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成型也称加压成型或压缩空气成型。主要分为单阳模成型、单阴模成型、对模成型、无模成型,四大类
而气压成型 与真空成型的区别真空成型无论是真空成型还是气压成型,都是将塑料板(片)材放在加热器与模具之间,夹在框架上,使板(片)材与模具型腔密封并经受热软化,用真空或压缩空气使板(片)材两面产生压差而成型的方法,又称简易成型。
气压成型分类
将已预热好的板(片)材快速压紧后,由9通人压缩空气,将板(片)材预成型.并使成型深度超过阳模6的高度.再用柱塞8从预成型板(片)材下面升起阳模。
冷却后,预成型板(片)材便紧包在阳模上.成为最后形状。
这种办法可减少壁厚的不均匀程度。
单阴模成型工艺过程是板(片)材用夹框夹紧在凹模上,凹模是成型面,凹模底部型面上开有小孔,板(片)材被密封在中间,此时从压板的孔中通入压缩空气,板(片)材受压而被拉伸,紧贴在凹模型面上成型,成型过程中,凹模内原有的空气从凹模底部小孔排出,冷却定型后,从凹模底部小孔鼓人空气脱模,经修整后得到制件。单阴模加压成型的模具及工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b),(c),为成型过程中的各个阶段,(d)为加压切边,(e)为开模通过压缩空气吹出制品的过程。
它是采用两个彼此相合的单模,也就是配对的单模来成型的。成型时先将板(片)材用框架夹持于两模之间并用可以移动的加热器对板(片)材进行加热,当已被加热到足够温度时,移去加热器并将两模合拢。合拢时上模或下模的升降通常由液压机操纵,而在合拢过程中,板(片)材与模具间的空气则由设置在模具上的气孔向外排出。经冷却、脱模和修整后,板(片)材即转为制品。
阴模一般采用弹性材料,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制件底部压出各种图案。制件的抛物线形状,可以用压缩空气来调节。此法也可以制成与阳模一样形状的制件。
无模气压成型的优点,与自由真空成型相同,其装置右图所示。板(片)材夹持在具有通气孔的平板上。成型时,加压只进行到一定程度即可停止,由直观或光电管控制。由这种方法制成的制品,形状都成半球装的罩形体,其表面十分光泽且不带任何瑕疵。如果所用塑料是透明的,其光学性能几乎可以不发生变化,故常用于制造飞机部件、仪器罩和天窗等。
对拉伸环的要求,与单阳模模压成型相同。在拉伸环和支撑环内,可安装加热元件,以免板(片)材温度急剧下降,一般能预热至70~80℃即可。通人的压缩空气,可以事先预热至50-60℃,成型压强视模具和设备的耐压强度决定,可在0.02~0.034MPa的范围内选择。
在成型过程中,板(片)材放置要迅速,一般应在1~1.5min内完成,以免冷却。在生产大型制件时,为方便板(片)材装放机械化,可将装置呈倾斜状态安装。
差压成型是热成型中最简单的成型方法,其制件存在诸多特点,例如,制件与模壁贴合的一面,可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较高;制件表面光泽度好,透明材料成型后可得到透明制件等。但差压成型也存在着制件壁厚不均匀的缺点,所以为了改善制品的均匀度问题。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先将板(片)材拉伸,再用真空或气压成型等综合的热成型方法。
无论是真空成型还是气压成型,都是将塑料板(片)材放在加热器与模具之间,夹在框架上,使板(片)材与模具型腔密封并经受热软化,用真空或压缩空气使板(片)材两面产生压差而成型的方法,又称简易成型。
二者的区别是当塑料板(片)材软化后,压成所要求的形状时,如果排除模具和材料间隙中存在的空气(抽真空),依靠大气压力使材料紧贴模具成型就是真空成型;如果使用高于大气压的压缩空气或同时抽真空成型则为气压成型。
由于真空泵所能形成的真空度不足o.1MPa(1atm),而工业上所能达到的真空度仅为0.069~0.088MPa,实际差压仅为0.01-0.03MPa,所以,真空成型成型板(片)材较厚或制件形状复杂的制品,成型压力就嫌不足,会造成制件成型不良,轮廓不清,甚至根本无法成型。若采用气压成型因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很容易达到0.3~0.6MPa,一般即使取0.35MPa,差压约0.25MPa,也可以实现较厚板(片)材及形状复杂制件的成型。而且气压成型速度快,约为真空成型的3倍以上。
(a)成型制件较高(模具深度较大)(b)制件表面具有精细花纹或带加强筋
(c)制件角隅部分为锐角
(d)材料的拉伸强度较大(如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有机玻璃、聚碳酸酯等)
(e)制件生产批量大但是,气压成型设备的锁模力,通常要达到零点几兆帕,以便承受压缩空气的总压力。所以对机械和模具的要求较高,价格较贵。
通过对模腔-气压成型工艺的研究实践为织物裹覆高压耐磨波纹胶管制作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波纹胶管不易抽芯以及外层织物裹覆起皱和断裂难题。并对模腔-气压成型硫化工艺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述了模压水泥瓦成型机气压传动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水泥瓦成型机气压传动系统设计特点。
按照地理位置,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为 :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极地高压带(南北极点附近)。
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这样,在假设不自转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个气压带。
我们通常所说的蒸气压为液体的蒸气压,当气相和液相达到平衡时,气相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无论是固体或液体,蒸气压大的称为易挥发性物质,蒸气压小的称为难挥发性物质。
气象台站测的气压值为本站气压,为比较各台站间的气压值,需作海平面气压订正。海平面气压订正=本站气压 测站海拔高度的假想气柱的重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0为海平面气压,单位为hPa;Ps为本站气压,单位为hPa;h为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单位为m;Tm为气压平均温度,单位为℃,Tm=(t t12)/2 h/400,t为干球温度,单位℃,t12为观测前12小时气温,单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