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核处理器是指内置1000个核心的CPU处理器。在测试中,FPGA芯片每秒能处理50GB的数据,处理速度大概相当于当前台式机的20倍。但能耗却相当低。这种处理器还只是初期概念验证研究,用于实际还为时尚早。
中文名称 | 千核处理器 | CPU核心数量 | 1000个 |
---|---|---|---|
处理速度 | 50GB/s | 阶段 | 初期概念验证研究 |
制造人物 | 韦姆·范德堡韦德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韦姆·范德堡韦德(Wim Vanderbauwhede)及其在麻省大学洛维尔校区的同行开发了一款集成逾1000个内核的处理器。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下简称"FPGA")的芯片,使得微晶片就像都含有数百万个晶体管一样,而晶体管则是任何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不过,FPGA芯片可由用户安装到特定电路,它们的功能不是在出厂时就设定好的。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将晶体管划分成一个个"小群体",要求每个"小群体"完成不同的任务。
通过在FPGA芯片内创建逾1000个微电路,研究人员便将这个芯片变成了1000个内核的处理器--每个内核都可以遵照自己的指令工作。在测试中,FPGA芯片每秒能处理50GB的数据,处理速度大概相当于当前台式机的20倍。 但能耗却相当低。
AMD 羿龙 X4 940~~~主频 3.2G,就是功耗高了点~~~~要不就是...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双核和4核都是A9规格的。A9 ARM公司研制的第9代处理器芯片,但是ARM公司自己不生产cpu,他们只是搞研发,像三星,高通,英伟达等等这些公司都是从ARM公...
联想Y410P-ISE参考价格:¥6399 [北京]产品参数屏幕尺寸:14英寸 1366x768CPU型号:Intel 酷睿i7 4700MQCPU主频:2.4GHz内存容量:4GB(4GB×1) D...
论文实现了一个32位的双核微处理器系统,分别为ARM9实验平台上的32位"ARM CPU"和利用FPGA资源实现的32位"实验CPU",并对该双核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ARM CPU"对"实验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利用串行接口发送的指令来完成单步运行、连续运行、停止、指令文件传送、内存修改等工作。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时钟,大约仅需要0.01秒即可完成一个指令周期,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对外界引入的信号进行实时迅速的处理。
介绍了基于双核嵌入式处理器TMS320DM6446平台的HDMI接口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HDMI接口的工作流程、HDCP加密实现、信息帧控制以及与DVI兼容显示等。本系统可实现720p和1080i的高清视频输出。利用HDMI数字接口高分辨力、低损耗等特点,可以克服现有VGA模拟显示的许多缺点,极大提升了嵌入式平台图像质量。
双核处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主要运用于服务器上。而台式机上的应用则是在Intel和AMD的推广下,才得以普及。
目前Intel推出的台式机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Pentium EE(Pentium Extreme Edition)和Core Duo三种类型,三者的工作原理有很大不同。
Cortex-A9 处理器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高性能和高能效,从而使其成为需要在低功耗、成本敏感、基于单核处理器的设备中提供高性能的所有设计的理想解决方案。使用便利的可合成流和 IP 成品,Cortex-A9 处理器可为基于 ARM11™ 处理器的现有设计提供理想的升级途径,这类设计需要在相似的硅成本和电源预算基础上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级别的能效,同时使软件环境保持兼容。Cortex-A9 单核处理器为独立指令和数据事务提供了双重、低延迟、Harvard 64 位 AMBA® 3 AXI™ 主接口,在内存的缓存区域之间复制数据时,它能够维持每五个处理器周期执行四次双字写入。
胶水双核"胶水"处理器的发展
我们去回顾一下处理器的发展史上有哪些产品属于"胶水"处理器的行列:
1.最古老的"胶水"处理器
发布于1995年的Pentium Pro是首款支持超过4GB内存的处理器,它利用36位物理地址扩展(PAE)技术最大可支持64GB内存。这款CPU也是第一款P6架构(酷睿2核心也源自于此)处理器,也是首次在CPU内部集成L2缓存。
Pentium Pro最大特色在于首先采用了双核封装。由于那时CPU的制造工艺还停留在350nm-500nm阶段,高速二级缓存单元还不能像现在这样直接与运算核心加工在同一个晶圆颗粒上面,必须要用两颗晶圆颗粒分别加工,即一颗晶圆加工运算核心,另一颗晶圆加工缓存,然后再将它们"胶合"在一起。其实,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造方法了。别忘了,在这之前,运算核心只能和主板上的系统内存交换数据。当二级缓存和运算核心被一起封存装进CPU后,二级缓存就可以与运算核心以相同的频率运行,不必像以前那样和速度较慢的系统内存通信,为数据通信提供了捷径,直接提升了性能。
2.引发口水大战的"胶水"处理器:Intel奔腾D双核
其实这还是要从AMD X2系列说起:当时在AMD推出X2以后,Intel P4依然无法摆脱高热量、高能耗、低性能,导致Intel瞬间败北。之后Intel为了应急推出了PD双核产品,这款把两个单核处理器粘在一起的产品,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着AMD X2的"真双核"有备而来,Intel首款胶水双核也是为多核之路充当了回小白鼠,也正是这样才让Intel开始发展自己的"真双核",不过"胶水"CPU也从那以后成为Intel的最爱。"真假双核"的说法从那时开始应运而生,对立双方各执一词。
3."胶水"处理器再次升级:Intel酷睿2四核
2006年对AMD和英特尔来说,双核斗法成了贯穿全年的唯一主题。起初,AMD凭借Athlon 64 X2 和Athlon 64 FX处理器的良好表现横扫千军,在市场中威风八面。不曾想,英特尔靠PD假双核卧薪尝胆之后,铸剑Core 2大获成功,重夺"性能"王座,从此,攻守易帜。 2007年年初的时候,Intel发布了全新的Core 2 Quad Q6600四核处理器。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四核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再度被牵涉进了"真假"问题的纷争当中。众所周知,Intel的Pentium D双核处理器,就是将两个Prescott核心集成在一起而成为了第一代双核心的Smithfield处理器。之后Intel的酷睿双核回归到了"真双核"行列里,而到了从双核到四核架构过渡之时,Intel再次故技重施,将两颗Conroe核心集成到一起,成为了Intel第一款四核心Kentsfield处理器。这样的设计虽然简单,并且2+2模式的也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不过由于先进的架构和设计的关系,这款"胶水"的性能不错,可能是由于Intel"胶水"配方好,和"胶水"工艺提高了,使得酷睿2四核产品性能十分优秀。
4."胶水"玩上瘾:功耗最低的双核Atom N330
伴随着"胶水"CPU一路走来的Intel,虽然在全新架构i7中,重登真四核领域,但是"胶水"的理念却已根深蒂固,这不就在低功耗领域明目张胆的又重操旧业玩起了"胶水"双核。图中就是Intel发布的双核Atom低功耗处理器,型号为Atom 330,该处理器拥有1.6 GHz的主频,采用45nm工艺,拥有2个核心,TDP仅有8W,拥有533 MHz的FSB,1MB二级缓存,售价达到了4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