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侵入物利用了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是一种微波收、发分置的探测器。墙式微波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发射天线、微波接收机、接收天线、报警控制器组成。
中文名称 | 墙式微波探测器 | 外文名称 | Wall type microwave detector |
---|---|---|---|
用 途 | 探测侵入物 | 范 围 | 几百米 |
原 理 | 场干扰 |
微波段的电磁波由于波长较短,穿透力强,玻璃、木板、砖墙等非金属材料都可穿透。所以在安装时不要面对室外,以免室外有人通过引起误报。金属物体对微波反射较强,在探测器防范区域内不要有大面积(或体积较大)物体存在,如铁柜等。否则在后阴影部分会形成探测盲区,造成防范漏洞。
随着高功率微波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功率微波(HPM)测量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高功率微波具有峰值功率高(GW量级)、脉宽较短(ns量级)、单脉冲或者脉冲串、其测量环境存在强电磁干扰甚至射线干扰等特点,其功率的准确测量是一项普遍的难题。目前通常是将高功率首先衰减到中功率或低功率来进行直接测试。然而,测量需要大量的衰减,大量的衰减使得测量系统复杂,并且测量累计误差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基于晶体二极管的小功率检波器在强电磁辐射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干扰,因此研究高功率微波探测器尤为重要。
微波脉宽100ns时探测器测得的波形与检波器的输出波形相似,这就说明探测器响应比较快;而当微波脉宽逐渐增加时(脉宽大于400ns时),探测器测得的波形与检波器的输出波形不一致,探测器脉冲顶部倾斜。之所以出现波形畸变的情况,分析原因是由探测器电源电路引起的。经改善电路后,在外场利用探测器测量相对论返波管的功率波形,测得的微波波形与检波器和无源探测器所测波形相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00Hz重频考核,测得探测器波形比较稳定。
因此,经过改进电源电路后,探测器能够不失真的测量出脉宽20ns~1μs范围内的微波信号;同时发现,脉宽变化对探测器的灵敏度影响不大。外场实验表明,探测器能够在100Hz重频下稳定工作。同时,利用高功率微波探测器系统测量了返波管的微波辐射场分布,采用辐射场功率密度积分法测得返波管的功率为1.02GW。
微波探测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种。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的波长很短,在1mm~1000mm之间,因此很容易被物体反射。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微波墙式探测器利用了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是一种微波收、发分置的探测器。
微波探测器的特点有:1.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对警戒区域内活动目标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防范空间,范围比较大,可以覆盖60°至90°的水平辐射角,控制面积可达几十到几百平方米。2.墙式微波探测器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微波电磁场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警戒线,可以长达几百米、宽2到4米、高3到4米。
微波探测器:属于单一探测方式的探测器,主动发射微波再利用物体反射微波的原理侦测人体的移动,产生报警。窗帘的摆动、以及非人体的物体移动都会发出报警,故误报率较高。红外微波探测器:在微波探测器上加入了红外...
对浓度的检测要求不同 。
附图,按烟感探测器,修改主材就可以
随着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大量的应用,其弱点不断显露出来,由于常用的是双光束或四光束型,发射和接收是直线对射型式,警械高度低且防范高度极窄,一般入侵者"一跨而过",从而避开了光束,防盗如同虚设。由此,应用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缺陷和不足。
智能红外微波三鉴探测器 该款探测器 是一种采用了微波多普勒效应、光谱分析、光量子探测 等尖端技术的智能红外微波三鉴探测器。通过对人体发出的远红外光谱, 及人体走动产生多普勒频移进行智能分析、量化计算,准确地对人体移动 方向作出识别,采用 “微波 +红外 +微处理器 ”三鉴综合探测分析技术,使探 测器更加稳定、能更有效防止误报。适合在现代家居中对阳台、落地窗、 超大窗户环境下的监控。 产品主板示意图: 一、主要功能特点: 1、 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电击保护; 2、 自动脉冲调节; 3、多工作模式: 1)普通模式(两次报警最小时间间隔为 5 秒); 2)可单独使用红外或微波探测而且距离可调; 4、 红外微波双重监测、微处理器分析,超强灵敏、稳定,远离误报; 5、 精细的全范围温度补偿; 6、 红外灵敏度、微波范围可调节; 7、DC12V供电。 二、工作原理: 1、 将 DC12V电源接入标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