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杂志是关注并服务蓬勃发展的隧道桥梁领域的综合类期刊,发行覆盖全球范围,涵盖全产业链。
期数 |
主题 |
2013年4月刊 |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探索专题报道 |
2013年6月刊 |
IBTC2013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专题报道 |
2013年8月刊 |
IFUS2013地下空间与现代城市中心国际研讨会精彩回顾 |
2013年10月刊 |
这座城因桥隧而变——上海桥隧发展历程及演变过程 |
2013年12月刊 |
城市防洪排涝引发各方重大关切 |
2014年2月刊 |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技术综述 |
2014年4月刊 |
一路有你——写在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开幕之前 |
总编辑 Managing Editor
邓艳 Yannie DENG
行业资讯
专题报道
人物专访
工程实录
市场动态
专家专栏
集粹
他山之石
技术前沿
深受大众喜欢
九牧自创立以来,就以打造世界品牌为己任,砥砺前行,不断创新。 近年来,九牧推出“价值营销”新战略,从品牌、渠道、产品、研发等方面全面发力,成功实现了企业的逆势高速增长和转型升级:电商、工程业务再...
九牧厨卫三度获得世界顶尖品牌价值评估机构的高度认可,以91.62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卫浴行业榜首。九牧已经拥有丰富的产品体系,涵盖了卫生陶瓷、智能厨卫、卫浴家具、五金产品、厨卫五金等7大系列、10...
《桥梁与隧道》杂志是“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IBTC)的指定刊物,由中国领先的会展媒体运营商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面运营管理。杂志立足于关注并服务蓬勃发展的隧道桥梁领域的综合类期刊,发行范围覆盖全球,涵盖全产业链。杂志为双月刊,每双月月底出刊,大16开本,正文80页,全彩印刷。每月发行量5000本,主要栏目有专题、分析、技术、趋势、市场、资讯等。
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IBTC)为本刊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
有关大会的相关报道:
【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4月11~12日,“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主办,上海闻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承办。本届会议主题为:聚焦工程安全,践行创新理念。中国科学院孙均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王梦恕、杨永斌、欧进萍、林元培等4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建筑施工、咨询规划、生产制造等单位的近50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桥梁隧道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的相关技术。2100433B
2007年4季度以来,受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及货币紧缩等相关政策影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8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充分借鉴了国内
2007年4季度以来,受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及货币紧缩等相关政策影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8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充分借鉴了国内专家学者以及国外著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Interbrand和Brand Finance的研究经验和操作实务,
【CCTV】:上海举办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于2012年8月2-3日在上海银河宾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桥梁与地下工程的专家学者及英国、意大利、日本的专家计360人。国际隧协副主席白云、国际桥协副主席葛耀君,原国际隧协主席马丁,国际隧协副主席瓦格纳、日本地质地盘研究所桥本所长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召开 2012年8月2日至3日,“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长大桥隧——变天堑为通途”。
本届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和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支持,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企业、高校的协办。同时,会议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隧道网、《桥梁》杂志、《隧道建设》杂志等行业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4月11~12日,“2013(第二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主办,上海闻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承办。本届会议主题为:聚焦工程安全,践行创新理念。中国科学院孙均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王梦恕、杨永斌、欧进萍、林元培等4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建筑施工、咨询规划、生产制造等单位的近50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桥梁隧道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的相关技术。
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杂志、网站、报刊及内部通讯上即时发布会展筹备的进展情况;展会开幕前一个月左右通过电台、电视台、户外大型广告、地铁和楼宇广告等媒体资源向社会公开宣传展会信息,最大程度提升展会知名度;
主办单位将印制邀请函、门票、展览会刊、参观指南、DM宣传单、资料袋等20余万份宣传资料定向寄送给专业买家及专业人士,邀请其前来贸易洽谈;
主办单位会同(桥、隧)行业管理部门、相关协(学)会、特邀媒体、海外支持单位、业内大型企业等渠道邀请至少5万人次的专业买家及相关人士前来参观、交流、洽谈、贸易;
将于展会同期策划各类技术交流会、研讨会、产业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媒体现场采访等相关活动,从而扩大展会影响力、提升展会规模与层次;
桥梁与隧道工程培养目标
本学科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为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制定目标如下: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具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献身精神;
2. 在坚实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掌握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结构分析方法及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学习和掌握结构分析方法、数值计算方法等并熟练用于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分析;学习和掌握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和方法;掌握和运用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的监测监控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同时应具有相邻学科和人文学科较广的知识面。
3. 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理论、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从事桥梁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