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膨胀土龟裂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唐朝生 | 依托单位 | 南京大学 |
本项目围绕膨胀土龟裂发育过程及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结合裂隙网络量化方法和统计学理论,对裂隙性膨胀土工程性质的劣化规律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膨胀土龟裂抑制技术方法及抑制机理。主要学术成绩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揭示了膨胀土龟裂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及机理:通过开展大量试验,发现膨胀土龟裂发育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主裂隙发育阶段、子裂隙发育阶段和稳定阶段,且新生裂隙总是垂直已有裂隙发育,裂隙夹角一般以90度为主,裂隙围成的区块以四边形居多;研制了一套高精度土体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同时获得了膨胀土干燥过程中吸力和抗拉强度两个关键力学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裂隙出现时对应的临界力学指标,构建了膨胀土龟裂力学模型,进而结合土质学和土结构理论,揭示了膨胀土龟裂的形成机理。 2、初步建立了膨胀土龟裂定量分析体系:设计和研制了一整套膨胀土龟裂模型试验系统,自主开发了国内外首套龟裂图像定量分析系统CIAS,实现了土体内部裂隙发育过程的三维无损动态观测,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理论的龟裂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试验设备到专业软件、从试验方法到分析手段、从量度指标到评价模型等方面建立了膨胀土龟裂定量分析体系。 3、系统研究了膨胀土龟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大量试验,对影响膨胀土龟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环境条件、土质条件和试验方法等主要因素开展了系统研究,从水分蒸发速率和应力发展速率的角度阐明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龟裂发育过程的影响机理,揭示了膨胀土在不同干湿阶段裂隙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掌握了土质学因素对膨胀土龟裂发育的主导作用,并证实了膨胀土龟裂的尺寸效应。 4、阐明了膨胀土龟裂发育与蒸发、收缩之间的关联:确定了裂隙出现时对应的蒸发阶段及其在各蒸发阶段的发育特征,得出大部分裂隙都在饱和阶段形成的重要结论,弄清了蒸发特征曲线与开裂特征曲线的共性特点及关键临界点的物理意义,建立了土体横向收缩应变与表面裂隙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弄清了收缩特征曲线与开裂特征曲线的共性特点及关键临界点的物理意义。 上述成果从科学上揭示了自然界土体干缩开裂的本质规律,对干旱气候作用下膨胀土地区工程防灾减灾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该项目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2100433B
膨胀土是一种典型的裂隙性土,在干燥环境中很容易产生龟裂,从而对土体的工程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并导致各种工程问题。然而,看似简单的龟裂现象却具有非常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形成机理和内在本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难题,成为解决工程中膨胀土龟裂问题的主要障碍。本项目立足于膨胀土龟裂形成过程的动态特征,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土力学、土质学和土结构的角度对膨胀土龟裂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开展系统性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膨胀土的水理性质及水分蒸发速率对龟裂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控制作用;膨胀土龟裂形成过程中关键力学参数的发展规律;膨胀土宏观龟裂现象与微观结构特征的内在联系;龟裂对膨胀土工程性质的影响及定量评价。该项目的开展为帮助人们从科学上进一步掌握膨胀土龟裂的本质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对工程中膨胀土材料的合理利用、避免和防治膨胀土龟裂引起的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文献是关于 《膨胀土地基上的墙体基础》 著者是 宁裕忠
主要是指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两方面。矿物成分:膨胀土含大量的活性粘土矿物,如蒙脱石和伊利石,尤其是蒙脱石,比表面积大,在低含水量时对水有巨大的吸力,土中蒙脱石含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土的胀缩性质的大小。微观...
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有下列两点:1、天然含水量:土的天然含水量表示土的干湿程度,是指天然状态下,土中水的重量与土颗粒重量之比。土的含水量越大,土越潮湿,对施工越不利。2、可松性与土方体积折算:⑴可松性:土...
膨胀土是一种具特殊变形性质的黏性土,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根据膨胀土工程地质特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文中研究了我国一些典型膨胀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将膨胀土中的微观结构单元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将由结构单元组成的微结构特征分为六种。讨论了微结构特征与膨胀势的关系。研究了膨胀土中的光滑裂隙面的特征,如物质组成,微结构定向性等,并将定向特征与力学强度建立了关系,由实测资料得到摩擦角Ф随定向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结果。
批准号 |
30671237 |
项目名称 |
植物根鞘形成机理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C1511 |
项目负责人 |
李春俭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40(万元)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博弈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论,提出了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建议。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博弈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讲述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却层出不穷,其结果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投资者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由于审计质量是审计功能有效发挥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2007年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现阶段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导致审计质量低下的制度缺陷有哪些?审计质量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审计质量控制机制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博弈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主要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了审计的功能以及审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报告,分析了审计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各种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运用博弈论理论方法,建立了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审计质量的形成是利益关系人博弈而达到的一种均衡结果。