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苦竹 | 拉丁学名 | Pleioblastus chino (Franch. et Savat.)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 科 | 竹亚科 |
族 | 北美箭竹族 | 亚 族 | 北美箭竹亚族 |
属 | 大明竹属 | 亚 属 | 川竹亚属 |
组 | 川竹组 | 种 | 青苦竹 |
分布区域 | 日本,中国上海、浙江杭州等地有栽培 | 超 族 | 北美箭竹超族 |
形态特征
亚灌木状竹类。竿高2-3米,直立,径粗0.5-1厘米,竿壁甚厚或近于实心,幼竿紫绿色至暗墨绿色,具少量白粉,老竿暗绿色;节间一般长20-22厘米,光滑无毛,圆筒形,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平坦至微隆起;箨环稍隆起,并具一圈箨鞘基部的残留物,箨环下方粉环明显;竿自第5-7节开始分枝,各节3枝乃至多达9枝以上,枝直立或上举,与主竿作10°-30°角。
外形描述
箨鞘宿存或迟落,薄纸质,淡暗绿色,先端略带淡紫色,光滑无毛,具白粉,边缘具脱落性乳黄色纤毛,基部有一圈脱落性微毛;无箨耳,罕见1或2条直立的鞘口繸毛;箨舌截形,质厚,背面粗糙;箨片直立或稍斜展,狭三角状披针形,青绿色,还较箨鞘为短,边缘稍内卷,早落,基部收窄向内,其宽约为箨鞘先端的1/3-1/2。末级小枝具3或4叶,较集中于枝顶,下垂;叶鞘无毛;叶舌截形而微凸起,低矮;无叶耳,有白色直立或弯曲的鞘口繸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4厘米,宽0.7-1.5厘米,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草绿色,两面无毛或下表面疏生不明显微毛,次脉5或6对,小横脉明显,呈正方格状,叶缘一边具紧贴的透明刺状锯齿,另一边则具不明显的细齿或齿脱落而全缘,叶基楔形。花果未见。
笋期
笋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
箨鞘宿存或迟落,薄纸质,淡暗绿色,先端略带淡紫色,光滑无毛,具白粉,边缘具脱落性乳黄色纤毛,基部有一圈脱落性微毛;无箨耳,罕见1或2条直立的鞘口繸毛;箨舌截形,质厚,背面粗糙;箨片直立或稍斜展,狭三角状披针形,青绿色,还较箨鞘为短,边缘稍内卷,早落,基部收窄向内,其宽约为箨鞘先端的1/3-1/2。末级小枝具3或4叶,较集中于枝顶,下垂;叶鞘无毛;叶舌截形而微凸起,低矮;无叶耳,有白色直立或弯曲的鞘口繸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4厘米,宽0.7-1.5厘米,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草绿色,两面无毛或下表面疏生不明显微毛,次脉5或6对,小横脉明显,呈正方格状,叶缘一边具紧贴的透明刺状锯齿,另一边则具不明显的细齿或齿脱落而全缘,叶基楔形。花果未见。
笋期
笋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
亚灌木状竹类。竿高2-3米,直立,径粗0.5-1厘米,竿壁甚厚或近于实心,幼竿紫绿色至暗墨绿色,具少量白粉,老竿暗绿色;节间一般长20-22厘米,光滑无毛,圆筒形,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平坦至微隆起;箨环稍隆起,并具一圈箨鞘基部的残留物,箨环下方粉环明显;竿自第5-7节开始分枝,各节3枝乃至多达9枝以上,枝直立或上举,与主竿作10°-30°角。
因为它的笋很苦
中泰乡铜岭桥村山地低丘缓坡,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宜于杂竹的生长,全村现有杂竹306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7%。全村竹类收入达300多万元,人均2500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6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4...
大明竹、川竹、宜兴苦竹、硬头苦竹、高舌苦竹、衢县苦竹、垂枝苦竹、长叶苦竹、斑苦竹、秋竹、短穗竹、大黄苦竹、小黄苦竹、肿节竹、黄条金刚竹、烂头苦竹、螺节竹。
针对苦竹林矿井施工中的光爆锚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分布于日本;浙江杭州植物园有引种栽培。 狭叶青苦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深厚肥沃土壤;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低山、丘陵、山麓、平地,均能生长良好。常与山苍子、盐肤木、构树等其他植物伴生,亦可形成纯林。狭叶青苦竹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旱,能适应低温,抗逆性较强。
狭叶青苦竹枝叶繁茂,竹秆光滑,色泽多变,竹丛密集,是观姿或观叶的优良竹种。常配置于公园、庭院、山石景区作配景栽植,丛植、隅植或群植,与山石、水体、建筑等配置造景;也可大面积种植在平地或斜坡,或成列植为绿篱均美观大方。
苦竹品种分类
大明竹、川竹、宜兴苦竹、硬头苦竹、高舌苦竹、衢县苦竹、垂枝苦竹、长叶苦竹、 斑苦竹、秋竹、短穗竹、大黄苦竹、小黄苦竹、肿节竹、黄条金刚竹、烂头苦竹、螺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