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强烈的刺激味,具有还原性,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共沸混合物(56.9%HI);相对密度1.70。沸点127℃。商品氢碘酸分为三种:57%HI,相对密度1.70;47%HI,相对密度1.5;1%HI,相对密度1.1。加1.5%次磷酸使其脱色。临界温度150℃:临界压力8.3MPa。在-45℃时介电常数3.57。电导率8.5×10-10S·cm-1。汽化热19.76 Kj/mol;熔化热2.87 Kj/mol。易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有强烈的刺激味。能与水和醇混溶。具有还原性。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
2.稳定性[11] 稳定
3.禁配物[12] 强氧化剂、碱类
4.避免接触的条件[13] 潮湿空气
5.聚合危害[14] 不聚合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重原子数量:1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0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白色片状或叶状体结晶,易燃。易溶于水;醇;醚类有机溶剂,不溶于脂肪烃。常压蒸馏几乎不分解,长时间加热则失水而生成不饱和的γ-内酯。有吸湿性,水溶液酸性比乙酸强。2. 化学性质:能发生酮的反应和酸...
1.丙烯酸甲酯在低于10℃时不聚合,高于10℃易发生聚合作用。光、热、过氧化物等会加速聚合作用。通常加入对苯二酚或4-甲氧基酚作阻聚剂。2.丙烯酸甲酯毒性中等,对眼、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甲酸钾液体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饱和溶液比重为1.58g/cm³,性质稳定。固体的甲酸钾为白色结晶粒状或片状,具有强吸湿性。甲酸钾能与酸类、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在储存和运输时要注意防潮和封装,...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127.912285 Da
8、标称质量:128 Da
9、平均质量:127.9124 Da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9: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保持容器置于良好通风处。
1.用作分析试剂,如有机分析中测定甲氧基与乙氧基。溶解碱土金属硫酸盐 及碘化汞。作还原剂。还用于碘化物的制备。2.测定硒、甲氧基、乙氧基的分析试剂以及某些物质的溶剂。3.还原剂(单独使用或与红磷一道使用),还原烯基硅醚,从α-三甲硅基环氧化合物合成α-三甲硅基酮。分裂醚。使多环酮或酚环化成多环芳烃。4.用于合成碘化物、杀菌剂及用作药物原料。[16]
1.将碘和赤磷分别缓慢地加入到盛有水的反应器中,在搅拌下进行反应,把反应溶液过滤后,将滤液进行蒸馏,收集125~130℃的馏分。制得57%氢碘酸溶液,加入蒸馏水,得含量合格的试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若有游离的I2存在,在蒸馏前,先加水稀释,加热至沸,再加入50%次磷酸,直到碘的颜色消失,再进行蒸馏,即可。
2.用红磷、水及碘制取碘化氢的浓溶液。在耐高温的蒸馏瓶中加入100gI2,10mLH₂O。蒸馏瓶颈依次与充满玻璃棉的管和装有少量水的洗瓶相通,最后为吸收HI与装有50~60mL水的容器相通。该容器用冷水冷却。将5g红磷在研钵中与10mL水仔细研磨,将所得悬浮物移入滴液漏斗。漏斗安装在蒸馏瓶的支口上,小心滴下1滴磷悬浮物,待强烈反应后,缓慢滴加其余悬浮液(过快加入会引起爆炸)。当HI排出速度减慢时,可稍加热反应器。产量70g,按碘计产率70%。
制碘化氢气体,可用强脱水剂与浓氢碘酸溶液。在耐高温玻璃制成武兹烧瓶中,加入P2O₅,同时用冷水冷却烧瓶。然后经滴液漏斗滴加HI溶液,此时可逸出均匀碘化氢气流。
储存注意事项[15]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不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1.性状: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1]
2.pH值:1(0.1mol/L溶液)[2]
3.熔点(℃):-50.8[3]
4.沸点(℃):-35.5[4]
5.相对密度(水=1):5.23[5]
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23(25℃)[6]
7.饱和蒸气压(kPa):53.32(-48.3℃)[7]
8.临界温度(℃):150[8]
9.临界压力(MPa):8.3[9]
10.溶解性:易溶于水,混溶于乙醇。[10]
氢碘酸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氢碘酸
英文名称:Hydriodic acid
中文别名:碘化氢
英文别名:Hydrogen iodide; Hydriodicacidaqsoln; hydroiodic acid 47%; hydroiodic acid 67%; hydroiodic acid 55-58%; Hydriodic acid solution; Hydroiodic acid 57% (stab.); Hydriodic acid (47% in water); Hydroiodic acid
CAS号:10034-85-2
分子式:HI
分子量:127.9124
氢碘酸分子结构
采用成胶、陈化、后处理等过程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不同酸性质的多孔硅铝材料,用XRD,BET,FT-IR,NH_3-TPD等方法对这些多孔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并采用重油微反评价装置对这些材料制成的催化剂进行裂化性能考察。结果表明,通过合成条件的微调可以获得平均孔径为7~14nm、总酸量为0.617~1.046mmol/g、同时含有B酸中心和L酸中心的多孔硅铝材料。孔径大小、酸性质及水热稳定性直接影响材料的转化能力及产品分布,其中孔径大小和酸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当平均孔径(水热老化后)为11~14nm时,二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裂化活性的提升;当平均孔径进一步增大时,孔径大小对裂化性能的影响程度超过酸性质的影响;在酸性质中,总酸量主要影响材料的裂化活性,而酸中心分布则更多地影响产物分布。
酸性镀锌 一 、 氯 化 铵 镀 锌 氯 化 铵 镀 锌 镀 层 结 晶 细 致 , 镀 层 光 泽 美 观 , 分 散 能 力 和 深 镀 能 力 好 , 适 合 于 复 杂 零 件 的 电 镀 。 电 流 效 率 高 , 氢 脆 性 较 小 , 可 直 接 镀 在 高 强 度 钢 、 铸 件 、 锻 件 、 粉 末 冶 金 等 特 种 材 料 上 。 该 工 艺 曾 在 我 国 普 遍 应 用 。 但 早 期 的 添 加 剂 是 海 鸥 洗 涤 剂 型 的 , 生 产 中 发 现 该 类 镀 液 存 在 钝 化 膜 易 变 色 ; 镀 液 腐 蚀 性 大 ; 废 水 中 重 金 属 难 处 理 , 氨 对 鱼 类 有 毒 等 问 题 。 从 2 0 世 纪 7 0 年 代 后 期 逐 渐 被 碱 性 无 氰 镀 锌 所 取 代 。 为 发 挥 弱 酸 镀 锌 的 优 点 , 8 0 年
碘化氢的水溶液叫做氢碘酸。氢碘酸是强酸,酸性和高氯酸相当(有资料说氢碘酸的酸性比高氯酸还强),但由于拉平效应,使碘化氢在水中的酸度和硝酸、盐酸一样,因此比较这些强酸的酸性要在冰醋酸中比较。
氢碘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溶解氢前活泼金属和银,如氢碘酸和镁反应:
Mg+2HI→MgI2+H2↑
氢碘酸和铁反应:
Fe+2HI→FeI2+H2↑
氢碘酸和银反应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碘化银:
2Ag+2HI→2AgI+H2↑
氢碘酸和银的反应类似氢硫酸(硫化氢水溶液)和银的反应。
氢碘酸电离出的碘离子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得到亚铁、碘离子和碘单质。碘化氢不稳定,加热分解成氢气和碘单质,长期放置的碘化氢水溶液会因还有碘而使溶液变成黄色。
1.中和法将碘和赤磷加入盛有水的反应器中,在搅拌下进行反应,把反应溶液经仔细过滤后,进行蒸馏,收集125~130℃的馏分,得到氢碘酸,通入氨气使氢碘酸全部被中和至Ph值8~9时,停止通入氨气。把溶液过滤后,进行水浴真空蒸发,直至结晶大部分析出为止。经冷却、离心分离、在50~60℃干燥,制得碘化铵成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如果成品颜色发黄,可用酒精洗涤处理。
将氨气通入氢碘酸中,使氢碘酸全部被中和至pH值为8~9时,停止通入氨气。将溶液过滤后进行真空蒸发,直至大部分结晶由溶液中析出为止,再冷却、干燥,即得成品。
2.硫化铵法 系将碘与硫化铵作用而得。直接法 在碘中加入氨水及过氧化氢水溶液,溶液经蒸发结晶而得。
碘化合成酸
氢碘酸在常态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碘化氢在空气中不可燃,但遇潮湿空气会发烟。易溶于水并可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酸性,称氢碘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它还是一种强还原剂,也是卤化氢当中最不稳定的,氯气和溴皆可把碘化氢当中的碘置换出来。将碘化氢加热会放出有毒碘蒸气。
黄色溶液,有氧化性的弱酸。显两性,强氧化剂,氧化性比双氧水强,但比HBrO(次溴酸)氧化性弱,且极不稳定,能自行分解,光照或微热情况下迅速分解成氢气,氧气和碘(由于碘能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次碘酸,所以碘可以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是优质的漂白剂。
无色斜方结晶,或有光泽的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不吸湿,见光变暗。110度转化为HI3O8(二缩三碘酸) 200度完全脱水生成I2O5(五氧化二碘),中强酸 其水溶液有强氧化性。
碘和溴、氯都属于卤族元素,而且高溴酸(HBrO4)、高氯酸(HClO4)都是强酸,但正高碘酸(H5IO6)是弱酸,而偏高碘酸(HIO4)是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