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学名: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别称:蔓千斤拔(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四川)等。直立或披散亚灌木。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先端细尖,宿存。常生于海拔50-300米的平地旷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分布,在菲律宾亦有分布。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等作用。
中文名称 | 千斤拔 | 拉丁学名 |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
---|---|---|---|
别称 | 蔓性千斤拔、一条根、钻地风等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目 | 蔷薇目Rosales |
亚目 | 蔷薇亚目 | 科 | 豆科Leguminosae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 | 族 | 菜豆族Trib. Phaseoleae |
属 | 千斤拔属Flemingia | 种 | 千斤拔 |
分布区域 | 产云、川、贵、湘、鄂、桂、 粤、琼、赣、闽和台。 | 拼音名 | Qiān Jīn Bá |
产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和台湾。
菲律宾亦有分布。
千斤拔名称
千斤拔(植物名实图考)蔓千斤拔(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四川)
金鸡落地、土黄鸡、老鼠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一条根、土黄昏、吊马桩、千斤吊、大力黄、千尾荡、三股丝、金牛尾、千金坠。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emingia prostrata Roxb.[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et Rolfe)Li;M.prostrata(Roxb.)Waang et Tang]
千斤拔形态特征
直立或披散亚灌木。
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
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先端细尖,宿存;叶柄长2-2.5厘米;小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偏斜长4-7(-9)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有时有小凸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基出脉3,侧脉及网脉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凸起,侧生小叶略小;小叶柄极短,密被短柔毛。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长2-2.5厘米,各部密被灰褐色至灰白色柔毛;苞片狭卵状披针形;花密生,具短梗;萼裂片披针形,远较萼管长,被灰白色长伏毛;花冠紫红色,约与花萼等长,旗瓣长圆形,基部具极短瓣柄,两侧具不明显的耳,翼瓣镰状,基部具瓣柄及一侧具微耳,龙骨瓣椭圆状,略弯,基部具瓣柄,一侧具1尖耳;雄蕊二体;子房被毛。
荚果椭圆状,长7-8毫米,宽约5毫米,被短柔毛;种子2颗,近圆球形,黑色。
花、果期夏秋季。
|
|
|
常生于海拔50-300米的平地旷野或山坡路旁草地上。
千斤拔为多年生药用植物,主要以根部入药,主根发达,入土深,侧根少或无,宜旱作,怕涝,生命力强。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土质疏松较有利植物根的生长)为宜,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内无板结层。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起畦宽约1.2m,高约30cm,畦长视地形而定。
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最为适宜,气温达15度以上,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2000千克,45%复合肥每亩40千克做基肥,播种方法采用撒播较好,播种量每亩约1千克,后覆土不超过3cm,一般从播种至出苗需要10d左右。
(1)施肥
千斤拔为多年生根类药用植物,第一年在施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三次,呆出苗约15cm左右时亩施尿素3kg,第二次在中耕除草后(大约在6月下旬)施复合肥20kg/亩,第二次在9月份,施45%复合肥10kg/亩。第2、第3年每年春季幼苗萌发前追施复合肥每亩25千克,7月份再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30千克。施肥选择在下雨前后施,以下小雨为适。
(2)中耕除草
千斤拔幼苗期(前六个月)生长比较缓慢,容易生长杂草与千斤拔争光抢肥,幼苗期应及时除草30厘米高时种植地已全部封行。无需人工除草。
(3)病虫害防治
千斤拔发现的主要病虫害是在千斤拔孕蕾时有豆荚螟开始入侵花蕾,产卵;待结成果荚时幼虫就在果荚内蛀食种子而造成空荚,防治方法是现蕾时用乐果1000倍或氰氯菊酯1500倍兑水喷雾,一个星期喷一次。
人工栽培的千斤拔三年即可收获,一般在第二年采种完后即可收获。因为此时当地气温还比较高,阳光较为充足,采收回来的药材易晒干,存放不易发霉。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在冬天收获,此时药材的质量是最好,而且可错开农时。用勾机勾挖可取后药材根部。秋收回来的千斤拔,先除去地上基叶,用水洗去泥沙,再削去须根,摊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数十根扎成小把,装入竹篓或用打绞机打成捆,若不能及时出售,可置干燥处贮藏,注意防虫防霉。商品以足干、呈圆椎形、成条粗壮,棕红色,断面白色,显粉性,呈菊花纹,无阳枝、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
知 识 改 变 命 运 勤 奋 塑 造 成 功 整理人 落叶 时间 2011-4-15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千斤顶 一千斤顶概念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 (小于 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 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 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 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 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千斤 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 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 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千斤顶分类 (一)千斤顶按机构分为螺旋千斤顶 (机械千斤顶 )和油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 ) 1 螺旋千斤顶 :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
知 识 改 变 命 运 勤 奋 塑 造 成 功 整理人 落叶 时间 2011-4-15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千斤顶 一千斤顶概念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 (小于 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 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 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 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 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千斤 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 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 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千斤顶分类 (一)千斤顶按机构分为螺旋千斤顶 (机械千斤顶 )和油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 ) 1 螺旋千斤顶 :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
球穗千斤拔形态特征
直立或近蔓延状 灌木,高0.3-3米。
小枝具棱,密被灰色至灰褐色柔毛。
单叶互生,近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宽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两面除中脉或侧脉外无毛或几无毛,侧脉每边5-9条;叶柄长0.3-1.5厘米,密被毛;托叶线状披针形,长0.8-1.8厘米,宿存或脱落。
小聚伞花序包藏于贝状苞片内,复再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花序长5-11厘米,序轴密被灰褐色柔毛;贝状苞片纸质至近膜质,长1.2-3厘米,宽2-4.4厘米,先端截形或圆形,微凹或有细尖,两面多少被长硬毛,边缘具缘毛。花小;花梗长1.5-3毫米;花萼微被短柔毛。萼齿卵形,略长于萼管,花冠伸出萼外。
荚果椭圆形,膨胀,长6-10毫米,宽4-5毫米,略被短柔毛,种子2颗,近球形,常黑褐色。
花期春夏,果期秋冬。
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
印度、盂加拉、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亦有分布。
主要生长于海拔200-1580米的山坡草丛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