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第2章详细介绍了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机理;第3章介绍了角钢支托拉杆、扁钢拉杆和粘贴碳纤维拉杆的组成及构造、设计与施工等;第4章介绍了角钢钢架、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槽钢圈梁、装配嵌人式方形钢管混凝土构造柱-角钢圈梁的构件组成、设计与施工、构件防腐防火防锈等;第5章介绍了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H型钢圈梁、人字撑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圈梁的外套加固法;第6章介绍了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的几种方法,如粘贴碳纤维布条加固法、粘贴玻璃纤维加固法、喷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粘锚薄钢板条加固法及“X”形斜拉筋加固法;第7章介绍了基础部位设置隔震支座托换技术的特点、原理及施工等;第8章提出了加固方法的综合分析应用;第9章通过案例介绍了砌体结构实际工程的加固设计。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机理
2.1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
2.1.1 承重横墙破坏和成因
2.1.2 纵墙的破坏和成因
2.1.3 楼梯间、电梯问墙体的破坏
2.1.4 其他易产生震害的部位
2.2 抗震鉴定工作的主要步骤和程序
2.2.1 抗震鉴定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2.2.2 评定要点
2.2.3 抗震鉴定等级划分
2.3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
2.3.1 加固机理
2.3.2 基本原则
2.3.3 加固方法的选择
第3章 内墙拉杆的改进方法
3.1 角钢支托拉杆
3.1.1 选用拉杆的原因
3.1.2 应解决的问题
3.1.3 拉杆组成及构造措施
3.1.4 设计要点
3.1.5 施工要求
3.1.6 技术特点
3.1.7 预拉张紧
3.2 扁钢拉杆
3.2.1 特点
3.2.2 拉结横墙的组成及构造
3.2.3 设计要点
3.2.4 施工要求
3.2.5 预拉张紧
3.3 粘贴碳纤维拉杆
3.3.1 圆孔楼板与支承结构间的连接
3.3.2 材料要求
3.3.3 拉杆的制作
3.3.4 施工要求
3.3.5 施工步骤
第4章 外墙构造柱、圈梁的改进研究
4.1 外加圈梁、构造柱的加固设计
4.2 角钢钢架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使用范围
4.2.3 角钢钢架的组成及构造
4.2.4 角钢钢架加固特点
4.3 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槽钢圈梁组合构件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构件的组成及构造
4.3.3 抗震加固设计要点
4.4 装配嵌入式方形钢管混凝土构造柱—角钢圈梁
4.4.1 问题的提出
4.4.2 组成及技术特点
4.4.3 设计要点
4.4.4 施工要求
4.5 组合构件的防腐防锈、防火
4.5.1 防腐防锈
4.5.2 防火
4.6 外墙增设构造柱、圈梁,内墙设钢拉杆加固
4.6.1 加固机理
4.6.2 效果分析
第5章 外套加固法的改进研究
5.1 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H型钢圈梁
5.1.1 外套加固的优缺点
5.1.2 技术特点
5.1.3 施工程序及注意事项
5.2 人字支撑、方形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
5.2.1 适用性
5.2.2 新型复合结构的承重结构选型
5.2.3 构件的组成
5.2.4 新型复合结构的分析方法
第6章 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方法的研究
6.1 影响砌体结构墙体抗剪强度的因素
6.2 粘贴碳纤维布条加固法
6.2.1 优缺点
6.2.2 构造要求
6.2.3 技术特点
6.3 粘贴玻璃纤维布条加固法
6.3.1 与碳纤维布条法加固的区别与联系
6.3.2 抗震验算方法
6.4 喷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6.4.1 玻璃纤维聚合物
6.4.2 技术特点
6.4.3 试验研究
6.4.4 墙体受剪承载力验算
6.4.5 与SGFRP加固的比较
6.5 粘锚薄钢板条加固法
6.5.1 优缺点
6.5.2 构造要求
6.5.3 技术特点
6.6 “X”形斜拉筋加固法
6.6.1 问题的提出
6.6.2 技术特点
第7章 基础部位设置隔震支座的研究
7.1 基础隔震的特点与分类
7.1.1 基础隔震的特点
7.1.2 基础隔震支座的分类
7.2 基础隔震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原则
7.2.1 结构简化分析方法
7.2.2 隔震理论分界线
7.2.3 参数控制
7.2.4 高宽比影响因素
7.2.5 隔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7.3 隔震层的组成
7.4 销键梁的特点
7.4.1 缺点
7.4.2 销键梁的技术特点
7.5 基础隔震的施工步骤
7.6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特点
7.7 展望
第8章 加固方法的综合应用
8.1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8.1.1 不同功能区的加固
8.1.2 高度和层数超限时的加固
8.1.3 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
8.2 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方案
8.2.1 墙体加固
8.2.2 洞口加固
8.2.3 整体加固
8.2.4 楼板加固
8.3 外墙增设圈梁、构造柱,内墙加钢拉杆加固
8.3.1 加同的基本要求
8.3.2 选择要点
8.3.3 加固的原则
8.4 补充加固法的选择
8.4.1 补充加固法
8.4.2 选择的依据
第9章 应用案例
9.1 角钢钢架加固
9.1.1 工程概况
9.1.2 加固方案的选取
9.1.3 加固设计
9.1.4 圈梁设计
9.1.5 构造柱设计
9.1.6 基础加固做法
9.2 粘贴碳纤维布条法加固
9.2.1 工程概况
9.2.2 抗震验算
9.3 粘贴玻璃纤维布条法加固
9.3.1 工程概况
9.3.2 抗震验算
9.4 喷射玻璃纤维加固
9.4.1 工程概况
9.4.2 抗震验算
9.5 基础隔震加固
9.5.1 工程概况
9.5.2 隔震加固设计简况
参考文献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编著
出版时间: 2016年7月1日
上架日期: 201607
征订号:28606
版次:第一版
页数:146
装帧:平膜勒口
开本:异16开
印张:9.750
ISBN:978-7-112-19443-8
布置在墙下呀。
组合砖墙详见《砌规》(2001版)第8章。8.2条,组合砖砌体构件分两种情况。Ⅰ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类似于夹心饼干,外侧为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面层,中间为砌体,通过拉结...
你好,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1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 2当纵横墙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或外加圈梁等加固; 3楼、屋盖板支承长度不...
传统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要明显低于框架式结构和钢结构。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砌体结构房屋大量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中的老城区。由于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灾害频发,砌体结构房屋远不能满足抗震的需要,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人对砌体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的不足和加固技术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地震多发区域的房屋建设和加固改造提供一些借鉴。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分析——文章结合目前房屋抗震加田常用的加固措施,对各种加固方法的选择条件和具体的加目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平衡经济效益与结构加固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面积联合厂房越来越多。以天窗和边侧窗为主体构成的自然通风系统,及沿外墙安装轴流风机组成的机械通风系统,已远不能满足生产车间对通风换气质量及卫生标准的要求。近年来屋顶风机系统在工程上的应用呈上升趋势[1],然而其质量与性能却参差不齐,应用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介绍屋顶风机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屋顶风机的类型及特点
屋顶风机分为屋顶送风机与屋顶排风机两大系列[2-3],其分类一般按所配风机形式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根据防雨帽的具体形式又有上排风和下排风之分;从制作材料方面既有全金属结构又有玻璃钢结构和钢-玻璃钢复合式结构等。
1.1轴流式风机
1.1.1屋顶排风机
从其防雨部分结构形式来看,屋顶送风机主要有伞形防雨帽、锥形防雨帽、半球形防雨帽和筒形防雨帽等,其中锥形和半球形防雨帽以上排风为主,伞形防雨帽以下排风为主,筒形防雨帽上下均可排风。从空气的扩散性能与对附近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以上排风为主的防雨帽,向上的排风出口风速均在5.0~8.0m/s,可以把排出的污染空气吹向高空(等效于接2~3m长的风管),有利于排出的气体更好扩散,特别在排风机附近有屋顶送风机的情况下,这一特性尤其明显,可以减少排风对送风的干扰,因而较下排风为主的防雨帽性能优良。但上排风屋顶风机也有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的不足。
1.1.2屋顶送风机
屋顶送风机的种类较少,主要有伞形防雨帽和百叶形防雨帽。
1.2离心式风机
离心式屋顶风机因受叶轮特性限制一般均为排风机,其特点为余压较高,主要应用于局部排风系统。因该类屋顶风机无蜗壳,叶轮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空气动压不能有效的转变为静压,因而空气动力性能很不理想,耗电量较高,仅用于排风阻力较大的系统,一般全室通风系统应尽可能避免采用此种屋顶风机。
2屋顶风机存在的问题
2.1结构材料方面
屋顶风机主要有全金属结构,玻璃钢结构。全金属结构屋顶风机以钢制较多,风筒与基础采用3~4mm厚的热轧钢板焊接而成,防雨帽采用1.0~1.5mm冷轧钢板焊接而成,涂防锈漆后经表面喷漆或烤漆处理。从多个工程实用证明:因屋顶空气环境恶劣,特别是梅雨季节过后,钢结构部分锈蚀严重,反映出钢结构防雨帽的抗锈蚀能力很不理想,严重地影响了屋顶风机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如某汽车制造厂安装的钢结构屋顶风机,在使用5年后,防雨帽已大部分失去结构强度。全玻璃钢结构屋顶风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锈蚀问题,但风筒与机座部分经过长期运行和风吹日晒雨淋,易老化脱落,造成风筒与电机坠落造成事故。
2.2设计方面
2.2.1很多屋顶送风机未设置停机后防止空气倒流的装置,或是屋顶风机停机后阀门不能可靠关闭,对于热压较大的车间其热损失不可低估。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无逆止装置的屋顶风机和轴流风机,在热压作用下风机高速旋转,这一现象说明热压造成的风速相当大,风筒内的风速可达2.0~3.0m/s以上。风机倒转对电动机启动很不利,可能因启动电流过大而损坏。
2.2.2防结露性能较差,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风筒上容易结露,产生滴水现象,以至影响正常生产。
2.2.3屋顶风机必须具备可靠的防雨、防飞雪与防风沙的基本性能,但目前很多屋顶风机在设计时仅考虑防雨功能,忽略了飞雪与风沙不仅会从上部进入风机,在室外风速达到一定强度的情下,还可能从下部进入风机。一些采用内部活动百叶作空气逆止装置的屋顶风机,看起来可以防止飞雪落入室内,其实飞雪聚集于活动百叶上,经室内温度融化后会造成滴水现象,不能起到防飞雪作用。
2.2.4在台风和沙尘暴多发地区,屋顶风机抗强风能力较差,重心偏高,平面和凹面结构增大风阻,伞形防雨帽的抗强风性能极不理想。
2.2.5有些屋顶风机的安全性不能很好保证,未在风机下部设置坚固可靠的安全网,仅靠装饰性风口无法保证在电机脱落与风叶断裂时脱落物不坠落伤人。
2.3工程应用方面
2.3.1屋顶风机的使用场所千差万别,例如有些工程要求连接部分短管,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有些用户要求更小的噪声,需要安装简单的消声器,这些外加设备均要求屋顶风机提供一定的余压才能保证正常运行,有些屋顶风机在保证额定风量的前提下,提供的余压较小,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2.2.2在工程应用中,砼屋面宜采用圆形基础以减轻重量,钢结构宜采用圆形基础以便于施工,有些屋顶风机与基础之间的连接不够方便可靠。配电仅能单向线,接线盒设于室外,都给安装带来麻烦。屋顶风机室内接口未设置法兰,用户不能方便地连接风管。
2.2.3有些屋顶风机设置需要人工经常清理的空气过滤器,从使用效果看,指望操作管理人员经常爬到屋顶上清理过滤器是不现实的,因此其运行结果非常差。
2.2.4屋顶风机安装于高空,是理想的鸟巢,必须设置防鸟网。
3屋顶风机改进措施及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材料方面
为提高全金属结构屋顶风机的防锈蚀性能,可采用整机热镀锌,也可采用铝合金制作防雨帽;为解决全玻璃钢结构屋顶风机的老化问题,通常采用增加玻璃钢厚度来强化处理,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因而全玻璃钢结构屋顶风机材料成本要高于全金属结构屋顶风机,据测算,仅结构成本两者就相差30%左右;最好的方法是屋顶风机采用钢-玻璃钢复合结构,防雨帽与逆止阀部分采用玻璃钢制作。充分发挥玻璃钢防锈能力优且易于造型的特点,可以根据气流组织和美学要求制成各种不同状况的屋顶风机,使得风机阻力最小,外形更美观;风筒和基础部分采用钢结构并经热镀锌处理,可保证结构强度和防腐要求,一些连接件直接焊接至风筒,使制造工艺简单化。
3.2余压方面
在保证屋顶风机额定风量的前提下,应保证不小于50Pa的余压供用户使用。
3.3止逆与安全方面
屋顶风机均设置在停机时能可靠关闭的逆止装置。可安装活页风门,活页风门有重力式、电动式和手动式3种,可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在设计中若采用的屋顶风机不具备逆止性时,计算采暖热负荷时要充分考虑室内热空气损失与室外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部分热损失,对于严寒地区,还要考虑对值班采暖的影响。在风机下部应设置坚固可靠的安全网以确保安全。
3.4防结露方面
屋顶风机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室内外空气共同接触部分的面积,减少结露量。工程设计中为安全起见,屋顶风机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避开工艺设备和工作岗位的正上方,减少滴水对生产的影响。
3.5防强风方面
在台风及强风多发地区应选用具有良好的抗台风性能的屋顶风机,其重心应尽量低,采用流线型结构以减小风阻,伞形防雨帽的抗风性能极不理想,尽量少用该结构。强风来临属于非正常情况,防雨帽设计可按停机状况考虑。在台风及强风多发地区使用的屋顶风机还可考虑加装自动副翼,即使在刮强风的天气下,因安装了自动副翼会减少风和雨的大量进入。副翼会通过弹簧机构回到原位,同时副翼还能够起到降低空气阻力的流片的作用,实现增大风量的效果。
3.6噪声方面
屋顶风机应有良好的声学指标,为控制噪声,风机转速宜不高于1500r/min,以采用960r/min的风机为好。5000m3/h以下的屋顶风机噪声应控制在50dB以下,大于5000m3/h的噪声应控制在60dB以下,并应避免出现高频噪声。
3.7运行维护方面
屋顶风机不宜设置需要人工经常清理的空气过滤器,如果送风有清洁度要求,应采用其它空气处理方案。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59763.html
有需要新闻源推广的客户请联系:淄博亿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结构改进
锯轮是实现安装带锯机的一对轮子,是实现主运动的主要部件。带锯机的下锯轮是主动轮,要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工作中能起到飞轮作用。上锯轮是被动的,由锯条带动,要求做的轻些,能与锯条尽可能保持同步,以便减少因启动制动和锯切阻力变化而引起的锯轮锯条之间剧烈的摩擦打滑,以防止锯条过分伸缩而断裂。
(1)对带锯轮表面进行淬火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以提高锯轮表面的强度,减少锯轮与锯条之间的摩擦。
(2)在锯轮表面覆贴 3- 5mm 厚度的橡胶,能后有效地较低噪音。这种方法多用于家具厂的小型带锯机上。
(3)将上锯轮结构由辐条式改为辐板式,使其不易受激振动。辐板式上锯轮采用整体铸造结构,消除或降低了辐条式上锯轮转动产生的气流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整机噪声降低 3d B(A)左右。
装置的改进
当前带锯机主要特点为进料速度大,锯机规格大,锯条稳定性差。锯解准确度低,而锯条稳定性取决于锯条张紧度、锯条外露长度、进料方向及导向装置等因素。锯卡是带锯机的导向装置,其作用在于缩短锯条工作边的自由长度,提高锯条的刚度,减小锯条横向振动的振幅,从而保持锯路平直。锯卡的安装位置应接近锯割的木材。锯卡有上锯卡和下锯卡。下锯卡固定于机座上,上锯卡安装于机身专设的导轨上,可随锯路高低不同而随时调节。
传统锯机中的锯卡一般采用双耐锯卡,它由两块硬木制成,与锯条留有一定间隙(一般控制在0.1~0.15mm,过紧则摩擦过大,锯条发热易产生弯曲,过松则会失去锯卡的作用) ,这种结构型式不能充分保证锯条在工作中不窜动,稳定性差。
为了解决锯卡内衬与锯条之间又有间隙又希望锯卡能起到一定的张紧锯条的作用,对锯卡做了如下的改进:
①压力锯卡:其工作原理是将锯条的工作边通过锯卡的侧向压力向外挤压,使锯条的工作边超过锯轮轮缘外侧一段距离(一般约 6—15mm) ,从而将锯条强制拉直。采用气动或液压缸式压力锯卡,可实现锯条自动退避,用它代替用的跑车自动退避装置,有利于摇尺精度的提高。
②将传统的锯卡改进为滚动式锯卡:锯条有一边抵住滚柱,降低了锯卡与锯条之间的摩擦。
自动处理系统
为使锯条适应木材的切削应力及其自身热应力变化,防止锯条窜动,达到稳定工作的目的,普通带锯机上的锯条须经常进行适张度处理,而适张度处理技术技术性较强,依赖经验及传统,技术保守,常会出现问题. 致使锯切不畅,锯解精度低,锯机操作工与修锯工之间产生矛盾等。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各种能自动处理适张度的锯机。
①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适用于普通带锯机的适张度自动处理锯轮形式。经在生产中使用,无论是原来有适张度或新用的锯条都不需另作适张度处理,而能直接使用,且锯条工作平稳,锯背及锯齿齿根处摹本上不产生裂睬,锯材加工质量良好。由于该项技术对原有带锯机的基率结构不变,只进行锯轮轮辕面的车削加工,便于推广使用。
②轮缘上加工出凸棱欧洲一些现代化带锯机上普遍在轮缘上磨削出凸棱,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把轮缘面加共成二个圆弧形,并使它们在离工作边沿约 1 /3 轮宽处形成凸棱;另一种轮缘面的前沿和背部均为直线,中间加工成圆弧并在靠近前沿处形成凸棱。
③锯轮轮缘表面开有环形槽这些槽可以顺利地排除锯条与轮缘表面之间由于挤入空气而可能形成的气垫,使锯条与锯轮更紧密地接触,以提高锯条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这些槽使锯条表面在宽度方向形成多支撑点,有利于阻止锯条向后滑移。
④锯轮静轴结构锯轮轴在张紧力作用下的弯曲,会使锯轮回转时产生过大的径向跳动,引起锯条周期性伸缩、应力陡变和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带锯机普遍采取静轴结构,这种结构刚度好,不易产生弯曲,有利于提高锯轮锯条运转的稳定性,能适应高张力带锯机的需要。同时静轴结构还可做成单支撑形式,便于在各种联锯上应用。
锯条检测
锯条裂口是锯条在使用中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但它却给制材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当锯条裂口超过规定长度时,就会造成事故,并威胁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修锯工人在修锯的同时尽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锯条裂口虽避免了,往往因措施不当,又带来了锯条不好用,寿命短的弊病,而且锯出的木材质量明显下降。以前仅从满足使用要求出发,作了三项机械性能指标规定,即抗拉强度,伸长率及硬度,但从安全角度出发不够全面,特别是细木工带锯条的韧性指标,疲劳性能反映不明显。应用反复弯曲试验法为一项有效检测法,它具有试验装置简单、缺陷反映敏感、操作方便、试验周期短的优点。方法可参考国标GB235 - 33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机(型号 GWJ - 5)经适当改装,更换部分零件即可应用带材试验。可检测三方面缺陷:
a. 钢材内部缺陷(如细裂纹、夹尾等)。
b. 钢材含有的有害杂质 (如过量非金属夹杂物,有害元素的晶界富集等)。
c. 热处理缺陷 (如晶粒粗大、淬火裂纹、网状碳化物,回火脆性)。
经实践表明,能同时发现冷热加工出现缺陷,同拉伸、硬度试验配合使用,可反映良好的经济效果,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带锯断裂事故发生率、促使带锯质量的提高 。
绩效改进是指确认工作绩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产生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策略,不断提高竞争优势的过程。即指采取一系列行动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绩效改进是绩效考核的后续应用阶段,是连接绩效考核和下一循环计划目标制定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标准,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绩效的持续改进才是其根本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绩效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