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建筑"一般指"奇葩建筑"。"铜钱楼"、"福禄寿"酒店这类屡遭吐槽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中文名称 | 奇怪建筑 | 外文名称 | Strange building |
---|
在2014年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但是什么是"奇怪的建筑",是否有一个科学标准?"国家住建部希望制定可以判定 奇怪建筑 的准则,虽然很难,但我认为是好事,至少能让设计师更多地从人的需求、环保等方面去设计建筑,而不是单从外观上哗众取宠。"在2014年11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第三十四次中国科技论坛-绿色建设美丽中国论坛"上,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透露。那么,奇怪建筑是否能有科学上的标准呢?杨仕超认为,"奇奇怪怪的建筑"其实也可以有"硬指标"。"这个指标就是与已有建筑统计数据的对比。比如,一个普通的建筑,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钢材、水泥等建材的消耗量,都有一个平均值,如果要建的新建筑与平均值偏离很大,就有可能是一个奇怪的建筑。""比如'鸟巢',每平方米的用钢量,是普通体育场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一般来说,某种材料的单位面积使用量,如果高一倍,可以接受;如果高两倍,要考虑是否有问题;如果高出平均值3倍以上,在结构上就属于 奇怪 了。"杨仕超认为,"鸟巢"在结构上确实有不合理之处:"建筑上有 静定结构 和 超静定结构 。静定结构是最简单的稳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就像'鸟巢'这种,许多地方相互交叉、互相牵扯,施工顺序或者维修时拆除支撑的顺序不对,都有可能造成结构垮塌。最后只能耗费大量建材保证其安全性。"杨仕超认为,建筑在设计上应力求结构简洁,不应为了奇特的外观效果将其过分复杂化。
"不奇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要与本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相契合。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有着明显的气候特征。"针对这样的气候,广东省的建筑要以防热为主,应重点重视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遮阳、隔热,而不考虑冬季的保温;建筑规划可尽量满足自然采光;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建筑需要防潮,材料需要防霉。"杨仕超指出,"广东许多新建大楼是全封闭,还很喜欢使用玻璃幕墙,这些显然都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符。玻璃幕墙有两大缺点,一是全封闭、不通风;二是达不到遮阳效果。比如白云机场使用了玻璃幕墙,无法遮阳,现在只能再加贴一层遮阳材料,造成浪费且十分难看。又比如西塔等多栋珠江新城超高建筑,珠江边本来空气很好,却做成全封闭,只能常年开中央空调,不环保,对身体也不好。"
杨仕超认为,与当地文化、气候的契合度也很重要。"比如央视新大楼,与北京的文化就格格不入。北京文化讲究方正、规矩,而这栋大楼难以体现。"又如河北天子大酒店,虽然使用了象形,但将财神爷、老寿星做成巨像,在文化上也不对,"难道让旅客到神仙肚子里去娱乐?"杨仕超还指出,岭南文化表现在建筑上时,表现为敞开的空间较多,建筑相对分散。但广州的许多新建筑,缺乏规划,片面追求外观华丽,显得与岭南文化格格不入。"一些传统的岭南建筑在表现传统文化和尊重当地天气方面就做得很好,像西关大屋,每扇窗户都能打开。"
杨仕超指,建筑是给人使用的,设计合理、人性化很重要。"而一些建筑与功能不相匹配,学校不像学校,医院不像医院。比如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隔了一条六车道大马路,给师生带来诸多不便。又如一些医院,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距离很远,病人做检查、手术后,要推很远才能回到病房,这样的设计也很奇怪。杨仕超表示,对于什么是奇怪建筑,业内还在热烈地讨论,"制定标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但如果真的能有一些判断准则,以后结构偏离常理、与功能相悖、外形上哗众取宠的建筑,在方案报批时就会不予通过,这也是一件好事。"
国家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如果设计方案被判定为"奇怪建筑",则不予批准建造。业界专家们在热烈讨论此事。
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七大奇迹是古代的建筑物和塑像,它们以其规模、美丽或独特的建造方式令人惊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迹的名册编制于公元前三世纪。按今天的标准,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七大奇迹就规模而言并非特别引入注...
答:是不是你原来在线升过级。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可以选择当前,不显示图纸时的构建导航栏------随便选择一个轴测图——按键盘C即可(显示CAD图快捷键)【注意中英文切换】。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不显示CAD图的楼层中——点击导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给“奇怪建筑”设准则也要遵守规则
何为“奇怪建筑”,确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如同“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一样,“奇怪建筑”看似有标准,实则没有标准。比如喜好者说这不是奇怪建筑,而是艺术性创新,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哗众取宠。比如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认为,建筑应与当地文化、气候契合,“比如央视新大楼,与北京的文化就格格不入。北京文化讲究方正、规矩,而这栋大楼难以体现”。照此逻辑,央视的新大楼“大裤衩”应当是一个“奇怪建筑”,应当成为被限批的项目之一。然而事实却是,在世界高层建筑学会“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的评选会上,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获得最高奖 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正是标准的模糊与界限的宽泛,才使得“奇怪建筑”的界定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体系出台。目前有专家所提出的用料超多、结构复杂、文化契合和气候适应等宽泛要件,都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标准指引。而外界更担忧的是,一旦给“奇怪建筑”设准则,有可能会对创意与创新形成扼杀,在权力爱好的单向度限定下,形成单调而僵化的建筑风格,并最终步入“整齐划一”的审美窠臼。时下的城市建筑和城市风格,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互相的模仿与雷同,而无以形成既有的风格,从而才出现了“千城一貌”的格局。
那么,如何掌握好“奇怪建筑”的度呢?既不能让建筑违背公序良俗,又不会因为限制而被扼杀创新。那么就必须坚持几项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实用,以不过度浪费为前提;二是安全牢固,以安全和质量作为生命力;三是要尊重首创精神,特别是要考虑一个地方的大多数人的接受度,而不是用内定化的内生原则,或者是权力好恶作为标准。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定原则,不增加和滥用行政许可权,在程序上做到公开透明,用开放的姿态倾听更多人的意见,让大众评审取代暗箱运作。只有做到了程序上的公平正义,良好的初衷才不会形成对权利的伤害。
不可否认,给“奇怪建筑”设准则确实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在专业界定都无以明确的情况下,就必须恪守“宁缺毋滥,慎之又慎”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做到过程的公开,决策的民主和广纳各方意见,并充分保障申请者的申诉权和辩解权,给“奇怪建筑”设准则才会有扎实而可靠的基础。
建设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如果设计方案被判定为“奇怪建筑”,则不予批准建造。目前,业界专家们正在热烈讨论此事。
近年来,一座又一座“奇怪建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奇怪建筑”赚了很多眼球,也挨了很多骂。同时,有些“奇怪建筑”与所在城市的文化定位很不协调,建筑功能设计很不合理,甚至还有政绩建筑、形式建筑、虚荣建筑之嫌。显然,对于“奇怪建筑”有必要管一管,设个标准、边界。
不过,笔者还想说的是,管控“奇怪建筑”应当科学适度,拿捏好分寸,不可管得过多过死,以免扼杀建筑创新,扼杀建筑的灵动与自由。这是因为,“奇怪建筑”与创新建筑之间并没有严格清晰的界限,有很多著名的已被公众认可的建筑都包含了创新的因素,造型也有些奇怪。有时候,成功的创新建筑与失败的“奇怪建筑”之间也是一步之遥。而且,对建筑的审美还要受到时间、环境、角度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看是丑的,过了一段时间再看,可能就是美的。像埃菲尔铁塔,现在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但一开始被认为是巴黎最失败的建筑物。
(来源:凤凰网)
奇怪的建筑
近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表示,在我国,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是奇怪建筑的根源。在谈到著名建筑“大裤衩”时她说“可以说是牺牲掉了建筑所有的好处,全心全意在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在这些奇怪建筑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失控权力乱舞的鬼魅身影。在权力还没有完全装进制度的笼子之前,一部分地方官员总爱充当城市的“总规划师”,凭个人喜好,拍脑袋做决定,用权力之手干预城市的规划,外行领导内行,设计师往往成了领导们的画图工具。杜绝权力造就的奇怪建筑,就必须用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与程序,如:详细严密的审批流程、公开透明的社会公示、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责任倒查与终身追究机制等,来遏制领导们展示滥用权力的欲望与冲动。
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时,往往会存在着官员与设计师之间的角力与博弈,以往这样的对阵双方实力是严重不对等的,所以设计师们多成了败军之将,只得沦为展现官员意志与喜好的绘图工具。改变双方实力的不对等,限制约束领导的权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增强设计师的话语权,此消彼长,才能树立设计师的权威,真正让内行发挥作用。而增强设计师的话语权,需要设计师们坚守专业主义,不轻易妥协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