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形态特征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米,茎枝被柔毛。
叶:互生,圆心形,长5-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叶柄长3-12厘米,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13厘米,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毫米;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厘米;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花期7-8月。
果: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厘米,长约1.2厘米,分果爿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
苘麻在中国的种植和利用已有悠久历史,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周礼》,距今已有2600余年。当时被人们利用作为衣着原料,但由于纤维品质不及苎麻和大麻,后逐渐变为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
主干在幼树期树皮光滑,树龄增大后树皮变粗,纵裂或剥落。嫩枝无毛或具有茸毛,后 梨树脱落;2年生以上枝灰黄色乃至紫褐色。冬芽具有覆瓦状鳞片,一般为11-...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中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省区均产,东北各地有栽培。分布于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茼麻无论旱地还是水涝低湿地栽培都以适期早播为好。早播的幼苗可以延长麻株生长期、提高纤维产量及质量,并能躲过地蚕为害实现全苗,以及进行后续的整地工作。在低洼地种植时早播可减轻涝害,早播可使收获期也相应提早,这样有利于沤麻。
苘麻的播种可分为条播与撒播2种。播种量为11.25-30 kg/hm ,而尤以15-22.5 kg/hm 为宜。播种时撒播出苗不齐,易出笨麻(小麻),且田间管理较不方便,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害,降低麻皮产量,故应改为条播,播种量为15-22.5 kg/hm 。播种量为15-22.5 kg/hn ,行距40-50cm,株距10cm,每公顷保苗在22.5万-30万株,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合理密植能起到增产作用,各地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耕作技术等条件适当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早、中熟品种可比晚熟品种密,肥地或晚播可比瘦地或早播密。
麻苗出土后。苗高5cm左右时应进行第1次间苗,拔出过高、过细、生长不良或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高10cm左右时,进行第2次间苗即定苗,定苗株距6-10cm。间苗时间与苘麻苗期中耕次数的多少对茼麻植株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结合第1次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定苗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50cm左右时进行第3次中耕 。
苘麻生育期间共追肥2-3次,定苗后茎秆进入迅速生长期。通过施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苘麻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施足追肥,每公顷追肥用硫酸铵225-375kg。还要酌量施草木灰和过磷酸钙。株高40-50cm时,每公顷追施标准氮肥300-375kg,钾肥75-150kg,沟施于行间。在多施基肥配合施用追肥的情况下,苘麻产量能显著增加,水涝地区应在雨季前早施追肥。苘麻麻叶应任其自然脱落,否则会降低纤维产量。
夏旱缺雨时要及时灌水。涝洼地要做好排涝工作,多风地区要注意培土,以防止麻株被风吹倒或碰伤折断。
苘麻病害主要有斑点病、露菌病、胴枯病、立枯病等,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包括拔除病株、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选留无病种子、增施钾肥、生长期间喷波尔多液等。
苘麻害虫有小地老虎、切根虫、玉米螟、小造桥虫、麻天牛等,可采用堆草诱杀或黑光灯诱杀、清洁麻田、铲除杂草及药剂防治等方法除去 。
种子成熟前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敏感除草剂有2.4一滴、二甲四氯、百草敌、都尔、利谷隆、灭草猛、虎威、眼镜蛇、莠去津、西玛津、赛克津、阔叶枯、苯达松、广灭灵、百草枯、伴地农、都阿混剂、杜邦巨星、克阔乐、茅毒、绿黄隆、草净津、杀草净等。
收获时期的早晚与苘麻的产量及品质有密切关系 。多数麻株已结有3-5个蒴果,顶端仍在开花,茎下部叶片枯黄脱落,茎上部叶片也呈黄绿色时,即为收获期。如果收获期推迟,则其纤维粗硬,品质差,各地因条件不同,收获时间也不同。
收获时可采用拔割法或镰刀割法2种。拔割下来的麻株,晒1-2d后打捆,麻叶已自然脱落,然后下水沤麻 。沤麻可在坑塘、河湾、道沟的水中进行,麻捆的排列依水源而异,深水、死水区应采用麻捆根梢相互颠倒、麻排十字重叠5-6层的方法,浅水河水区用根梢颠倒一字形排列法。重叠2-3层。沤麻时间长短视水温高低而定,20-25℃时1周即可沤熟。由于苘麻根部纤维总量占全株纤维重6%-10%,连根拔起并带根沤麻可使根部皮层经沤制后呈绒根状态,纤维柔和细致,方便使用。沤麻时应随时检查麻株的沤熟程度,时间不宜过久。
留种的苘麻,应选生长整齐、植株高大、茎秆粗细均匀、分枝节位高、无病虫害的麻株,使其继续生长20-30d,待麻株上有7-8个蒴果成熟时,割倒晒干脱粒。应建立种子田,采取提纯复壮的方法繁育良种 。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红萼苘麻原产于巴西等热带地区。红萼苘麻性喜温暖,温度在15℃以上时可正常开花。不耐寒,冬季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红萼苘麻宜使用含壤土基质进行栽培。
红萼苘麻是常绿软木质灌木,叶绿色,长5-10厘米,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分裂,有细细的叶柄。叶互生,掌状叶脉。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梗,下垂;花萼红色,约2.5厘米长,半套着大约4厘米长的花瓣,花萼钟状,裂片5;花瓣5瓣,黄色;花蕊深棕色,伸出花瓣约1.3厘米长。小苞片缺失;花冠钟形,基部联合,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顶端具多数花丝;子房具心皮8-20,花柱分枝与心皮同数,子房每室具胚珠2-9。蒴果近球形,灯笼状,分果爿8-20;种子肾形。全年都可开花。
红萼苘麻的茎纤幼细长,分枝很多,很适合作为吊盆栽种观赏,是优良的盆栽观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