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赵军 | 依托单位 | 东北大学 |
本项目研究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内容包括:切换系统的鲁棒镇定条件和连续控制器与离散切换规则的设计方法;切换通道具有不确定性和干扰情况下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利用控制器切换技术处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切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分析结果和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许多实际系统。
批准号 |
60274009 |
项目名称 |
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F0301 |
项目负责人 |
赵军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东北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经费 |
22(万元) |
方法一:可以在系统更新界面按菜单键,之后可以选择切换系统。 方法二:可以在recovery里(关机状态按音量上+电源键)–选择中文(用电源键确定),在重启中可以选择系统。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1、首先在你的桌面上面找到系统工具图标,然后点击进入。 2、点击进入系统工具图标之后,找到系统更新图标,然后点击进入。 3、点击进入系统更新之后,可以看到你当前版本和最新版本,你点击最新版本进入即可。...
电源切换系统调试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按连锁机构的个数确定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系统数。装设自动投入装置的两条互为备用的线路或两台变压器,计算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调试时,应为两个系统。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全面进程,phase measurement(相位测量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应用于很多领域,phase measurement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可以精准的测出相位,进而从根本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前沿且有效匹配于phase measurement的电压信号量程切换技术,这从根本深化了phase measurement的精确性,设计过程,我们择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实现了Monostable circuit(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应用在电压信号的量程切换,进而提供了仿真图形及结果,把大部分Logic Gates整合至一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内,此设计具有响应速率高、质量轻及高稳定性等优势。而则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存储器以及速联等编程技术,从而构成了高密度、高速度和低功耗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文章将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工频相位测量中电压信号量程自动切换研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在配有油机做备用电源的基站中,对油机发电、基站供电的切换需安全、高效的管理。节能型自动电源切换系统通过将智能切换控制器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相结合,完成了对市电、蓄电池、油机的统筹控制,实现了基站供电切换的远程监控,可很大程度地保证基站供电的持续性和油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油机能耗,减少运维工作量。
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的20年中,鲁棒控制一直是国际自控界的研究热点。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根据对性能的不同定义,可分为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以闭环系统的鲁棒性作为目标设计得到的固定控制器称为鲁棒控制器。
由于工作状况变动、外部干扰以及建模误差的缘故,实际工业过程的精确模型很难得到,而系统的各种故障也将导致模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说模型的不确定性在控制系统中广泛存在。如何设计一个固定的控制器,使具有不确定性的对象满足控制品质,也就是鲁棒控制,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
主要的鲁棒控制理论有:(1)Kharitonov区间理论;(2)H∞控制理论;(3)结构奇异值理论(μ理论)等等。
1) 将经典频域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方法适于MIMO 系统的两个优点融合在一起,系统地给出了在频域中进行回路成形的技术和手段。
2) 给出了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充分考虑了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不仅能保证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而且能优化某些性能指标。
3) 采用状态空间方法,具有时域方法精确计算和最优化的优点。
4) 多种控制问题均可变换为H∞鲁棒控制理论的标准问题,具有一般性,并适于实际工程应用。
变结构鲁棒控制(Variable structure robust control)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当系统的状态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系统的控制结构将发生变化。变结构鲁棒控制就是当系统状态穿越不同区域时,反馈控制的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使得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的内在参数变化和外部环境扰动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保证系统性能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