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元素与风系统种类特性及风土差异;找出适合各地本土气候行星风系及在地环境特色因素,以建立发展台湾绿建筑环境共生自然通风策略之基础;进一步建立湿热气候地域风土特色及美学设计手法所需之进阶专业知识;顺应台湾湿热气候及行星风系,所发展出国内优良现代风土特色自然通风建筑案例之解析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节能减碳时代的建筑思
1-1 顺应当地气候来设计建筑
1-2 寻回永续绿建筑轨迹与构成要素
1-3 重新建构现代建筑通风文化
1-4 现代建筑设计应导入正确自然通风概念
1-5 自然通风知识被遗忘出现设计混乱现象
1-6 通风热效应设计要有大自然风系知识
第二章 气候元素创造风土及地域特色
2-1 气候元素的差异与地域风土文化
2-2 西风带╱地中海型气候型态与文化
2-3 西风带╱温暖湿润气候型态与文化
2-4 信风带╱乾燥气候型态与文化
2-5 信风带╱湿热气候型态与文化
2-6 信风带╱复合型气候型态与文化
2-7 东风带╱寒冷气候型态与文化
2-8 工业文明摧毁建筑与气候之连结及风土特色
第三章 建筑自然通风基本原理与设计
3-1 建筑通风基本原理
3-2 建筑位置与风遮(wind shade)关系
3-3 利用自然通风增加建筑内部热散失
3-4 各种通风策略与设计手法
3-5 开窗方位与风力通风
3-6 室外自然风管理规划
3-7 室内自然通风设计
3-8 湿热气候通风设计是复杂过程
第四章 行星风系与湿热气候区环境本质
4-1 全球行星风系之分布
4-2 湿热气候区充满茂盛生命力
4-3 季风行星风系风向会周期性规律改变
4-4 热带气旋台风及飓风行星风系之狂暴威力
第五章 早期建筑顺应行星风系通风对策
5-1 全球行星风带建筑通风基本对策
5-2 低纬度行星静风带╱湿热气候通风
5-3 低纬度行星信风带╱湿热气候通风
5-4 低纬度行星季风带及台风带╱湿热气候通风
5-5 中纬度行星季风带╱乾燥气候通风
5-6 中纬度行星西风带╱温暖气候通风
5-7 高纬度行星东风带╱寒冷气候通风
5-8 湿热气候各行星风带通风对策差异大
第六章 湿热静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6-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6-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七章 湿热信风无飓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7-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7-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八章 湿热季风无台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8-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8-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九章 湿热季风台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9-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9-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十章 湿热信风飓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10-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10-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十一章 温暖西风带地域共生绿建筑通风计画
11-1 地域自然环境因素解析
11-2 建筑自然通风之策略
第十二章 湿热环境共生通风建筑风土美学
12-1 从风土追求建筑美学
12-2 湿热静风带建筑美学风土元素
12-3 湿热信风带建筑美学风土元素
12-4 湿热季风、无飓风带建筑美学风土元素
12-5 湿热信风、台风带建筑美学风土元素
12-6 湿热信风、飓风带建筑美学风土元素
12-7 现代风土绿建筑通风美学元素
第十三章 台湾自然通风现代建筑风土特色
13-1 通风机能类型风土特色元素
13-2 住宅大楼及透天住宅风土特色
13-3 学校教室风土特色
13-4 大空间体育馆风土特色
13-5 办公大楼风土特色
13-6 百货商场风土特色
13-7 图书馆风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全球气候分区及行星风带主要城市气候资料
2100433B
自然通风是指不间断的给室内开窗换气,让空气自然对流,形成室内空气交换,达到通风的效果。自然通风又分穿越式通风、浮力烟囱式通风、单侧式局部通风三种不同的方式
可以将地下室的面积略大于地上房间尺寸,多出的尺寸可用来做一个简易的天窗,解决采光问题,如果地下室过大,则需要电灯辅助。通风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几十块钱买一个换气扇放在靠近天窗的位置,如果地下室面积太大,...
优点: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使人口集中,可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效率;其次能使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大幅度缩小,有可能在城市中心地段选址
如何使建筑最大程度的利用风,是建筑创作中自然风设计的主要目的。首先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充分利用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捕风器和地冷空调,改善室内物理环境,解决功能与能耗污染平衡问题。主要根据大量文献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从热压通风、风压通风等方法阐述湿热地区通风策略。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到目前为止,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有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据香港《文汇报》2012年10月15日报道,英国气象局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过去15年来并没有暖化。
报告显示,1997年初和2012年8月相比,全球气温并无明显变化。有气候专家承认,科学界用来预测气候变化的计算机程序有严重缺陷。
新报告指,全球气温由1880年至今上升0.75摄氏度,但根据全球3000个监察站的资料,全球气温在近15年来是零变化,一次气温上升周期要追溯到1980年至1996年。
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柯里认为:"要改变1980年后气候暖化的指针,考虑自然内部变量作为基本要素。"自然变量是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条件,如长期性海洋温度周期、太阳温度转变等。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专家琼斯认为,如无大规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暖化将暂停一段时间。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体,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尚不受限制。
从当前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排放量,增加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效率;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由此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其中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固碳技术的技术原理是清楚的,但能否成为实用技术还是未知数,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从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一是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二是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包括各国之间的联合履约),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
从今后可供选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己把开发节能和新型能源技术列为能源战略的重点。到90年代,美国能源部已把开发高效能源技术和减排温室气体列为中心任务,致力于开发各种先进发电技术及其他面向21世纪的远景能源技术。
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的持续升高。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使大气中一些温室气体的浓度度不断增长,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暖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居住环境。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