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取向电工钢 | 外文名 | Grain Oriented Flatrolled Electrical Steel |
---|---|---|---|
主要应用 | 整流器 变压器 等 |
取向电工钢是电力工业行业不可缺少的一种软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整流器、变压器、电抗器及大电机等行业,用于制造各类变压器的铁芯。
电工钢亦称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它的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国外的生产技术都以专利形式加以保护,视为企业的生命。电工钢板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冷轧电工钢数量、质量、规格牌号,还不能满足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在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及科研等方面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取向电工钢:矿石---炼铁---炼钢---热轧---酸洗—冷轧---退火---冷轧硅钢(取向电工钢)
冷轧卷板:矿石---炼铁---炼钢---热轧---酸洗—冷轧---退火---冷轧卷板
生产具有高斯织构的硅钢,关键在于利用二次再结晶。为了实现二次再结晶,通常需要在合金中添加正常晶粒长大抑制剂,如MnS等。晶粒长大抑制剂必须能以参杂的形式弥散地分布在合金基体内,在二次再结晶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基体晶拉的正常长大,同时,又要求在最后的高温退火中可方便地消除掉,以免恶化产品的磁性能。在二次再结晶中、二次晶粒长大的取向核主要依靠适当的冷轧工艺和再结晶退火来产生。由于相变会破坏晶粒取向,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单相至关重要。
冷轧电工硅钢片,分取向硅钢片和无取向硅钢片及dw材。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常用厚度为0.35和0.50mm多成卷供应,它们的含硅量一般较低;变压器用冷轧取向硅钢片的常用厚度为0.20、0.30、0.35、0.50mm,它们的含硅量普遍较高。
无取向电工钢是电工钢的一种。下面具体来看一下它们分别的概念。一,电工钢电工钢亦称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
电工钢亦称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您可以参考一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没有500prw800这个型号,50W800是指厚度0.5mm,无取向,铁损值0.80瓦每千克。
取向电工钢又称为冷轧取向硅钢(英文名称:Grain Oriented Flatrolled Electrical Steel),是指含2.9%~3.5%Si,钢板晶体组织有一定规律和方向的冷轧电工钢。取向电工钢是电力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软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变压器、整流器、电抗器及大电机等行业。国家商务部公布,裁定原产于日本、南韩和欧盟的进口取向电工钢产品存在倾销,损害中国国内取向电工钢产业,决定自7月23日起,对原产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取向电工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37.3%至46.3%,实施期限为五年。
编辑
全世界电工钢的总产量约700万吨。当前,特别这几年随着中国电力、电器工业的
迅猛发展,中国的硅钢片需求量快速增加,2004年的消费量几乎已占全世界硅钢片产量的一半,导致中国的硅钢产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仍然无法满足国内需求,2004年进口硅钢片164万吨。
电工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电工钢包括Si<0.5%电工钢和Si含量 0.5~6.5%的硅钢两类,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变压器和镇流器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电工钢在磁性材料中用量最大,也是一种节能的重要金属功能材料。电工钢,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制造工序长,而且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常把取向硅钢产品质量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获得特殊钢中“艺术产品”的美称。
英文名称:GrainOrientedFlatrolledElectricalSteel。
冷轧取向硅钢是指含2.9%~3.5%Si,钢板晶体组织有一定规律和方向的冷轧电工钢。含碳量不超过0.08%,可含有不超过1.0%的铝,所含其他元素的比例并不使其具有其他合金钢的特性;厚度不超过0.56毫米;呈卷状的,则其可为任何宽度;呈板状的,则其宽度至少是厚度的十倍。一般指具有高斯织构的单取向硅钢片,即(110)晶面平行于轧制面、[001]晶向平行于轧制方向的硅钢。
编辑
热轧硅钢发展阶段(1882~1955年)
铁的磁导率比空气的磁导率高几千到几万倍,铁芯磁化时磁通密度高,可产生远比外加磁场更强的磁场。普通热轧低碳钢板是工业上最早应用的铁芯软磁材料。1886年美国Westinghouse电气公司首先用杂质含量约为0.4%的热轧低碳钢板制成变压器叠片铁芯。1890年已广泛使用0.35mm厚热轧低碳钢薄板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铁芯。但由于低碳钢电阻率低,铁芯损耗大;碳和氮含量高,磁时效严重。1882年英国哈德菲尔特开始研究硅钢,1898年发表了4.4%Si-Fe合金的磁性结果。1903年美国取得哈德菲尔特专利使用权。同一年美国和德国开始生产热轧硅钢板。1905年美国已大规模生产。在很短时间内全部代替了普通热轧低碳钢板制造电机和变压器,其铁损比普通低碳钢低一半以上。1906~1930年期间,是生产厂与用户对热轧硅钢板成本、力学性能和电机、变压器设计制造改革方面统一认识、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的阶段。
冷轧电工钢发展阶段(1930~1967年)[1]
此阶段主要是冷轧普通取向硅钢(GO)板的发展阶段。1930年美国高斯采用冷轧和退火方法开始进行大量实验,摸索晶粒易磁化方向<001>平行于轧制方向排列的取向硅钢带卷制造工艺。1933年高斯采用两次冷轧和退火方法制成沿轧向磁性高的3%Si钢,1934年申请专利并公开发表。1935年Armco钢公司按高斯专利技术与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生产。之后,Armco钢公司采用快速分析微量碳等技术和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及设备,使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直到1958年在掌握MnS抑制剂和板坯高温加热两个前工序制造工艺后,制造取向硅钢的专利技术已基本完善,产品磁性大幅度提高且稳定。1959年开始生产0.30mm厚产品,1963年生产0.27mm产品。40年代初,Armco钢公司开始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板。1963~1967年期间,英国、日本等国家陆续停止生产热轧硅钢板。热轧硅钢板逐步被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和冷轧取向硅钢板所代替。
高磁感取向硅钢发展阶段(1961~1994年)
1961年,新日铁在引进Armco专利基础上,首先试制AlN MnS综合抑制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1964年开始试生产并命名为Hi-B,但磁性不稳定。经过15年的持续改进,Hi-B钢制造工艺已日臻完善,并于1968年正式生产Z8H牌号。从1979年开始,新日铁和川崎公司采用提高硅含量、减薄产品钢带厚度和细化磁畴技术,陆续生产了0.30、0.27、0.23及0.18mm高磁感取向硅钢新牌号。
美国就中国取向电工钢案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1月14日发布的公告,美国13日就中国“取向电工钢案”执行措施,提出与中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这是美国首次对中国执行世贸组织裁决提出挑战。
世贸组织公告说,美国在其提出的请求中称,中国采取的措施“不符合反倾销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日也发表声明称,中国认为继续对美“取向电工钢”征收“双反”关税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对此美国提出挑战,要求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声明说,这是美国首次对中国执行世贸组织裁决提出挑战。按照世贸组织相关程序,其后中美将有60天的磋商期,如果不能解决彼此纠纷,这一问题将提交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决。
商务部:对日韩欧盟取向电工钢征反倾销税
2016年7月23日,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裁定原产于日本、韩国和欧盟的进口取向电工钢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取向电工钢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并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决定自7月23日起,对原产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取向电工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37.3%~46.3%,实施期限为5年 。
<正>~~
无取向电工钢板是指晶粒无取向的电工钢板。这种电工钢板的轧向和横向磁性大致相同,主要用于电机。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tandardNo: GB/T 25046-2010
中文标准名称 StandardTitle in Chinese: 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
首次发布日期 FirstIssuance Date: 2010-9-2
标准状态 StandardState: 现行
复审确认日期 ReviewAffirmance Date:
计划编号 Plan No: 20077235-T-605
代替国标号 ReplacedStandard:
被代替国标号 ReplacedStandard:
废止时间 RevocatoryDate:
采用国际标准号 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
采标名称 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采用程度 ApplicationDegree:
采用国际标准 AdoptedInternational Standard: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77.140.40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H53
标准类别 StandardSort: 产品
标准页码 Number ofPages:
标准价格(元) Price(¥):
主管部门 Governor: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TechnicalCommittees: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DraftingCommittee: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