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铅酸蓄电池寿命评估及延寿技术 | 外文名 | Lead acid battery life assessment and life extension techniques |
---|---|---|---|
字 数 | 240000 [1] | 页 数 | 184 页 [1]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1] |
1概述 |
1.1 铅酸蓄电池发展概况 |
1.1.1 铅酸蓄电池技术发展概况 |
1.1.2 铅酸蓄电池在我国的发展 |
1.1.3 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发展历程 |
1.2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概况 |
1.2.1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标准 |
1.2.2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要求 |
1.2.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特点 |
1.3 铅酸蓄电池在变电站应用现状 |
1.3.1 站用铅酸蓄电池概况 |
1.3.2 南方电网站用铅酸蓄电池抽检情况 |
2 铅酸蓄电池基础知识 |
2.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构造 |
2.2.1 正、负极板 |
2.2.2 隔板 |
2.2.3 正、负极柱 |
2.2.4 安全阀 |
2.2.5 电解液 |
2.2.6 电池槽和电池盖 |
2.3 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
2.4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特点 |
2.4.1 铅酸蓄电池性能参数 |
2.4.2 铅酸蓄电池性能特点 |
2.5 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 |
2.5.1 铅酸蓄电池型号及字母含义 |
2.5.2 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主要名词术语 |
2.5.3 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指标 |
3 铅酸蓄电池的浮充寿命 |
3.1 循环寿命与浮充寿命 |
3.2 铅酸蓄电池浮充寿命的影响因素 |
3.2.1 浮充电压 |
3.2.2 环境温度 |
3.2.3 正极板栅的腐蚀 |
3.2.4 负极极板硫酸盐化 |
3.2.5 失水控制 |
3.2.6 热失控 |
3.2.7 犃犌犕隔板弹性疲劳 |
3.2.8 均充电压 |
3.2.9 蓄电池的不一致性 |
3.3 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寿命曲线 |
3.3.1 站用铅酸蓄电池历史运维数据总体情况分析 |
3.3.2 站用铅蓄电池内阻和浮充电压数据分析 |
3.3.3 站用铅酸蓄电池核容数据分析 |
3.3.4 高温加速浮充老化实验 |
4 站用铅酸蓄电池的典型失效模式 |
4.1 铅酸蓄电池的常见失效方式 |
4.1.1 正极板栅腐蚀 |
4.1.2 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 |
4.1.3 负极硫酸盐化 |
4.1.4 电解液干涸 |
4.1.5 热失控 |
4.1.6 微短路 |
4.1.7 汇流排腐蚀 |
4.1.8 电池漏液 |
4.2 站用铅酸蓄电池的典型失效模式分析 |
4.2.1 失效蓄电池基本信息 |
4.2.2 失效蓄电池电极电位分析 |
4.2.3 失效蓄电池解剖分析 |
4.2.4 失效蓄电池的材料分析 |
4.2.5 站用犞犚犔犃电池典型失效模式分析 |
5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及核容技术 |
5.1 铅酸蓄电池传统维护技术 |
5.1.1 铅酸蓄电池传统维护措施 |
5.1.2 铅酸蓄电池传统维护技术 |
5.1.3 铅酸蓄电池传统维护技术的不足 |
5.2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 |
5.2.1 铅酸蓄电池实现在线监测的意义 |
5.2.2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
5.3 铅酸蓄电池在线核容技术 |
5.3.1 在线快速容量测试法(蓄电池容量分析仪) |
5.3.2 电导(内阻)测量法(电导测试仪) |
5.3.3 在线安时法 |
5.3.4 建模法 |
5.4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核容/寿命预测系统实例 |
5.4.1 系统架构 |
5.4.2 系统功能 |
5.5 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
6 铅酸蓄电池检测技术 |
6.1 铅酸蓄电池的标准 |
6.1.1 国家标准 |
6.1.2 行业标准 |
6.1.2 团体标准 |
6.2 铅酸蓄电池检测标准比较 |
6.3 铅酸蓄电池检测与质量评价方法 |
6.3.1 外观与结构 |
6.3.2 电池材料 |
6.3.3 单体蓄电池性能 |
6.3.4 蓄电池组性能 |
6.3.5 检验规则 |
7 铅酸蓄电池本体参数对浮充寿命的影响研究 |
7.1 正极板栅合金的影响 |
7.2 正极板栅合金投铅量的影响 |
7.3 汇流排合金的影响 |
7.4 装配压缩比的影响 |
7.5 安全阀压的影响 |
7.6 电解液密度的影响 |
7.7 电解液饱和度的影响 |
7.8 蓄电池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
7.8.1 铁离子的影响 |
7.8.2 氯离子的影响 |
8 铅酸蓄电池运维工况对浮充寿命的影响 |
8.1 环境温度的影响 |
8.2 浮充电压的影响 |
8.3 电池一致性的影响 |
8.4 存储条件的影响 |
9 铅酸蓄电池修复再生技术 |
9.1 铅酸蓄电池修复再生技术概况 |
9.1.1 常见的蓄电池修复方法 |
9.1.2 蓄电池修复的意义 |
9.2 铅酸蓄电池单体修复再生 |
9.2.1 修复试验 |
9.2.2 修复效果验证 |
9.2.3 修复机理分析 |
9.3 整组铅酸蓄电池修复再生 |
9.3.1 修复流程 |
9.3.2 修复案例 |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对变电站用铅酸蓄电池寿命曲线和失效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蓄电池浮充寿命的本体参数、运维工况进行分析,对蓄电池在线监测及核容技术、检测技术、修复再生技术也进行了介绍,对蓄电池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品质控制、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退役后的修复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站直流系统概况、铅酸蓄电池基础知识、铅酸蓄电池的浮充寿命、站用铅酸蓄电池的典型失效模式、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及核容技术、铅酸蓄电池检测技术、铅酸蓄电池本体参数对浮充寿命的影响、铅酸蓄电池运维工况对浮充寿命的影响、铅酸蓄电池修复再生技术等。|
铅酸蓄电池,顾名思义,就是酸和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 这种电池需要定期的补充点解液()来保持正常工作,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电解液会被消耗,如果不补充,电池就会亏电,最后完全不能蓄电。 铅酸电池寿...
分辨“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的方法:铅酸蓄电池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顶部有可拧开的塑料密封盖,上面还有通气孔。这些注液盖是用来加注纯水、检查电解液和排放气体之用。按照理论上说,铅酸蓄电池需要在每次保...
一般充电时间会在8~10小时,切勿超过12小时(对电池寿命会有影响),当然不建议每次使用都把电用完,一般建议用电量在70%左右就进行充电了。拓展资料:电池主要由管式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
铅酸蓄电池的修复技术 蓄电池产生硫化的原因 铅酸蓄电池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动力电源。具有可靠 性好,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目前约有 95% 的市场占有率。在实际使用过 程中,如果电池的使用和维护不善,例如经常充电不足,不即使充电或过放电, 负极板上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坚硬且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这种硫酸铅用常 规方法充电很难还原,在充电时充电接受能力很差,大量析出气体,这种现象 被称为“不可逆硫酸硫化 ”,简称“硫化”。粗晶粒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使电 解液渗入困难并增加了内阻,因而蓄电池容量降低。 近年来出现的铅酸电池修复技术主要有: ? 采用大电流充电,使大的硫酸铅结晶产生负阻击穿来溶解的方法。 实验中发现,这种消除硫化只可以获得暂时的效果,并且会在消除硫化过 程中带来加重失水和正极板软化问题,对电池寿命造成严重损伤,不易采用。 ? 负脉冲 此方法应用至今已有 30
UPS系统的蓄电池使用寿命问题一直困扰着设备的投资者和使用者,由于蓄电池自身价值较高,在设备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更换就成了投资人和使用者争论的焦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判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但有利于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更有利于节约设备投资,达到设备更新的最佳时间点。本文剖析了蓄电池容量降低的真正原因,提出了蓄电池在使用中的最佳更换时间点的概念,以期达到蓄电池使用和更换投资的平衡。
项目实施技术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计方案评估、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评估,具体内容如下:
1.项目设计方案的评估
项目设计方案的评估是对于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估。其中,项目设计方案科学性评估是指对于项目设计方案本身各技术指标的全面评估;合理性评估是指对于项目设计方案与项目工艺技术、技术设备的匹配性的评估;经济性评估是指对于项目投资效益和效率等方面评估
2.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的评估
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的评估包括对于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评估。其中,可靠性评估是评估项目实施技术与实施组织方案能否科学、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设计方案的各项要求;经济性评估主要是评估所选用的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节约实施成本;高效性评估主要是评估所选用的项目实施技术和实施组织方案能否高效快捷地完成项目的实施作业。
项目实施技术评估的方法有指标数据比较法、工期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均为项目评估技术的常用方法。
本书针对我国恶臭环境管理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围绕恶臭基准研究方法学、低浓度恶臭气体测试方法、环境恶臭背景值、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筛选、恶臭暴露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展开了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恶臭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与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评估单位及评估形式
评估工作可以由编制部门自行承担,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具体负责。规划评估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出中期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经规划咨询委员会或者其他有资质的单位组织论证后,作为修订规划的重要依据,由规划编制部门报规划批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