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

本专业具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

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 (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检测及仪表、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本专业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

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自动化产品 XZSDP40D1 ASI盖板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施耐德

0% 福州因维思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产品 XPSMCTC32 弹簧端子32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施耐德

0% 福州因维思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断路器支座 「100×48×8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腾达

0% 河北腾达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OF/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SD/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X 48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OF/SD+OF/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附件 iMSU 275V/适用于iC65,iC60 LMA,iDPN,iID,RCA,ARA的电气附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0% 常州起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地铁工程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地铁工程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13年3季度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12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8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6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5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4月信息价
安装工程人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中山市2018年3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阳春某电气工程 1-2AL02配箱|4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电气工程材料 多种|10根 1 查看价格 0 广东  肇庆市 2009-12-21
阳春某电气工程 1AL01配箱|1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100KVA箱变(电气工程) 三高四低,配进线断路器,含调试费全绝缘,全密封|1套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粤变电气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8-13
阳春某电气工程 AMX配箱|1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8-10-25
15mmPVC宣传栏工程学院简介 15mmPVC,面层彩印UV高清画面后雕刻成型|120m² 1 查看价格 广西多胜艺广告有限公司 广西   2022-12-01
电气工程-配箱-2ALE1 1.名称:配箱-2ALE12.规格:按图纸要求|1个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22-06-13
电气工程-配箱B21QW 1.名称:配箱B21QW2.规格:按图纸要求|1个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22-06-13

学院在校本科生达到21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学院为学生施展创新才能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以及挑战杯赛均获得好成绩。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院拥有“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系统理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排名第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学科,“系统理论”学科设有泰山学者岗位。

学院已经形成了基础、专业和研究的三级实验平台体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基础实验中心(省级示范中心),为理工科提供了先进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平台;专业教学实验中心装备精良,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训练平台;“电力电子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其优异的成绩获得“十五”期间强化建设,为科研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环境。

学院拥有中国自动化学会授权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认证(ASEA)培训中心”,并十分注重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联合,与海尔集团、北京亚控、欧姆龙、罗克韦尔、西门子、美国微芯公司等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共建多个联合实验室,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以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为首的学术队伍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市科技厅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承担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曾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等10余项。

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开设专业常见问题

  •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考研!!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 开封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都什么专业

    今年招生46个专业  一、机电工程学院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 三年) 注:本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示范性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1人,泰山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团队2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博导9人,教授19人,副高职称24人,博士34人。

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2人。学院外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职)400余人。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和1987年成立的原青岛大学电气技术专业。

1993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

1997年,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和纺织服装学院自动化系合并,组建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自动化工程学院。

2006年,理工学院电子学系成建制并入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5年,学院更名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独立组建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

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会是在院党委领导和院团委指导帮助下的全院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全院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学院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枢纽。

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会成立于1995年,在院团委的亲切指导下,紧扣时代旋律,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始终贯彻“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同学的要求为工作重点,积极开拓,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与工作思路,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学生会。经过十六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迄今我院学生会已下设秘书处、办公室、生活自律部、学术中心、科技创新协会、宣传部、新闻中心、网络中心、文艺部、体育部、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部、校友事业部共十三个职能部门。

姓名

职务

于海生

院长

潘松峰

副院长

迟宗涛

副院长

张智晟

副院长

综合办公室

吕佩举

主任

金英硕

秘书

教学科研办公室

李学桂

副主任科员

马霄军

副主任科员

张 楠

副主任科员

系统科学与工程系

陈 兵

主任

张纪会

副主任

林 崇

副主任

电气工程系

吴新振

主任

李立伟

副主任

马 平

副主任

王 凯

副主任

控制工程系

于金鹏

主任

何文雪

副主任

董心壮

副主任

丁军航

副主任

参考资料

学院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国家“863”计划2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防预研子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3项,厅局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80余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SCI、EI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2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项。

学院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5项(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工电子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省部级教研项目6项。

完成了各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级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编著、主编教材32部,获批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立项教材1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

建立了“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体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基础实验中心,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平台;学院获批的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与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以及各专业实验室,为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训练平台;3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校级研究所,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与创新条件。学院与西门子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欧姆龙公司、美国微芯公司、美国Altera公司、北京亚控(组态王)、美国TI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学生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一等奖1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器人水球冠军赛冠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山东省计算机技能大赛金奖、铜奖各一项、山东省“挑战杯”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前列,许多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哈工大、中科院等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学院拥有“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认证(ASEA)培训中心”、“PLC系统工程师认证培训中心”、“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认证培训中心”、“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中心”,有挂靠在学院的青岛清大科技培训学校和青岛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六所,为青岛市地方经济建设和工程教育培训做出了贡献,受到社会的好评。

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师德先进集体、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学院强化办学特色,壮大办学实力,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张嗣赢院士,系统科学专家,1925年6月生。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现任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系统科学学科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

张嗣瀛院士,是我国50年代派赴苏联培养起来的专家。

在自动控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军事武器研制中重大工程控制问题。

在IEEE Trans. on AC,Automatica,Int. J. of Systems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微分对策》(科学出版社,1987),《现代控制理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非合作对策理论及应用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的研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在国家靶场正式活动坦克打靶中十发九中,导弹已正式装备部队。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嗣瀛院士主要从事“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并任《控制与决策》和《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报主编。 2100433B

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开设专业文献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格式:pdf

大小:31KB

页数: 5页

评分: 4.6

1 / 5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本期目录 ▲ 学院开展系(教研室)及系(教研室)主任 2009 年度 工作业绩综合测评暨奖项评选工作 ▲ 学院召开 “十二五 ”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 学院举行 2009年度自考班“三好学生” 、“优秀班干部” 表彰大会 ▲ 学院举办“庆元旦 迎新春”教职工联谊会 ▲ 学院召开 2009年度教职工代表大会 ▲ 学院召开 2009年度总结表彰奖励大会 ▲ 学院召开离退休老教师座谈会 ▲ 学院举办通用公文与新闻写作培训 ▲ 学院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 学院邀请北京铁路信号厂总工刘睦作学术报告 ▲ 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领导来学院参观交流 ▲ 学院团学活动集锦 ▲ 技术培训简讯 2010年 3月 30日总第 11期 学院开展系(教研室)及系(教研室)主任 2009年度工作业绩综合测评暨奖项评选工作 根据《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系(教研室)工作业绩综合评价办法》和

立即下载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格式:pdf

大小:31KB

页数: 5页

评分: 4.6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 2002 级电力电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审表 题目性质 与上届题目比较 序

立即下载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制定了建设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学院的办学目标,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育人为本、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之路,确立了自动控制专业品牌发展,自动化专业特色发展,电气工程专业快速发展,电工学“大”基础发展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构建铁道信号、铁道电气化和机车车辆控制技术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群,造就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两实”(思想作风朴实、基础理论扎实)、“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人才,努力为学校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专业名称: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2804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电机系,是兰州铁道学院 1958年建校时首批建立的5个系之一。当年招收首批通信、信号本科学生和电力机车专修班学生。随后连续招收6届通信和铁路信号本科学生和2届电力机车本科专业学生。文革期间,1966年~1970年全国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1976年我系招收了有线通信和铁路信号两专业的工农兵学员。1977年全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我系继续招收有线通信和铁路信号两本科专业学生,1979年国家教委开始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并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980年我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经铁道部教育司批准创办了自动控制本科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针对电机系当时只招收有线通信、铁路信号、自动控制三个本科专业,于1982年更名为电信与自动控制系,简称电信系。1985年经铁道部教育司批准创办了计算机应用本科专业。1992年教育部制定了按大类招生的目录,电信系的铁路信号和自动控制两本科专业,归并为自动化类,按自动化专业招生。1993年原铁路信号专业更名为自动控制专业,原自动控制专业更名为工业自动化专业,简称自动化专业。 2012年9月自动控制专业更名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第四次修订,专业代码080802T). 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并对本科专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体系。1999年任恩恩教授等人又创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1999年电信系更名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称信电学院。2002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成功申报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2003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成功申报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3年成功申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随着招生人数和专业设置的不断扩大,到2006年信电学院在校本、专科学生超过3500名,有7个本科专业,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6月,学校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为了便于管理,增强办学实力,将信电学院分成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两个二级学院。

建校初期,电机系由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电机专家姜嘉猷教授、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铁道信号专家王钟麟教授为代表的京、唐两院等30名教职工组建成立。下设通信、信号、机车、电工4个教研室,由孙祺荫教授任首届系主任,李崇安老师兼任党支部书记。当年招收我系首批通信、信号本科学生50余名,电力机车专修班学生30余名。1959年和1960年扩大招生,通信和信号本科专业各招3个小班,电力机车供电本科专业招1个小班,两年分别招收了196名和233名学生。1960年下半年适逢教学改革和技术革新的“双革”活动,学校从本系和外系58级、59级、60级选调部分学生,成立了“2号”和“3号”专业。1961年遭遇国民经济困难时期,“2号”专业改为信号专业,“3号”专业改为通信专业。

师生们抱着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校风。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电机系的师生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办学。1962年进行专业调整,撤销供电专业,该专业学生转入信号专业学习,随后电力机车专业下马,已招电力机车61级学生全部转入唐院学习。同年,甘肃工业大学下马,部分学生转到电机系学习。当时,正逢学校由天水路老校址迁至安宁区新校址,由于运输工具和能源短缺,全系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肩扛手抬,将部分教学设备与生活设施步行搬到安宁区新校址。为了度过困难时期,部分师生去兴隆山等地采集橡子、野菜渡荒,其艰难程度令人难以忘怀。在这个期间,师生们发扬延安抗大的精神,自力更生,共同参加了大量的建校劳动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为电机系的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电机系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964年至1966年全国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电机系60、61、62、63级学生和部分教师奔赴张掖、庆阳、平凉等地参加了这一运动。电力机车专业撤销后,其相关教师十多人调至唐院、株洲电力机车厂和科研所等单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1967年“停课闹革命”,1968年开始“复课闹革命”,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64、65级学生中成立了通信小分队和信号连队,一边进行生产劳动,一边进行实践教学,为64、65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停课的损失降到最低,使这两届学生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进大学,从1971年至1976年通信、信号两专业共招收580余名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因文化程度差异很大,从补习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入手,突出生产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师生们先后到上海通信工厂等铁路现场进行感性认识,去中卫、平顶山化肥厂专用线、沪宁线等地进行施工,参加陇西纵横制交换机自动故障测试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到酒泉坦克部队进行军训。使这几届学生迅速成长,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他们毕业后已成为各个路局、站段和地方部门的骨干力量。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电机系迎来了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本科生,即通77和信77。1978年秋又招收了通78和信78。学校为了增强师资力量,从各系抽调学生在电机系成立了电子师资班。1979年由班冀超教授等人创办了自动控制本科专业(1993年后改名为工业自动化专业,简称自动化专业)。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1984年开始招收电务干部专科班。1985年由时天保教授等人创办了计算机及其应用本科专业。1988、1989年还为北京联合大学代培了84、85级两届通信和信号本科专业生,1993年春季招生又招收了两个班。从1977年到1997年这二十年里,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电信系除了主办四个本科专业外,还办了多路通信、电气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四个专业的专科和电务干部专修班以及成人教育、函授教育。

1997年后全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1999年由任恩恩教授等人创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2年至2003年信电学院又成功申报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这时信电学院由1997年前的四个本科专业发展成七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的学生人数由1997年的1700余名发展成3500余名,成为兰州交通大学最大的二级学院。

改革开放,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使电信系在专业设置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学科学位建设、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铁路运输自动化与控制学科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此前,班冀超教授已于1980年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班冀超、孙祺荫教授于1981年招收了第二批研究生。铁路运输自动化与控制学科后改名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并被定为省级重点学科;1995年新增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又新增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在学科学位建设中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绩辉煌。首先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以我院为主联合自控所、运输学院、机电学院共同承建的交通运输一级学科顺利入选为省级学科,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入选为省重点二级学科;同年还新增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电路与系统等5个硕士点,共计1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点。

青岛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