为自由面),称为无压井;当水井布置在承压含水层中时(含水层中的水充满在两层不透水层中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面具有一定水压),称为承压井。
根据水井埋设的状态,水井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当水井底部达到不透水层时称为完整井;否则称为非完整井。
因此水井大致分为四大类,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
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滤料。
1、机具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2、可减少基坑开挖边坡坡率,降低基坑开挖土方量。
3、开挖好的基坑施工环境好,各项工序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基坑施工工序。
4、开挖好的基坑内无水,相应的提高了基底的承载力。
5、在软土路基,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段应用,有明显的施工效果。
轻型井点降水降水原理
如下图示:
井点布置
对于铁路桥涵的基础在地下水丰富地段,一般采用单排环型布置,利用单排井点降水,降水深度不宜超过5m。
首先进行基坑处原地面标高的测量,根据地面标高及基底设计标高确定基坑开挖深度,计算开挖坡率及开挖尺寸,依据开挖尺寸,在距离基坑边缘约1.0m处,布置井点吸水管位置。
高程布置
井点吸水管的滤水管必须埋设在透水层内,埋设深度可按下式计算:H1≥h2 h1 il1(m)
h2:井点管埋置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1: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环型井点降水一般取1/10
l1:井点管距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
按照上式计算出来的H1值,一般情况不超过6m,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不超过0.3m,如果大于6m,则要降低井点系统顶面标高。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 挖井点沟槽 冲孔 下设吸水井点管 灌填粗砂滤料 铺设集水管 连接集水管与井点管 安装抽水设备 试抽 正式抽水 基础施工 撤离井管
利用7.5KW高压水泵,通过软管与一根特制的Φ40钢管相连,钢管端部设有喷水孔,由两名操作工人手持钢管在集水管位置上下抽动,直至成孔,成孔深度一般比滤管深度0.5m,冲孔时注意冲水管垂直插入水中,并做左右上下摆动,成孔后立即拔出Φ40冲水管,插入井点管,,以免坍塌,集水管放入完成后,向孔内灌入少量粗砂,保证流水畅通。
每根井点管埋设完成后应检查其渗水性能,检查方法为,在正常情况下,井点口应有地下水向外冒出;否则从井点管口向管内灌清水,看管内水下渗情况,如果下渗越快,说明该管质量优良。
然后铺设Φ100集水钢管,集水管与井点水管之间的连接采用L=1.2m,Φ40的橡胶软管连接,两头用铁丝拧紧,外涂抹黄泥,以防漏气,最后连接真空水泵进行试抽。
试抽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接头的质量,井点的出水状况,真空泵的运转情况,如发现漏水、漏气现象,应及时进行加固或采用黄泥封堵处理,因为漏气会影响整套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整体的降水效果。
井点降水在使用时,要求不间断的连续抽水,真空泵旁侧必须配有备用发电机,一但停电,立即要进行恢复,否则可能造成基坑大面积坍塌,井点降水的正常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原则应立即检查纠正,在降水过程中,要派专人观测水的流量,对井点系统的维护观察。
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3、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系总管,均应除锈并刷防锈漆一道,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并刷防锈漆一道。
4、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3~66.7kPa,压力应保持在0.16MPa。
1、 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2、 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3、 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4、 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5、 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para" label-module="para">
6、 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7、 在打井点之前应勘测现场,采用洛阳铲凿孔,若发现场内有旧基础、隐性墓地等应及早上报。
8、 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增大水泵压力,但不要超过1.5MPa。
9、 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10、 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
11、 基坑周围上部应挖好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12、 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13、 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产生的负压,上层水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
1) 井点管透水节段必须包裹严实不透砂,埋设深度应达到方案要求标高,并插于透水层。透水节段必须回填中粗砂,保证透水效果。
2) 井点管与橡胶管、橡胶管与集水管、集水管和真空泵的连接保证密封不漏气。
3) 抽水用电必须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釆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4) 降水期间,应设专人巡视降水情况和机具设备的维护,当发生机械故障,如电机烧坏、开挖无意破坏或出现清水混浊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抽水。
5) 对各水管连接处保证一天检查一次,防止漏气,影响抽水效果。
6) 开始抽水时,如观测降水在计算时间内还未达到规定降水深度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对降水进行重新修正和计算,直到达到规定降水深度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7) 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8) 如基坑周围有高楼或重要建筑物时,在抽水期间内,应在基坑周围建筑物设临时沉降观测点每日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一次(观测应有观测记录),当发现有沉降异常时,应及时釆取措施处理,处理时可在井点管和建筑物之间设回灌井,釆用回灌法,保证建筑物地基以下水位平衡。 2100433B
轻型井点降水协议书 甲方: 陕西省益元实业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 况,经过友好细致的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承包范围: 沛县北孔庄安置小区二期一标段 6#、7#、8#、12#、13#、14#、 15#和 16#的基础井点降水工程。 一、承包方式: 1、包清工; 2,包设备; 3,包质量; 4,包安全; 5,包文明施 工;6,不包砂石、水、电。 2、结算方式为台班数计算,二十四小时为一台班。 二、设备的数量、价格及乙方的要求: 本工程需要用降水设备的数目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自出水之时算 起,每个台班每套泵班费定价为 一百三拾元( 130) 人民币,一 直到拔管为止。 在施工中因停电及甲方各种原因造成乙方不能正常开机, 甲方又 不让乙方拔降水管, 甲方应按正常施工给乙方计算台班, 在施工中因 天气造成的明水影响甲方施工,乙方无责任。 三、质
轻型井点降水 (2)
轻型井点降水有哪些原理及适用范围?
工作原理: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
适用范围: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井点3~6m,多级井点6~12m.
轻型井点降水主要由井管、特制橡胶连接管、连通管、抽水设备及机制井孔组成。
(1)井管:井管是由普通DN50镀锌钢管与带滤水层的滤水短管组成,管长一般为5~6m,滤水管长2m.
滤水井管置于井孔内起着收集过滤地下水的作用。
滤水管制作时,先在管段上钻出孔径约3~4的花孔,然后外壁绑扎尼龙窗纱或棕皮作为过滤层,滤管末端加丝堵以备在提出后冲洗用。滤水管与镀锌井管接头采用丝接,接口处应严密。
(2)机制井孔:井孔均采用钻井机设备成型,孔井深度、间距应视地下水位及水量而定,孔径一般为25~30为宜,井壁应垂直。
井孔作用是接收滞水层、含水层渗入的水。
(3)连通管:将所有的井管依次连接在同一管道上称该管为连通管,主要是起着收集井管内地下水的作用。连通管一般可布置在管沟两侧的地面上,连通管管径可根据地下水水量和连接的井管数量而定,一般多采用DN100~DN150的焊接钢管制作。
(4)抽水设备:抽水设备的任务是将地下水通过井管、连通管采用抽水或真空吸水的方式将水提升至地面井排走。
抽水设备一般可采用真空泵组和射流泵组两种类型,施工现场多采用射流泵组形式。
轻型井点降水安装程序:
(1)将预制好的井管垂直置放在孔井内,井管与孔井并底宜有1m间距,但滤管的顶部必须低于管沟沟底,不宜小于1.5m,井管距井孔周围间隙应均匀。
(2)将备好的洁净粗砂滤料填人井孔的周围间隙内,投入时应注意不要填到井管内,填至距井管顶部约1.5~2.0m处即可,留出封井距离。
(3)封井:在进行下一个井孔钻制时,将返出井孔的泥浆淤填至前一井管顶部称为封井,如集中钻孔井,可自制泥浆封井。
(4)接好连通管:在连接并管与连通管时,为便于安装和拆卸。可采用一种特制的胶管连接。
(5)将管路系统与抽水设备连接,并做好排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