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浅层地震工作方法(反射纵波法)试验研究 | 成果登记号 | 19910471[04781] |
---|---|---|---|
第一完成单位 | 第十二石油地质普查大队 | 项目类别 | 科研项目 |
地震反射波法可用于煤田、石油勘探(中深层)及工程第四纪勘查(深度小于一百首先对测区波场进行调查,选择了适当的观测系统,资料处理采用二维处理,极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用地震反射法获得了来米深,反射时间约40毫秒的基岩中风化界面反射波(主频率近150周)。并际,取得良好的效益。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10471[04781] |
项目名称 |
浅层地震工作方法(反射纵波法)试验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第十二石油地质普查大队 |
主要完成人 |
郑永民、蓝德媛、黄小平、郑健民、罗学海 |
主题词 |
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法;实验研究;地震勘探;反射纵波 |
多学习、多请教、摸索;并熟悉相应的规范和施工方法。
静载荷试验和浅层平板试验不是一回事。静载荷试验和浅层平板试验有3点不同:一、两者的试验目的不同:1、静载荷试验的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浅层地基一般是指不良土层厚度小于5米的地基。浅层地基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换土垫层法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松散土、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回填以强度较大、压缩性较低的砂、碎石、...
研究目的:在铁路工程选线不良地质体勘察中,断层、地裂缝以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体往往是控制线路走向的关键制约因素,以往采用的常规物探技术所得成果分辨率较差,有时不能满足勘察需求,浅层地震反射法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研究如何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勘察,以达到查明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为铁路工程选线提供可靠地质依据的目的。 研究结论:(1)良好的沉积环境和震源激发条件是浅层地震反射法取得效果的前提,不良地质体的存在及其活动,使其周围介质与背景岩层产生的波阻抗差异为浅层地震反射法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2)浅层地震反射法分辨率较高,能准确圈定采空区范围、确定断层位置及其产状、查明地裂缝发育情况,成功揭示出地质隐患,并评价其对新建铁路线位的影响,可为后续铁路选线提供详实可靠的地质依据;(3)文章取得的成果经验在类似的铁路工程勘察中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利用单道浅层地震反射波法进行墩柱质量检测的方法 ,经对检测结果分析 ,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墩柱内部质量情况的普查是完全可行的。
成果登记号 |
19940283[06974] |
项目名称 |
岩溶地区浅层地震反射法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覃政教、钟晓群、陈滋康、朱其光、刘文勉 |
研究起始日期 |
1986-05-08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1-12-30 |
主题词 |
反射波法;应用;数据处理;浅层地震勘探;岩溶地区 |
任务来源 |
H |
常见的纵波有声波(Sound wave)和地震引起的P波(P-waves,含义是Primary wave,因为P波是地震波中传播最快的一种,地震时最先到达震中)。
波长:在纵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 密部 或 疏部 之间的距离。
纵波传播的浅显解释:
我们如果对分子运动论很熟悉,就会知道,既然我们研究的介质分子是静止的、均匀分布的,那么,对于纵波来说,当振子向前运动时,它将占据前方原来均匀分布介质分子的空间,把原来的介质分子压缩在一个小空间中,形成一个密部。密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呈现的分子力是斥力。斥力使分子向周围作离心运动。离心运动的结果,使原来是密部的小空间变成疏部,而周围的空间变成新的密部。那么,宏观地看,相当于原来密部变成疏部,而且密部传播出去。那么,新的疏部也传播出去。
于是,宏观地看,振子(波源)不断向外传播出密疏相间的振动,这就是纵波。
纵波的计算:V=λ f f=1/T (Velocity=distance per cycle/time per cycle)
The velocity of a wave only depends on the medium it travels thV=λ f f=1/T (Velocity=distance per cycle/time per cycle)
The velocity of a wave only depends on the medium it travels through.rough.
作者对岩溶地区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浅层反射信号识别方法和“观测时窗”问题进论,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在野外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指出适用于浅层种震源的优缺点,首次提出很有实用价值的“浅坑侧向锤击法”横波震扰波及数据处理方面,侧重介绍了组合法,各种二维滤波程序以及对探理起特殊作用的“提反差”技术,为提高信噪比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量的探测实例说明了岩溶地区浅层反射法的应用条件及地质效果。本成得了深度小于5米的可靠反射,其中SH波反射法的最小深度为1.6法的最小深度为4米;还获得浅层洞穴的反射信息。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