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援救目的及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3章 灌区农业耗水系数现场试验方法与模拟原理
3.1 耗水量基本概念
3.2 流域耗水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
3.3 引排差法在农业灌溉耗水系数中的应用原理
3.4 蒸渗仪法在农业灌溉耗水系数中的应用原理
3.5 SWAT模型在农业灌溉耗水系数中的模拟原理
3.6 VSMB模型在农业灌溉耗水系数中的模拟原理
第4章 典型灌区选取原则与测点布设方法
4.1 典型灌区选取原则与测点布设方法
4.2 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4.3 监测试验与资料整编质量控制
第5章 典型灌区引退水实验方案设计与监测结果
5.1 礼让灌区退水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监测
5.2 大峡渠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3 官亭泵站灌区方案与试验监测
5.4 西河渠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5 黄丰渠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6 格尔木市农场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7 香日德河谷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8 德令哈灌区方案实施与试验监测
5.9 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渠系水利用系数
第6章 典型灌区蒸渗仪试验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6.1 蒸渗仪试验设计
6.2 蒸渗仪灌水定额选取
6.3 蒸渗仪耗水量及出流速率分析
6.4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差异分析
6.5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对作物耗水量的影响
6.6 蒸渗仪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分析
第7章 基于SWAT模型与VSMB模型的灌区耗水系数模拟
7.1 典型灌区SWAT模型构建
7.2 SWAT模型应用结果分析
7.3 典型灌区VSMB模型构建
7.4 VSMB模型应用结果分析
第8章 好水系数试验模拟研究结果分析
8.1 降水径流分析
8.2 蒸渗仪耗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8.3 典型地块耗水系数分析
8.4 典型灌区耗水系数分析
8.5 SWAT模型耗水系数分析
8.6 VSMB模型耗水系数分析
8.7 青海省黄河流域典型灌区耗水系数成果分析
8.8 青海省农业灌区耗水系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8.9 试验研究成果合理性分析
8.10 农业灌溉耗水系数研究结论
8.11 农业灌溉用水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附图1 黄河流域图
附图2 青海省行政区划图
附图3 青海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1956-2000年)
附图4 青海省水系图
附图5 青海省粮食总产量分布图
附图6 青海省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1956-2000年)
附图7 青海省灌区面积分布图
附图8 青海省灌区数量分布图
附图9 青海省典型灌区位置图2100433B
《青海省农业灌区耗水系数监测试验与模拟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流域农业耗水系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和流域水资源管理要求,选择青海省黄河流域和柴达木盆地典型农业灌区,采用水文观测试验、物理模型、SWAT模型和通用土壤水分平衡模型(VSMB模型)等开展了农业灌溉耗水研究,揭示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农业灌溉水循环机制和演变规律,率定了不同水源、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青海省农业灌区耗水系数,并对影响灌区耗水系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青海省农业灌区耗水系数监测试验与模拟研究》可供农田水利、水文水资源等专业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编号 书名 市场价 普通会员价 高级会员价 C00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48 元 43元 38元 C00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 48 元 43元 38元 C004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 45 元 41元 36元 C005 《新型干法水泥厂设备选型使用手册》 98 元 88元 78元 C006 《新型干法水泥实用技术全书(上下册) 》缺 400 元 360 元 320 元 C00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耐火材料砌筑实用手册》 15 元 14元 12元 C008 《新型干法烧成水泥熟料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与使用》 48 元 43元 38元 C009 《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精细操作与管理》 49 元 44元 39元 C010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及进展》缺 49 元 44元 39元 C011 《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培训教材》 15 元 14元 12元 C012 《预分解窑水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这是运行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大型灌区,在初查阶段就应考虑长期观测网的设置和主要观测剖面的要求,建立监测系统,统一管理。主要监测项目有:水质监测、渠道边坡稳定观测、渠道渗漏观测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等。灌区预测工作系根据测区典型试验站所测得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水质观测成果和灌区的年降雨量,采用水均衡法,预测灌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除利用室内外的测试手段测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给水度、地下水导水系数、持水度、毛管上升高度、地下水流速流向等)外,对已建灌区还要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大气降水入渗试验、地下水蒸发量试验、灌区回归水入渗试验和渠道的渗漏试验等,为灌区设计与改造提供依据。
防护林带耗水作用
林带排水作用是因其耗水作用强而产生的。显然,只有当林带耗水(蒸发蒸腾)强度大于农田作物耗水强度时,才会形成农田较林带高的地下水面线。据王义忠、王庆在前述科研报告中测算,一条长1000m、宽18m的主林带的全年耗水量约2~2.5万立方米,约相当1000~1400mm。李银芳等曾对防护林进行了灌溉试验及耗水分析,相对不同的灌水试验处理,林地耗水量变化在135mm(不灌水)~1500mm(充分灌水)。
对林木的耗水可建立机理性的SPAC模型,对林带-农田-林带可建立农田、林带腾发条件下的二维土壤饱和-非饱和流模型。应用模型可以模拟已知腾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变化,反之也可由已知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变化反求农田及林带的腾发量。应用模型分析,需要有土壤水分运动的相关参数,且灌水符合模型设定的要求。在这方面还要有深入的工作,但也不失为可用的研究和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