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广展,树冠半球形;芽、幼枝、叶柄均被灰白或黄白色星状毛;冬芽裸露。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端钝,基部圆形,缘有细锯齿,下面疏生星状毛。聚伞花序集成伞房状,花序中间为两性可育花,边缘常具不育花。核果椭球形,先红后黑。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琼花荚蒾产自于我国江苏、安徽等地
良好的庭院观花植物,可孤植于草坪及空旷地。栽于园路两侧,使其枝条形成花廊,人们漫步于花下,顿觉心旷神怡;配植于庭中堂前,墙下窗前,也极相宜。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蕙兰兰花的形态特征: 蕙兰地生草本;假鳞茎不明显。叶5~8枚,带形,直立性强,长25~80厘米,宽(4~)7~12毫米,基部常对折而呈v形,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 蕙兰的花葶从叶丛基部最外面的叶腋...
红花满天星株高0.5米左右,冠径0.5米左右,生长速度快,分枝力特强,株型矮壮紧凑,枝条叶片小,分枝多,开花密,犹如孔雀开屏一样,花朵红色。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通过对湖榕(Ficus sp.)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花形态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湖榕和小叶榕的花果形态结构有较显著的差别。湖榕雌花的萼片数多为4片,萼片顶部都有毛,花粉位为精园形,花粉壁较薄,其结实率较低,只有0.1%;小叶榕雌花的萼片数多为3片,萼片顶部光滑无毛,花粉粒为圆形而壁较厚,其结实率较高,为29.1%。
荚蒾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园林观赏树木,奇特的花型、玲珑的果实,是城市绿化中优良的观花、观果植物。中国对荚蒾属植物应用较早,琼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唐代就在宫廷中栽培,古有隋炀帝下扬州观赏琼花的故事,琼花已成为扬州市花。日本珊瑚树是应用最多的荚蒾属植物之一,其四季常青、抗性强、生长旺盛,而且具有较强的富集重金属能力,适应污染区绿化。城市绿化中运用较多的还有全为不孕花的木绣球、皱叶荚蒾、北方著名的早春开花的属中香荚蒾等。
荚蒾属植物是重要的中药,很多植物的临床应用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其根、茎、叶以及成熟的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消食、驱虫、强身、抗衰老等作用。在小儿食疗与保健、小儿发育不良、老年病防治、妇科疾病、镇咳祛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如该属天目琼花,以嫩枝、叶、果入药。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镇痛,止痒。腰扭伤,关节疼痛:嫩枝、叶,4钱,水煎服。疮、疖、疥、癣瘙痒:叶、果实适量,煎水洗患处。
陕西荚蒾的果核背部隆起,在裸芽组内颇为突出。它的叶形颇似绣球荚蒾(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琼花 (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f. keteleeri (Carrière) Rehder)及聚花荚蒾(Viburnumglomeratum Maxim.);同前两者的区别在于花序无大型的不孕花,果核无背沟;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萼筒无毛,叶的侧脉近叶缘前互相网结或仅部分伸至齿端。
琼花相关资料
真品琼花与聚八仙的差异
上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钩沉索引、梳理考证了若干关于琼花的史料后,形成了共识:扬州“天下无双独此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在宋朝灭亡以后即已绝迹。此后,有人指聚八仙花为“琼花”,于是人们将错就错,得到了普遍认同。真品琼花与聚八仙差异很大,宋淳熙年间,扬州太守郑兴裔既见过真品琼花,也见过聚八仙。他在《琼花辨》一文中列举了两花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渐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此外,琼花一花九朵,而聚八仙则一花八朵,这应该是“不同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